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本体感
本体感是指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例如,对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协调,手—耳协调,身—脑协调,动作灵活和灵巧等等。大脑对手指肌肉控制不好,孩子写作业当然要慢,写字写不好,容易出格;手—眼不协调的,看到的和写出来的就会不同,常出现抄错,写字颠倒等问题,难免家长要数落:怎么照着抄还会出错?手—耳不协调的,听到的与写出的不一致,听写就容易出问题;身—脑不协调的,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良,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老转来转去,不安地乱动,小动作多等。本体感不足的孩子,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消极,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脾气暴躁,粗心大意。
本体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后天的训练。例如,婴儿期的翻身、滚翻、爬行训练;幼儿期的拍球、滑梯、平衡等训练;儿童期的跳绳、踢毽子、游泳、打羽毛球等训练,对孩子本体感的发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少家长怕孩子摔着,不让孩子到处爬;过早使用学步车,没让孩子爬就直接走路;老抱着孩子,而不让他自己活动;让孩子看电视、看书、学琴、学画多,运动少,结果阻碍了孩子本体感的发展,以至影响后天的学习能力。
口腔肌肉的训练与语言能力有关。家长不要一听到孩子哭就把孩子抱起来,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哭一哭,让孩子感受自己不同的音调、音量,使大脑神经与声带肌肉联系起来。如果是人工喂养,给孩子的奶嘴上的孔不要太大,让孩子通过嘬、吸、咬等动作训练口腔肌肉。小孩子都爱吃手,一开始吃自己的拳头,后来是手指,从4个手指吃到1个手指,这是孩子对自己身体感觉的分化,家长不要限制。
家长要注意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习使用筷子,自己洗脸洗手,擦屁股,系鞋带。有的家长看孩子手笨,老让孩子用勺子吃饭,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替孩子擦屁股等等,更不让孩子做家务。家长不认为这些与学习有什么关系,其实会严重影响孩子心理能力的发展。越是手笨、动作慢的孩子,越应多锻炼。大脑指挥手干活的过程与大脑指挥手写字的过程是一样的,手笨、协调性差的孩子,写作业也会很慢。推小车(抓着孩子的脚,让孩子用手撑着在地上爬)、推重物、关节按压、抛接球、拉单杠、倒立摇晃、跳床、攀爬、翻跟头
本体感运动的基础是建立在触觉,洗澡时多刷身体、抓痒、口腔周边既有的触摸、舌头运作游戏,触、压、温、冷等固有感觉的强化复苏,对身体形象概念的塑造和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有很大益处。文字和图形模仿、翻筋斗、转身跳等,可以促使肌肉在高度紧张和放松间变化动作;模仿动物和他人的动作、躲避球、捉迷藏等游戏;拼图、接龙、连点线成形的游戏有助于空间视觉的健全;趴地推球、投篮、在跳床上投接球、或大滑板配合投掷球或推开障碍物游戏,对视觉空间和运动企划的协调帮助很大。
球类运动对小肌肉、大肌肉协调能力以及反应速度、灵活性都很有帮助。3岁左右的孩子要训练拍皮球,要求左右手交替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训练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由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对注意力、手眼协调以及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文章来源:自闭症康复教育
(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