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注销的感冒药还开给宝宝?——关于儿童感冒药你应该知道

文 / 东莞宝妈群
2018-08-06 02:44

昨天,和一个宝妈聊天时提到,她6个月大的宝宝有点感冒咳嗽,在东莞某医院就医,医生给宝宝开了艾畅和一些贴剂。听到“艾畅”,我就觉得有点不妥。

1

艾畅(小儿伪麻美酚溶液),曾被做为儿童感冒首选用药,据说明书称适用于婴幼儿,包括新生儿,因此,曾被国内众多医生使用于新生儿期。

今年6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宣布注销多潘立酮混悬液等 5 个药品注册批准证明文件,其中小儿伪麻美芬滴剂(艾畅)、多潘立酮混悬液(吗丁啉)包含在 5 个药品名单中。

已经注销的感冒药还开给宝宝?——关于儿童感冒药你应该知道

已经注销的感冒药还开给宝宝?——关于儿童感冒药你应该知道

为什么这款已经注销的“艾畅”却仍在市面销售呢?

根据有关规定,注销注册批准证明文件意味着以后不能再生产,但公告之前已经上市的这批药物,可以继续合法销售和使用。这样看来,医院或者药店仍然在销售艾畅,并不属于违法违规行为。

而“艾畅”的注销原因,不是监管部门要求其强制下架,而是厂家的主动注销。

但厂家又为什么,要去主动注销这样一款畅销的儿童药物呢?

已经注销的感冒药还开给宝宝?——关于儿童感冒药你应该知道

2

其实,艾畅在原研地早已撤市。但这绝不是艾畅这单个药物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一大批儿童类感冒药。

其实,儿童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有很多。艾畅仅为一类药物的代表,这类药物被称作非退烧类感冒药

美国FDA在2007年就非退烧类感冒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问题的会议上指出,使用这些产品会导致很多损害,甚至死亡;2004—2005年期间,估计有1519名2岁以下的儿童因非退烧类感冒药不良反应在急诊救治。随后相关药厂自愿将给2岁以下孩子的OTC非退烧类感冒药(包括“艾畅”)在美国撤市。

美国儿科学会编制的育儿百科里专门提到,临床实验证明,感冒药和镇咳药对6岁以下的宝宝无效,却有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副作用。而咳嗽是机体清除呼吸道黏液的一种自然机制,一般来说没有必要非要强制宝宝止咳。

要知道,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并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感冒没有引发其他的并发症,一般的感冒7到10天就会好,不管有没有吃药。

所以,欧美等国不建议给4岁以下的宝宝们吃非退烧类感冒药,有些甚至认为应当扩展到6岁以下。如果宝宝发烧严重(一般指超过38.5度),可以按照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注意按照孩子年龄的推荐剂量来服药。而38.5度以下的发烧,采用一些物理降温方法即可。

已经注销的感冒药还开给宝宝?——关于儿童感冒药你应该知道

3

宝宝感冒时,我们该做些什么?

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了解以下三点:

1.对症治疗

孩子感冒时,要根据症状对症下药。比如孩子流鼻涕或者鼻塞,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子。 如果是小婴儿因为鼻塞而呼吸困难,可以往宝宝的鼻腔里滴两滴生理盐水滴鼻液,然后立即用吸鼻器吸出。轻柔的吸出鼻腔内的粘液,可以让宝宝在吸奶的同时顺畅的呼吸。

2.感冒要靠科学护理自愈

孩子可以多休息,清淡饮食,怎么舒服怎么来,大部分的感冒到了时间就会痊愈。 如果孩子出现高烧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时,家长要及时孩子就医。轻症感冒居家护理,在这个过程中,会锻炼宝宝对抗病毒的自体免疫力。

3.预防最重要

在刚出生的两年,大多数孩子会感冒8到10次。预防感冒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感冒的人群。如果家里的大人或者其他孩子得了感冒,一定要注意和宝宝减少接触。重要的是,宝妈宝爸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外工作回家后,要先洗手并换掉外衣,再和宝宝一起玩,尽量不把外界的病毒带给宝宝。

关于医嘱,最后闲聊几句。

医生从专业程度上远远超过普通家长,但是医生也往往有自己的局限性。有些临床医生,还固守着十几年前老旧的治疗标准,而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些已经淘汰的治疗方法还在广泛使用。另外,社会环境的种种原因,导致医生往往习惯于给病人开药,即使有些小问题并不需要用药

家长们应该清楚,如何治疗宝宝疾病的最终决定权在你们手上。你们对疾病的理解、决策和护理,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是我用一个周末,认真查阅很多资料才写出来的。如果有帮助,请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