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经常尿床是病么?不是换床单那么简单

文 / 丁丁好医一点号
2018-08-04 22:01

提起尿床,家长们都会认为这是是孩子正常的生理现象,孩子刚出生时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尿床是正常的,但上学后还经常尿床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有可能孩子是有遗尿症。

调查显示6岁儿童中尿床的发生率大约10-15%,小儿过了5 岁还尿床,其智商要比正常儿童低 17% ~ 23%。多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神经发育与精细动作不协调等尿床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理造成影响,如缺乏自信心、处世能力差、内向孤僻、胆小恐惧、好发脾气等。

儿童遗尿症

(国际儿童尿控学会,ICCS,2004)定义:5 岁以上睡眠时尿床,持续 6 月以上,<10 岁 > 2 次/月; > 10 岁 > 1 次/月。

(美国精神心理学会 APA)定义: 5 岁以上睡眠时尿床,>2 次/周,持续超过6 月

如果因白天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或因智力发育尚未健全,对排尿自控能力及表达能力尚未建立,或因不良习惯引起的则不属病态。


尿床的孩子成年后,男性可能出现隐睾、少精、早泄、不育症;女性易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排卵障碍、更年期提前、不孕症等疾病。由此可见,小儿尿床还得及时治疗。

发病因素

遗传

尿床可以遗传,许多尿床的儿童,其父亲或母亲乃至近亲亦有尿床病史。

发育迟缓

患儿大脑唤醒中枢发育延缓,保持婴儿时期的排尿模式。

睡眠觉醒障碍

患儿对膀胱充盈的睡眠觉醒反应受损。

膀胱储尿功能异常

夜间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

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异常

夜间缺乏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治疗方法

01.调整饮食结构

晚餐低盐低钙饮食,可减少夜间尿液生成。白天适度活动,晚餐后尽量不饮水,临睡前排尽小便,使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便秘患儿要对症处理,多吃蔬菜等高纤维食物为主,必要时加泻药使大便通畅。

02.膀胱功能锻炼

训练患儿在白天推迟排尿或中断排尿,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03.定时训练

家长要注意适时地在可能发生遗尿之前唤醒患儿,使其主动排尿,并坚持一段时间,逐渐形成条件反射,达到自主清醒排尿的目的。

04.生物反馈疗法

是一种新型行为心理治疗法,其主要原理是将属于无意识的生理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内脏活动和腺体的分泌。患儿可通过生物反馈疗法训练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从而达到控尿的目的。

05.其他方法

针灸、艾灸、穴位按摩,敷贴等。

注意:这种疾病的患儿,训斥和批评会加重其病情,应想法减轻其精神负担,当患儿无遗尿时,要及时给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帮助患儿建立治愈信心。

参考文献:

1.针灸治疗小儿遗尿病的临床探讨 中国临床医生 2012 年 第40 卷 第12 期13-14.

2.小儿尿床要早治 中医健康养生 2016 年 12 月刊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