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每天睡多久合适?打呼怎么办?请收下这份答案!
宝宝入睡难、宝宝半夜总要醒来吃奶、宝宝一定要开灯才能睡……关于宝宝睡眠的苦恼,很多家长都有一肚子辛酸史,怎么破?
婴幼儿睡眠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婴幼儿常见问题中占第五位,大约30%的婴幼儿会出现入睡困难、夜醒、夜哭等睡眠问题。婴幼儿的睡眠可以直接关系到宝宝的生长发育、学习记忆,希望您能有意识的从宝宝小时候就开始培养睡眠习惯,为宝宝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
你家娃到底需要
多少睡眠时间?
这张图很直观: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气质特点,如果您的宝宝不能睡这么多时间,只要他在一段时间没有大的变化,孩子的情绪、生理状态均无异常,父母就不必担忧了。
新生儿昼夜节律尚未建立。一般情况下, 新生儿期每天睡眠时间平均需要16小时(14~20小时)。每个睡眠周期约45分钟,在一个睡眠周期中浅睡和深睡时间约占一半。新生儿大多数时间是在睡觉,由一个睡眠周期进入另一个周期。每2~4小时醒来要吃奶,并睁开眼睛觉醒数分钟到1小时。
1个月内的婴儿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平均16小时。
5个月内婴儿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平均13小时,这时期大多数婴儿夜间能睡长觉,持续睡6小时。
10个月内的婴儿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平均12.5小时。
1~2岁时每天平均睡12小时,夜间能一夜睡到天明,白天觉醒时间长,有固定的2~3次小睡。
晚睡会对宝宝产生的危害
现在不仅是大人习惯了晚睡,宝宝们也是完全颠倒了生物钟,可是,长期晚睡,对宝宝的危害非常大,爸爸妈妈们可千万不能随之任之。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证实,睡得晚或睡觉时间不规律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降低其反应、阅读和算术等能力。
那么晚睡到底还有哪些危害?宝宝们需要的睡眠时间到底是多少?我们用科学来说话吧!
有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高70%取决于父母基因,30%取决于后天。在这30%的外在因素中,睡眠对身高的影响排名第一,超出运动和饮食,因为在睡眠中会分泌出生长激素。
生长发育专家为何如此注重孩子的睡眠?规定小学时必须在8点半前上床?
这是因为,睡眠是影响孩子身高最重要的外在因素。现在的孩子营养不缺,家长对锻炼也越来越重视,但唯独睡眠普遍不足。
浙大儿院内分泌科傅君芬教授说:“生长激素是影响人体身高的重要因素,而生长激素不像人体的其他激素在白天分泌,它是呈脉冲式分泌,主要在晚上分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于生长。”
生长激素是由人的脑垂体分泌的。脑垂体一天的工作量很大,除了要分泌生长激素外,还要分泌性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人体所需的多种激素,因为“太忙了”,所以它并不是24小时都在分泌生长激素。只有婴儿期是个例外。
婴儿期时,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脑垂体在不断地分泌生长激素,所以1岁以前的婴儿,长得特别快。幼儿后,生长激素在白天的分泌量就非常少了,分泌量主要集中在晚上入睡时。
有两个时间段对长高至关重要!一个是晚9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特别是晚上10点前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最高,可以达到白天的5-7倍。另外,早上6点前后的一两个小时,生长激素也有一个分泌小高峰。
不过并不是一到晚上9点,生长激素就开始按时大量分泌,它的大量分泌必须有个前提:只有在你深度睡眠时才会发生。如果你还没上床,或者已经上床但还没睡着,又或者已经睡着但还没进入深睡眠状态,那么它的分泌量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睡得越迟,分泌的生长激素就越少,对孩子的身高越不利。而人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至1小时,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所以生长发育专家的建议是:要孩子长得高,最好在晚上8:30前就上床,最迟不要超过晚9:30,并在早上7点以后再起床。
宝宝睡觉打呼噜怎么办?
浙大儿院耳鼻喉科付勇主任医师介绍说浙大儿院20%-30%的病人是来看鼾症的,据流行病学统计,5-13岁的小孩打呼噜的占到5%-13%。为此,2014年5月下旬开始浙大儿院专门开设了儿童鼾症门诊,时间是在每周四上午。
引起鼾症的原因很多,有全身和局部的。全身原因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的上气道阻塞,比如肥胖、呼吸道感染、哮喘等。还有局部原因,比如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影响鼻子的通气。付勇医师说:“小孩子最常见的原因有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腺样体每个人都有,五六岁时最明显,很多人到了十岁以后会慢慢萎缩,但有些人腺样体还会肥大,从而阻塞鼻咽部通气。还有些小孩因先天性发育不良,颌面部发育畸形,舌体肥厚容易引起舌根后缀,都会引起上气道阻塞。”
长时间打呼噜、张口呼吸,严重者还出现憋气、惊醒的情况,睡眠周期不断被打乱,有些小孩还存在夜尿多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心肺功能和生长发育。晚上睡不好,白天起不来,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还要改变性格,出现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
治疗鼾症,有手术和非手术两个选择。如果出现打鼾,家长们可以先试试,调整下睡觉的姿势和环境,尽量侧睡。对于“小胖墩”,减肥也有利于缓解鼾症。此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口腔矫治器,也是非手术治疗的手段之一。
临床上,大部分的儿童鼾症和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有关。付勇医师说,切除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可以解决90%以上的儿童鼾症问题。
但是,很多家长会有顾虑,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了,对免疫功能会不会有影响?付勇医师说,其实人体上呼吸道有很多免疫器官,是否切除需要权衡利弊。不过,若因为扁桃体、腺样体的肥大而造成频繁的呼吸暂停,那还是建议尽早切除。“如果反反复复扁桃体发炎,超过四五次,建议要进行切除。”
掌握这些“套路”,
帮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浙大儿院儿童保健科邵洁主任医师说,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睡眠习惯和睡眠方式,家长应该尽早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规律。从宝宝2个月开始,就可以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下面这一套非常实用的操作锦囊宝妈宝爸们请收好!
第一,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这里不仅指宝宝睡觉时外部环境是否嘈杂、温度湿度是否适宜(卧室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还在于房间的光亮度。在夜间宝宝一般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入睡。避免在明亮的环境下睡眠,以免长时间产生“光压力”,如果恐惧黑暗和产生不安全感,可以在卧室开盏小灯,但也应在睡后熄灯,如果早晨由于日光而导致早醒,可加挂遮光窗帘。
第二,培养独立的睡眠习惯:要让宝宝单独睡,尽量不要同床睡。同床睡虽然能亲子交流,方便照顾,但是容易导致宝宝缺氧,睡眠质量下降,甚至传染疾病。坚持每天准时上床睡觉。对婴幼儿来说,每天晚上7:30~8:30,最晚不要超过9:00,就应上床睡觉了。
第三,有规律的睡前活动:在宝宝睡前半小时应当处于安静的状态,避免宝宝兴奋。进行规律性的睡前活动,时间控制在20~25分钟内。每天活动的内容基本保持一致、安排有条理,活动要简短又温馨,和宝宝共同度过“愉快时光”,活动结束时尽量确保孩子处于较安静的状态。
第四,让宝宝平静地自己入睡:自我平静是儿童学会从觉醒状态转入睡眠状态的基本前提。当儿童掌握了许多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的方法后,父母参与就应越来越少。儿童在学习自我平静的过程中,往往希望借助于某种安慰,这时可以提供些“安慰物”,如:奶瓶、奶嘴、毛巾等,也可以适当用些“安慰行为”,如:拍抱、摇晃、抚摸等。
最后,祝愿宝宝每夜都能睡个安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