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能治疗那些病症?有用吗?

文 / 颐和康元
2018-07-04 02:03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调理、治疗方式。

小儿推拿的调理范围十分广泛,尤其是针对以下几种儿童高发疾病的调理,小儿推拿的效果十分显著。

6种儿童高发疾病

反复感冒
小儿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多因体质虚弱,禀赋不足有关。调理应以调和阴阳,健脾补肾,补益气血为主。

挑食、厌食
小儿厌食,挑食,食欲不振多由喂养不当,导致饮食积滞脾胃;或由先天脾胃功能虚弱,无力运化饮食有关。调理应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为主。

发热
发热即指体温异常升高,为小儿常见的一种病症,但小儿发热的成因各不相同,因此也应该对应不同的推拿按摩手法。
外感风寒症状:证见无汗,鼻塞,流清涕,头痛。调理以疏风解表为主。
外感风热症状:证见汗出,鼻流浊涕,咽红咽干。调理应以宣肺清热,清咽利喉为主。
内伤发热症状:证见高热,面红,厌食,便秘,烦躁,口渴喜饮。调理应以通便泻火,理气消食为主。
阴虚发热症状:证见午后发热,手足心热,形瘦,盗汗,食少。调理应以滋阴补液,引火下行为主。

便秘或便干
据了解,小儿便秘或便干是儿科常见病,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严重时影响孩子的精神、食欲、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有权威数据表明,长期、反复便秘的儿童,其生长、发育及智力方面明显弱于健康的孩子。
实热型症状:外在表现为舌苔厚,调理方法为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推拿时对应的手掌穴位分别是:拇指上的脾穴、食指上的肠穴、虎口上的小肠穴,另外再配合推拿腹部和揉肚脐治疗。
脾虚型症状:外在表现为舌苔淡,调理方法为补脾、补肾、补大肠,推拿时对应的手掌穴位分别是:大拇指外侧的补脾穴、小拇指外侧的补肾穴、食指外侧的大肠穴,另外再配合推拿四指关节上的四横纹。

生长发育迟缓
肾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肾精,肾气不足,可导致小儿五迟五软,生长发育迟缓。调理应交通先天与后天,脾肾同补。

小儿脘腹疼痛
脘指胃脘,位于剑突下心窝部。腹指胃脘以下耻骨联合以上的区域。小儿如饮食稍有不慎、药物治疗稍微过之都会损伤脾胃,使本虚难复,食积难消,故小儿脘腹疼痛多脾虚夹湿夹滞,常见的症状有:
食积痛:有伤食史,脘腹胀满疼痛,叩之如鼓,嗳气,吞酸,不思饮食,矢气频作,夜卧不安,大便臭秽,舌苔腻,脉滑,指纹滞。调理就应以消食导滞,理气止痛为主。
寒痛:有外感寒邪或饮冷史,突发脘腹疼痛,脘腹、四肢冷,面色苍白或青黑,身体蜷缩,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白,指纹淡红。调理就应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为主。
热痛:四肢躁动,哭闹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渴欲饮,舌红苔黄厚,指纹紫。调理就应以清热泻火,通腑止痛为主。
虚痛:脘腹疼痛隐隐,反复发作,喜温喜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大便稀,舌淡少苔,指纹色淡。调理就应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止痛为主。

夏至时节为“冬病夏治”的好时节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一年当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是身体机能活跃、经络通畅之时,也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去除寒气的有利时机,若孩子经常生病,抓住这个时节积极调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使孩子们抵抗力增强,不易生病或根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