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饿死自己,妈妈就能看到我了”丨二胎时代,“争宠”难题怎么破?

文 / 培儿屋儿科医生
2018-05-04 03:05

来源:萌芽研究所BUD(myyjs_bud)

二胎时代,应该如何更好的照顾好大宝的心理呢??今天看看萌芽研究所BUD的分享,希望各位家长看完能得到一些启发哦~

昨天,有妈妈截图下面这个新闻,私信给我说,“两个孩子相处会这样可怕吗?我刚怀孕5个月,大宝3岁了,真有点担心啊”,“看你家哥哥弟弟相处那么融洽,有什么秘诀可以分享吗?”

的确,最近这两年因为“同胞竞争障碍”就诊的案例越来越多。我有几位医生朋友都告诉我这样的情况。

有个7岁男孩,自从弟弟出生后变得爱发脾气,总动手打人,经常把弟弟的大腿内侧掐得紫红,甚至曾用被子蒙在弟弟头上差点造成其窒息;

有个9岁的女孩子直截了当地对妈妈说,“我知道你爱我,但我每天都在想把你和妹妹都杀死”。

后台也非常多关于二胎相处的疑问:

有时候想想,两个大人相处都会磕磕碰碰,何况两个还不太懂事的孩子?

但的确两个孩子相处,是非常讲究方法的,父母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关键

虽然我家目前相处的画风是下面这样的,其实说实话,我也度过了一小段手足无措的迷惘期。而这让我对二胎相处感触更深,很想分享下我的经验和心得。

△ 我家哥哥和弟弟

二胎相处关键词:手足竞争

我家弟弟出生的时候,哥哥1岁多。

在弟弟出生后的整整3个月里,我发现,每天哥哥的任务就是为了做一件事情:让弟弟不好过!

看到妈妈抱弟弟,大哭;

看到弟弟睡觉,一定要吵醒,连半夜都会嚎啕大哭,硬是把睡梦中的弟弟吓醒;

弟弟想要拿一下他的玩具,他会觉得这是世界上最不可以容忍的事情,残酷地拒绝,或者拍打,或者把玩具藏起来——是的,宁肯藏起来也不会给弟弟玩一下。

我开始以为只要我们是好脾气的父母、友爱的家庭,孩子们也会相亲相爱,一定不会相互吃醋、妒忌、打闹和争吵。弟弟出生后,我们家人也常互相提醒,要照顾到哥哥的情绪。

但其实并不奏效,也并不是哥哥个性不好,哥哥心情好的时候还是会抱抱弟弟,弟弟就更没做错什么,还那么小嘛。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一组研究结果:

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头胎、二胎之间的利益争夺关系。

对于先出生的孩子来说,新生命的降生是一种压力,是儿童期一种重大的创伤经历,他们会体验到强烈的嫉妒。即使在多子常态化的美国,父母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手足之争”。

所以,给孩子长大的时间,也给自己允许孩子长大的时间,这是解决的根本途径。

接下来,我就尝试对我家里的亲子关系进行了调整。

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对于做父母的我们来说,肯定希望做好两个孩子之间的桥梁,是不是?

让孩子们持续共处,

拉着大宝和二宝一起亲密

新生儿既然对儿童的安全感是一种威胁,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不要回避。

孩子心生嫉妒,是源于不理解和陌生感,那就让孩子们多了解对方,自然地相处,不要因为担心他们打架,总想办法隔离他们。

比如我经常和哥哥这样说:

弟弟有时候很好玩对不对,他笑起来萌萌的,手脚肉肉的,摸起来很舒服,像一个布公仔(我做鬼脸,描述一下布公仔的样子,哥哥笑)。

但是弟弟有时候也有点麻烦呢,因为他还小,经常大哭,会撒尿、拉屎到床上,妈妈昨天刚换了一大床单是不是?

所以妈妈需要做很多事情,你会觉得妈妈没有理你,大家没有照顾你,你心里不舒服,你甚至可能会想,妈妈不爱我了,妈妈只爱小宝宝。

如果你这么想的,别怕,一定要来告诉我,你知道的,妈妈爱你,你是我唯一一个哥哥,我们始终如一地爱你。

什么时候你感到伤心和生气,都可以来找我们,我们可以一起来解决,好不好?

不管两个孩子再争、再吵、再闹、再打,我都让他们天天在一起,一起玩耍,在同样的环境中,接受同步的生活频率。

渐渐地,两兄弟两早已经习惯了一起起床、吃饭、出游、玩耍、读书、睡觉和洗澡的生活模式——现在回想,已经持续三年了。

一开始,我会抱着弟弟一边喂奶,一边给哥哥讲睡前故事,互相道晚安。哥哥从一开始拒绝,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他接受了这样的模式。

而弟弟,也因为习惯了,现在可以自如在我怀里安静地睡着。最后顺理成章,两个孩子很早便一起睡觉,满满安全感的哥哥,也不再夜醒和夜惊。

均衡分配时间给两个孩子,

一切提早规划

孩子有时候也会观察大人,妈妈有没有分配给我足够的时间,跟那个弟弟(妹妹)一样多?

其实,我为了给两个孩子相同的关注时间,我都会给自己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做个规划。

比如一天之内陪哥哥多久,陪弟弟多久,三个人相处的时间是多久,和其他人相处的时间是多久,相处的质量如何。

时间的量度,我会自己在心底默默记录,而相处的质量我会用“专门时间”来提醒自己。

这里有一个要点是,专门时间必须得是持续性、真正的高质量的时间,而不是让孩子拿着日历表,看着日期来赴约的“偶发性的、假性高质量”时间。

父母其实就像是一本无字天书,每一个字都能写在孩子的心里和血液里,父母表现出来的所作所为,在很多时候给予孩子无限的力量。

所以即使弟弟年纪小,我还是会用背带背着弟弟,和哥哥一起出游,玩耍,上早教。

我们三个一起出行,弟弟也很早就习惯了安全座椅和背带的状态,也进化出一种本领——想睡就自然入睡,无需哄睡。

而哥哥和弟弟的互动也成为越来越自然的状态,渐渐地弟弟也成了哥哥最关心的事物之一。不管去哪里,做什么,哥哥都要问一句:“弟弟呢,弟弟快来吧!”

△ 看到安吉和小鱼儿,我总是想到我家的两只

冲突即是机会,

培养孩子间关系的好时刻

即使两个孩子相处很融洽,冲突在生活里也难免,尤其像开篇提到的情境下,两个孩子平时的冲突应该更多吧。

我们对于冲突发生的本能反应是,隔绝冲突。但其实并不是的,当孩子们发生冲突的时候,其实是很好的契机,让我们去观察、培养、和优化孩子们的关系

有时候,哥哥和弟弟之间也会产生一些不愉快与矛盾,当他们没有办法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时,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陪着他们去面对。

△ 安吉和小鱼儿也是相爱相杀

有个周末,哥哥在看书,弟弟在玩赛车轨道。

弟弟追逐赛车轨道的时候,转身却重重地踩了哥哥一脚。哥哥哇一声就大喊起来,看起来是特别疼。

哥哥气得把弟弟一把推开,弟弟趴一声摔在地上。

接下来我将详细地还原这场冲突,更加清晰地表达我的解决做法和思路

我分成7个小阶段跟大家边讲述,边总结。

第一阶段

哥哥怒气冲冲地说:“你真讨厌!”弟弟趴在地上很委屈地看着哥哥,但是看见哥哥那么生气又不知道说什么,急得快哭了。

我的处理:我其实坐在不远处。但我没有动,或者说没有“哇”一声冲过去立刻介入到两者的关系中。

思路及方法:虽然担心,但在孩子的关系中,观察比强行介入重要多了。

第二阶段

哥哥生气没有消减,准备出手打弟弟。

我的处理:我假装平静,但内心紧张地、静静地走过去,抱住了弟弟,挡在哥哥和弟弟之间。哥哥的拳头锤在我背上,没有伤到弟弟。哥哥见我去挡,更加生气,锤我的肩膀更厉害。

思路及方法:在孩子的冲突关系中,父母要介入的时间点是“当出现肢体伤害”之前。

第三阶段

我一手抱着弟弟,一手尝试去挽哥哥的腰,说:“弟弟不小心踩到哥哥,哥哥脚很痛,哥哥很生气,我也很心疼。我可以看看你受伤的脚么,弟弟踩到你哪里,现在还疼么?”

哥哥鼓腮生气,但听了我的话,力度有所缓和,啪一声坐下去,开始踢弟弟。

弟弟看哥哥的架势缓和了下来,主动从我怀里站起来,做了一件让我觉得很意外的事情,把怀里一直拿着的玩具递给哥哥,伸另一只手想摸摸哥哥受伤的脚,试图安慰哥哥。

哥哥依旧很生气,踢腿,踢到我身上,把弟弟的玩具一把抓过,哗一声丢出去。

弟弟看到玩具被丢,很伤心,指着说“哥哥——哥哥——”,然后噼里啪啦去捡了玩具,走到我怀里委屈地哭起来,“哥哥——丢——哥哥——丢玩具。”

思路及方法:对孩子们状态的理解和情感的认可。

第四阶段

我主动去揉哥哥的脚:“哥哥,你的脚还疼吗?我可以帮你揉一下吗,揉揉它会舒服一点。”

哥哥不抗拒。

我说:“现在是不是好一点?刚刚弟弟也知道自己踩到你了,他不是故意的,妈妈在旁边也看到了。他很抱歉,但不知道怎么样用语言描述,所以他把他最喜欢的玩具送给你,希望可以得到你的谅解。”

哥哥依然很生气:“就不,就不!”

弟弟听了很委屈,伸出玩具指给我看:“玩具——哥哥——丢——呜呜——”

我说:“弟弟很想得到哥哥的原谅,也希望哥哥可以接受弟弟的道歉,哥哥,你现在的心情还是很不开心是吗?”

哥哥继续生气:“是!我就是不要原谅弟弟!”

思路及方法: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并保持尊重的态度。

第五阶段

我说对哥哥说:“好的,弟弟不小心踩到了你,你的脚很疼。如果你现在没有办法原谅弟弟,我能理解的,你可以生气。”

我对弟弟说:“弟弟,哥哥其实也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哥哥被踩了心情确实很生气,我们也可以看到哥哥的不开心,我们等哥哥不那么生气了再一起玩好么?”

弟弟似懂非懂,看着哥哥,然后点点头,然后指着一旁的绘本说:“妈妈读绘本。”

思路及方法:对困境保持理解和开放的态度,并提出修复关系的建议:重新再开始另一件能一起做的事。

第六阶段

我点了点头,然后让弟弟去挑一个位置做好,对哥哥说:

“哥哥,弟弟也很内疚,给你玩具想要和你和好。如果你现在没有办法原谅弟弟,我们都能理解,你可以生气。现在弟弟希望可以一边等哥哥原谅他,一边读绘本。如果你觉得情绪好一点了,也可以来加入我们,你看好吗?”

思路及方法:尊重孩子,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和空间,并对这种选择保持理解和认可。

第七阶段

哥哥看到我把话语权交给他,瞥一眼正襟危坐准备阅读的弟弟,思考了一下,告诉我说:

“妈妈,我要和弟弟一起读书。我不生气了,我要和他一起玩。”

说完就凑过来,很高兴和弟弟一起等待读书会的开始。读书会后兄弟俩就一起凑一块在玩车子,乐高什么的,好像刚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思路及方法:给孩子修复关系的时间,允许“留白”。

总 结

我前面分享的是小宝出生后会遇到的二胎冲突情况,而在小宝没出生之前,我们同样也要积极做好铺垫。从怀孕期,甚至准备怀孕的时候,就可以跟大孩子沟通想要二宝的事情,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并能创造更多机会参与小宝出生的全过程。

我一直记得台湾著名的作家龙应台在迎接第二个孩子的时候,第一个孩子已经四岁了。

她让四岁的大儿子安安贴着她的大肚子,听里面小生命的声音,并告诉他:里面那个小家伙出来时,会给安安带来一份礼物。

果然,在弟弟飞飞出生时,妈妈给安安买了一辆会翻筋斗的越野跑车。于是“安安觉得,这婴儿虽然哭声大得吓人,可是挺讲信用的,还可以忍受。

△ 龙应台与孩子们

我们在第二胎降临前,也要做好各种心理准备,也许第一个孩子对第二个孩子还是不欢迎的姿态,也有各种“突发情况”!

像开篇提到的同胞竞争障碍,就是随着弟弟妹妹出生,儿童出现某种程度的情绪紊乱。程度轻重和表现形式存在很大个体差异。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在以下3个方面出现了问题,那就应该警惕了:

1

出现明显的竞争或嫉妒的表现,如对弟妹有明显敌意或攻击性。

2

出现情绪和行为紊乱,如爱发脾气,或各种能力“退化”,甚至无法控制大小便,模仿婴儿举动要求喂饭、把尿、陪睡等。

3

社会功能受损,如学业成绩下降、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出现各种心理社会问题。

△ 马舒雅家一双儿女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有些不同,比如大孩和二孩的年龄差距不一样,又比如可能是两个男孩、两个女孩或一男一女,处理方式都会有不同。

不过我建议大家多尝试以下的方式调整、沟通,这也是我在自己的亲子关系实践中检验可行的亲子沟通方法

1

多促进两个孩子了解和共处。

2

孩子有情绪,要引导孩子说出来,记住两个孩子的情绪都要照顾到,并试图理解孩子——哪怕下意识觉得并不合情理。

3

尊重孩子的决定,并且让孩子提出解决办法。父母不应该是孩子的独裁者,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创造性的方法,最后再强化,并积极化方法的影响。

4

如果孩子的生活状态,比如睡觉质量、作息和饮食都处在不良状态,比如已经出现了半夜尖叫、不睡觉、缺觉等行为,孩子的情绪会进一步恶化,那么我们首要解决的是孩子的睡眠质量。当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再着手改善手足关系,会比较容易。

亲子关系的改善,绝非一朝一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也会有很多压力,我们也要找到调整的方式,真的累的时候,要多寻找帮助,让自己也有喘口气的空间。

我们曾经推送过一篇哥哥写给妹妹的“情书”,写到调皮处,我竟然笑哭了(你是这个世界,写给我的情书)。

我们是有多么爱大孩子,才会想再生一个小孩子啊,我们当然也希望这种爱能在两个孩子之间延续。将来,不管世界有多大,不管他们各自身处哪一个角落,都有一个手足彼此血脉相连,心心相印,这是多美好的事情。有一天,孩子们也一定会明白的。

文章授权转载自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主理人萌芽,两个男孩的妈妈,世界心理学大师约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香港注册社工,长期研究亲子沟通和亲密关系,创办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研发有孩子教养课、正面管教课、情绪管理课等高质量课程。

【今日话题】

各位家有二孩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平时有遇到过大孩和二孩之间“争宠”闹小矛盾的情况吗?你们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到下方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