儿科医生: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只有这 5 种,其他通通不靠谱

文 / 呵护育儿
2019-03-06 22:13

星标一下不会迷路~

生病就是免疫力低下?

只要一生病,人下意识就会以为是免疫力低下造成的。

但事实证明,99% 都不是。

宝宝如果出现了下面的表现,才可能说是免疫力低下:

总生病,并明显伴有生长发育落后;

每次生病后,都不能自行好转,需要静脉输液或者住院治疗;

每次细菌性感染,得使用 2 个月以上的抗生素,效果还不好;

孩子每次生病都是严重感染,比如脑膜炎,败血症。

此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三甲以上医院免疫专科就诊,去做专门的免疫功能全套检测,分辨孩子是否属于免疫力低下导致的反复感冒,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吃一些提升儿童免疫力的药物。如果确有免疫功能缺陷或者免疫功能低下,要在医生指导下做进一步治疗。

正常情况下,6 岁以下的孩子平均每年会感冒 6~8 次。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在冬春季节,有些甚至每个月会生病 1~2 次,这些情况都是很常见的。

所以,宝妈宝爸们,真的别再随便判断自己家娃免疫力弱了。

免疫力究竟是什么?

免疫力是人体的一道安全防线,对内维护机体安全;对外抵御细菌、病毒等维护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

一方面免疫力确实能增加人体的防病能力;另一方面一旦免疫功能失调又极易引起人体致病:当免疫力不足、抵抗力弱时,机体容易受细菌、病毒等入侵而生病;反之若免疫力过强,免疫细胞会反过来攻击自身健康细胞。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非常精细的免疫调节网络,随时都在自我调节,对于健康来说最重要的是免疫力保持平衡,使之处于最佳状态。

能不能一下子提高免疫力?

可以,靠做梦啊。

增强免疫力的误区

关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是不是只要给孩子买点牛初乳、蛋白粉、益生菌以及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品?

别急。

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说一说。

1、牛初乳中有抗体?对人无效。

牛初乳里面确实有营养成分,也有很多抗体,对小牛来说是最好的。

可是,牛患的病和人患病一样吗?

另外,牛初乳显然得消毒后才能给宝宝喝,这一消毒,里面的各种抗体就变性了,就是给小牛喝也没用了,更别说给孩子吃了。

2、吃点蛋白粉?吃多了可能有害。

蛋白粉,补得其实就是蛋白。在现代,宝宝们的日常饮食中的蛋白质就已经足够了。

过量的蛋白也没法利用,只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另外,摄入蛋白过多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对宝宝身体不利。

3、益生菌提高免疫力?证据不足。

有研究提示补充益生菌对提高免疫力可能有效,但是证据还不是很足

咱们现在还不知道到底哪些菌种的益生菌能提高免疫力,用量是多少,得用多久。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用益生菌提高免疫力,无异于「大海捞针」,效果来得有些虚无缥缈。

4、兰菌净、泛福舒、匹多莫德?都没用。

兰菌净、泛福舒、匹多莫德......

有些常跑医院的家长对这些免疫力药物如数家珍。

但实际上,它们都没有什么用。

兰菌净和泛福舒是多种细菌的溶解物,声称可以小剂量刺激身体产生抗体。

口服后,这些“小细菌”还没来得及刺激身体产生抗体,就已经被宝宝的肠胃当做日常营养吸收了。

吃这些药,就相当于给孩子小小的加了个餐,没别的效果。

至于匹多莫德,它原产于意大利,风靡中国市场,药理作用却一直不清不楚,也无有价值的临床实验。

前一阵,匹多莫德已经被我国的食药监局勒令修改说明书,要求标注「3 岁以下儿童禁用」。

说完了没什么用的,就该说有用的了。

1. 让宝宝适当接触病原,不要太爱干净

有些家庭习惯把东西消毒又消毒才放心给孩子用。实际上,家庭清洁用清水擦桌子、拖地就行了。

家里面有少量的病原,可以小剂量地刺激孩子免疫系统,不达到生病的程度,但能产生抗体。

经常带孩子外出接触大自然,外出时尽量用自己制作临时湿巾,也能让孩子适当接触病原。

2. 按时接种一类、二类疫苗

疫苗具有病原的抗原性,能刺激身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但又不会导致疾病,是提高宝宝免疫力非常重要的方法。

一类和二类疫苗都建议接种,并且要按时接种。

3. 均衡饮食

各种抗体、补体等都是蛋白成分;各种免疫器官要成熟,得有合适的原料。

所以,要给孩子各种食品都吃,营养搭配合理,才能提供所需的原料。

均衡饮食包括每日都要摄入碳水化合物(米、面等),蛋白质(肉、鱼),纤维素(蔬菜、水果),奶制品,一定避免给孩子提供单一种类的食品。

另外每天吃肉没问题,不要怕孩子上火几天才吃一次肉。

4. 坚持母乳喂养到 1 岁

推荐母乳喂养至少到 1 岁,之后如果还能坚持就继续喂。

5. 每天户外活动至少 1 小时

适当运动能调整孩子身体组成的蛋白、脂肪等比例,更好地建设免疫系统。每天保证至少 1 小时的户外运动,效果杠杠的。

帮孩子增强免疫力,是一个稳扎稳打的过程,没有捷径,需要家长从方方面面帮助孩子一起打好健康身体的基础。

对于2-5岁的孩子,目前推荐是每日60分钟的体育活动,最好是户外游戏,比如散步、玩耍、收拾玩具、跑步、骑脚踏车等,适当运动的标准是,孩子不会觉得疲劳,休息一晚第二天精力充沛。

对于大孩子,除了每日60分钟体育活动外,还推荐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比如游泳、长跑、打篮球;3次抗阻力运动,比如俯卧撑、引体向上,也是避免孩子过量运动,导致疲劳。

(图片来自花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