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AR-T研究如日中天,在急性白血病领域不断深耕

文 / 良医汇
2019-02-09 01:26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10月25~28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CSH)在成都市盛大开幕。作为血液肿瘤领域的一大热点,CAR-T治疗在本次的血液学学术会议上无疑也是重磅焦点。会议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王建祥教授带来了题为《中国当前急性髓系白血病的CAR-T治疗》的精彩报告。报告结束后,【肿瘤资讯】特邀采访了王建祥教授,针对这一专题报告为大家详细解读。

中国CAR-T研究如日中天,在急性白血病领域不断深耕

王建祥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副院所长,白血病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前任主委

CAR-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的中国进展

王建祥教授:本次大会发言之所以选择《中国当前急性髓系白血病的CAR-T治疗》这一讲题,原因在于目前在中国进行的CAR-T研究非常多,数量在全球遥遥领先,也取得了很多理想成果。CAR-T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其“井喷式”发展是建立于大量基础工作之上,比如从CAR-T基础研究到临床,我们实验室也开展了大量研究。早在20年前,我们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细胞表面由于缺乏共刺激分子,从而无法有效的刺激T细胞及产生免疫反应。基于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研究团队通过制备出CD19单链抗体并使之与共刺激分子CD80融合表达,将共刺激因子CD80携带至ALL细胞中,进而刺激T细胞、抑制ALL细胞增殖并产生杀灭ALL细胞的效应。正是基于此项研究,我们设计出中国的抗CD19 CAR-T,随后开展了相应的临床试验并应用了不同策略来改善CAR-T治疗的疗效。

CD19抗原丢失是抗CD19 CAR-T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问题,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周剑锋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序贯输注抗CD19和CD22的CAR-T,可使CD19抗原丢失的ALL细胞被抗CD22的CAR-T杀灭,该研究共纳入89例ALL患者。结果显示,此种CAR-T序贯疗法具有良好的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12月,中位总体生存(mOS)尚未达到。

其次,应用“人源化”的抗CD19 CAR-T也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并且体内持续时间更长。徐州医学院血液科团队进行了该方面的研究,对经“鼠源性” CAR-T治疗后复发的3例ALL患者,应用“人源化”的抗CD19 CAR-T进行治疗,结果使其中1例达完全缓解(CR)。

此外,白血病细胞可以“躲在”传统化疗药物无法达到的部位,比如中枢神经系统、睾丸等,导致患者复发。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黄河教授团队发现,CAR-T细胞可穿透血-脑屏障、血-睾丸屏障,进而有效杀灭残存的白血病细胞,提升此类ALL患者的疗效。

实际上,国内CAR-T的研究进展远不仅于此,由于时间原因,无法将国内学者针对CAR-T的优秀成果完全展示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中国注册的CAR-T临床试验是全球最多的,但均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并无经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CAR-T产品,因此这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致力方向。

中国CAR-T进入临床的关键点及把控点

王建祥教授:首先,CAR-T作为一类免疫治疗产品,我们应当按照相应的质控标准对其生产制备过程、产品质量等其他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控和评估。其次,在进入临床应用前,我们应严格评估CAR-T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最后,需要通过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评估。因此,CAR-T进入临床前需进行大量的工作,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

王建祥教授团队的CAR-T研究

王建祥教授:我们团队主要致力于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通过发现白血病的治疗靶点,从而设计出更佳的白血病治疗策略。成人ALL患者的疗效及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并且随着年龄增加,治疗效果也会随之下降,如45岁以上的患者长期生存不足25%,因此面对不能满足的临床需求,我们团队从20年前便开始着手免疫治疗的探索。在免疫治疗领域,我们团队具有独特的思路和方法,比如针对不同靶点或联同两个靶点的CAR-T(独自研发抗CD19 CAR-T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另外,我们实验室也形成了很好的CAR-T产品生产管线。总之,开展临床试验证实这一系列CAR-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一个非常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大家作出更多的努力。

版权声明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