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热性惊厥,竟用开水治?

文 / 最后一支多巴胺
2018-05-19 14:09

美小护赵大胆给我看了一张图片,只见一个孩子的口唇部出现了严重的烫伤。

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在春节里出现的意外烫伤,最后我才知道这竟然是因为父母的无知导致的悲剧。

具体内容,请看下图:



看见这个悲剧后我真的很痛心,因为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因为我的孩子也出现过热性惊厥,因为这个孩子原本可以不用承受这些痛苦。

我的孩子在17个月的时候,出现了第一次热性惊厥。

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也很惊慌,因为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孩子会出现这种病症。

虽然夜班的时候经常看见儿科医生处理那些热性惊厥的孩子,可是当自己的孩子也在不停的抽搐时,我还是有些慌乱的。

那个时候,我的孩子由父母在城市的另一边抚养,我和妻子在城市的另一边工作生活。

盛夏的凌晨,父亲突然打来电话告诉我:“孩子没有气了,现在在医院,你赶快过来!”

听见这句话后,我的七魂八魄立刻丢了一般:异物窒息瞬间便在我的脑海中闪过。

因为我平日里总是叮嘱父母如何用海姆立刻急救法初步处理孩子容易出现的异物窒息,却从来没有想到过热性惊厥的可能。

接到父亲的电话后,我和妻子以最快的速度取车赶往了医院。

来到医院后,我才放下心来,原来孩子只是热性惊厥,并且当我赶到时已经不再抽搐。

没有医学背景的父亲同样是第一次经历热性惊厥,所以当他看见孩子失去意识、四肢抽动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没有气了。

“没有气了”是农村土话,它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意识丧失。

我想可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图片上的孩子才会惨遭家属灌开水。

幸运的是,我的父母并没有使用这种方法,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医院!

虽然当他们认为孩子“没有气了”之后第一时间去医院并不是最正确的方法,但好歹没有使用某些迷信的方法,没有造成更加糟糕的结局。

最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1、判断孩子是否还有生命体征,是否有呼吸和大动脉搏动。(当然,这一点对年长之人,尤其是没有多少文化的长辈来说十分困难)。

2、如果只是抽搐,只需将孩子头部左侧过去,避免误吸;如果存在高热,还需脱去孩子的衣物,物理退热。不必使用筷子、手指等东西放嘴巴里。

3、如果没有心跳,应该在拨打120的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正确的心肺复苏可能很少有人达到,更多的只是惊慌失措和掐人中、灌开水。)

等我和妻子赶到医院的时候,孩子已经不再抽搐,并且开始退热,那个时候我才第一次意识到热性惊厥对于父母来说是如何的紧张和揪心。

五个月之后,我的孩子再一次因为突发高热而出现热性惊厥。

两次热性惊厥,我和父母都只是及时帮助孩子退热,观察避免误吸,而没有使用塞筷子、塞手指、灌开水等毫无用处,反而会导致意外伤害的措施。

从此之后,孩子再也没有出现过热性惊厥。

有人说:“幸亏你还是当医生的,自己的孩子两次热性惊厥,怎么能安心?”

虽然我也很紧张,但是我比你们更有底气,因为我知道:80%以上的热性惊厥患儿会在3-5分钟内自行缓解,不会产生脑损伤。

但是,如今我却又不能安心了,因为二宝来到了这个世间,谁能保证在她的成长道路上不会出现热性惊厥呢?

尤其是通常认为热性惊厥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最主要的就是和遗传、脑发育未成熟有关。

那么,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的定义:

198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其定义为:年龄在3个月至5周岁之间儿童发生的惊厥,伴有发热,但无颅内感染和其它引起抽搐的原因,并排除既往无热性惊厥史。

1993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将其定义为:大于1个月年龄的患儿出现惊厥伴有发热,且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既往有新生儿惊厥和其它诱因所致的惊厥,也不符合其它急性症状性惊厥。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何理解以上两种关于热性惊厥的定义?

有研究发现热性惊厥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90%在6个月至3岁之间,4%小于6个月龄,6%大于3岁,中间年龄是17个月至23个月。

如果小儿在发热后发生(5周岁以下)惊厥抽搐,一般来说都是热性惊厥。如果是在没有发热的情况下出现的惊厥抽搐则要高度怀疑中枢神经系统等其它疾病可能。

同时如果是大龄儿童,比如十岁以上的儿童发生了惊厥抽搐,无论是否伴有发热都应考虑热性惊厥意外的疾病。应该要完善头颅CT、脑电图等检查。

什么情况下小儿容易发生热性惊厥?

大多数孩子的热性惊厥都是发生在呼吸道感染之后,并非体温越高发生热性惊厥的概率越大,而是体温升高的速度越快,发生热性惊厥的概率越大!

也就是说,发热速度比发热高度对孩子来说,更加容易引起热性惊厥!

所以,如果孩子有发热,一定要多测体温,及时处理。

让更多了解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