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为何会“惊跳”?关于宝宝睡眠的那些事儿,你应该知道

文 / 鲍秀兰
2018-09-06 18:16

有爱就有一切

宝宝的睡眠,一直是家长关心的。睡眠中也有很多问题一直困扰着父母,比如宝宝的睡姿问题,是趴着睡好呢?还是仰卧位睡好呢?宝宝睡眠中经常出现惊跳现象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01

1岁前最佳睡眠姿势为仰卧位

对于小宝宝的睡姿,家长们总是很纠结,到底是哪种姿势好,作为权威机构美国儿科学会,给出了权威的答案:1岁前睡眠姿势为仰卧位,不管是在白天还是夜间,无论足月儿还是早产儿。因为仰卧位可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和其他睡眠相关的婴儿死亡风险。外界一直流传一种说法,认为婴儿在仰卧时比其他姿势更容易发生窒息,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一观点,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仰卧的姿势入睡时对健康的婴儿有害。患有胃食管返流的婴儿也应该采用仰卧的姿势。只有在特珠情况下,比如某些婴儿做了背部的手术,还是应采用俯卧的姿势。

白天清醒时多趴卧每次说到仰卧位睡眠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担心扁头的问题。美国儿科学会的指南里也的确兼顾到了这个担忧,依然建议在孩子清醒多伏趴,不仅可以帮助练习抬头,增加颈肩部位的肌肉力量,同时也减少扁头之类体位性头型异常的担心。

02

宝宝睡眠中大多数惊跳是正常现象

有些宝宝有惊跳现象,一出现惊跳就醒了,不了解的家长还以为是宝宝病了,其实这通常问题不大。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常在入睡后局部的肌肉会有抽动现象,尤其手指或脚趾头会轻轻颤动,或是受到轻微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等,会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伴随啼哭的“惊跳”反应。这是由于刚出生不久的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成熟所致。有惊跳和抖动是正常现象。

宝宝惊跳的应对方法

1、当宝宝出现惊跳时,只要家人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比如按住胳膊,就可以使他安静下来,继续入睡。

2、家长可以用小包被将宝宝包裹起来,上肢包在包被内,这样可使宝宝睡得更安稳。即使是白天睡觉,最好也要拉上点窗帘,不要让阳光直射到宝宝脸上。

3、宝宝出生后15天,应常规给宝宝服用维生素D,每天400单位,有利于神经系统稳定。母奶中缺乏维生素D,所以必须要另外补充。如果是配方奶喂养,可以计算进食配方奶量中维生素D的含量,如不足,应服用维生素D制剂补充。早产儿出生后就可补充,前3个月每天补充800-1000单位,3个月后常规补充每天400单位。

如果宝宝出现了频繁而有规律的抖动或两眼凝视、震颤,或不断眨眼,呼吸不规则、皮肤青紫,面部肌肉抽动或全身抽动等症状时,应及时送医诊断,排除神经发育的问题。

宝妈提示:

哄睡宝宝后,当把宝宝放在床上时,要呈仰卧位放下。有些运动发育先进的宝宝,在3个多月就会翻身了,宝宝可能出现侧睡或者趴睡,家长不用刻意把孩子翻回来,但需要保证孩子身边没有毯子、枕头、毛绒玩具、保护垫之类物品,以防堵住宝宝的鼻口影响宝宝的呼吸,增加孩子窒息风险。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