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还能遗传?看看你是否有尿床基因

文 / 人民网健康
2018-05-29 15:01

人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一切为了人民幸福

关注

什么?尿床还能有专门的节日!!!

什么?尿床还能遗传!!!

什么?尿床是病!!!

小孩尿床不是正常现象吗?为啥说尿床是一种病?

▋受访专家: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季丽娜

宝宝5岁了还尿床是不是病?

宝宝5岁尿床,用不用看医生和进行治疗?这个问题很多家长还不是很清楚。也许不少人觉得小孩子尿床是正常现象,谁小时候没有过“画地图”的经历啊,但是随着孩子神经逐渐发育成熟,多数孩子在3-4岁时就可以做到白天能够控制排尿,夜间睡整夜觉或在有尿时能感知尿意而醒来。

如果5岁及以上的孩子还频繁尿床,就应该考虑为遗尿症了。

尿床是病吗?

据《2017中国儿童和青少年遗尿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超过10%的5岁儿童依然会每月尿床,10岁以上儿童每月尿床的比率达到了3%,尽管每年有15%的遗尿症儿童可获得自发缓解,但仍有一部分未经治疗的儿童遗尿症可能一直持续到成年,调查显示成人期仍有1%的发生率。

这叫啥事呢,这不得去医院看看啊!!!!

然而和如此高的遗尿发生率相对应的是遗尿儿童的就医率非常低。据统计10岁以下儿童遗尿症就医比率不足10%,10岁以上就医比率不足20%。

因为仍有不少家长认为“尿床不是病”,“等等看长大就好了”,部分家长会认为“尿床”是孩子的故意行为而责备或打骂过孩子。

还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大了还尿床是个害羞的事儿”,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其结果是患儿因遗尿问题就诊于医疗专业人员之前往往会延误1~3年。

尿床还有专门的节日?

国际上专门为尿床成立了“世界遗尿日”,是2015年由国际小儿尿控协会和欧洲小儿泌尿外科协会在第26届欧洲小儿泌尿外科大会期间宣布制定的。

目的就是为了呼吁全球公众关注遗尿儿童健康,重视遗尿问题带给家庭和孩子的不良影响。

2018年5月29日将迎来第4个“世界遗尿日”。

遗尿症有哪些危害?

如果遗尿不治疗,对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会影响到孩子的睡眠和精力,导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学习成绩下降;

由于内裤经常潮湿容易受凉和抵抗力下降,增加了发生外阴炎和尿路感染的机会;

遗尿主要还对孩子造成心理方面影响,严重影响儿童自尊心与自信心,造成孩子心理、学习、社交、甚至人格的重大阴影。

遗尿儿童多数自卑胆怯,不敢参加夏令营、游学等需要在外住宿的集体活动,并常有焦躁、多动与孤僻等心理异常。

遗尿还对患儿和家庭的睡眠节律造成严重扰乱,家长每晚要面临处理遗尿的影响,例如换床单,给孩子洗澡、换衣等,严重影响到家庭的生活质量。

孩子尿床,也许是家长遗传的!

现代研究认为遗尿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与神经、泌尿、内分泌、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遗尿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资料显示,如果爸妈中有一人有遗尿史,宝宝发生遗尿的几率约为44%;若爸妈皆有遗尿史,则遗传几率可高达75%。因此可见,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千万不可责骂孩子!

为啥会尿床?

遗尿的病因较复杂,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遗尿:儿童遗尿中最为常见的是原发性,尤其是原发性单纯性夜间遗尿症。

它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

夜间“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缺陷

正常人夜间ADH分泌增加使得夜间尿量相对白天明显减少,而遗尿患儿夜间ADH分泌减少,使得夜间产生尿液过多;

睡眠觉醒功能障碍

正常孩子膀胱满尿时会通过反射传至大脑促使起床排尿,但遗尿儿童即使膀胱满尿也很难从睡眠中被唤醒等;

膀胱功能障碍

如膀胱容量小,膀胱过度活动等。

继发性遗尿:是由一些其他的器质性疾病引起,包括泌尿系统发育的严重畸形和功能障碍,譬如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栓系综合征、脊膜膨出等。

还有一些疾病如尿崩症、糖尿病、腺扁桃体肥大所致睡眠呼吸障碍、便秘等都可以出现遗尿,这些疾病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来排除。

孩子患有遗尿症怎么办?

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目前对儿童遗尿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基础治疗

主要调整作息习惯,鼓励患儿养成良好的排便排尿习惯、记录排尿日记,尿床取得进步时积极给予赞扬和奖励等。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指导,一部分遗尿患儿的症状即可神奇般的自发缓解。

一线治疗

包括药物(去氨加压素)和遗尿报警器的使用,可有效改善大部分遗尿症儿童的临床症状。

辅助治疗

膀胱功能训练,加强排尿控制和增大膀胱容量等。经过正规治疗,多数孩子可以得到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