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遭10种“生命杀手”追击,“袋鼠式”拥抱助宝宝化险为夷

文 / 医学界儿科频道mp
2018-02-11 09:04

“袋鼠式护理”是怎么回事?

作者|通讯员 薛源

来源|武汉儿童医院

“彤彤,你要赶快好起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家等着你。”易琳(化名)抱着孩子轻声哄着。在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里,连续一个月总会见到这一幕。

三个月前,易琳的孩子出生了。可是小家伙性子太急,32周就迫不及待地跑出来了,体重只有1.05千克,一出生就患10种早产儿疾病。

经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和妈妈近120个小时的“袋鼠式”拥抱,宝宝终于化险为夷。

遭10种早产儿“生命杀手”追击

彤彤(化名)是个极低体重早产女宝宝,出生体重仅1.05千克。因早产,肺部发育还未成熟,一出生就住进了暖箱里。在当地住院治疗40天后不见好转。为寻求更好的治疗,2017年12月8日,孩子被送进了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医师涂李娟介绍,住进来的头一个月,彤彤历经四次插管、四次拔管,完全离不了呼吸机,也无法自主排尿。“除了新生儿呼吸衰竭,还出现新生儿慢性肺疾病、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新生儿贫血、新生儿心力衰竭、新生儿胆汁浓缩综合征、腹腔积液、真菌感染,以及不完全性肠梗阻”等10种早产儿疾病,每一种疾病对彤彤脆弱的小生命而言都是威胁。

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团队反复研究,制定治疗方案,进行综合治疗。这意味着对某一器官进行对症治疗时,用药必须精确到毫克,以便最大程度降低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幸运的是,入院一个月后,各项临床监护数据显示,彤彤生命体征平稳,病情呈好转趋势,能够撤离呼吸机过渡到鼻导管吸氧。这些迹象,让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生们更有信心。但彤彤因慢性肺疾病,肺部常有湿罗音,病情总是反复,加之哭闹后,血氧不稳。以往,让宝宝和妈妈亲密接触后,会有助于宝宝康复速度加快,医生决定让易琳尝试一下“袋鼠式护理”。

近120个小时的拥抱 助宝宝病情好转

“我能感觉到她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昨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小家伙正安静地趴在妈妈胸前,睡得很香甜。

入院一个月后,1月8日,易琳回恩施老家办事,涂李娟打电话告诉她,彤彤的呼吸机撤离了,可以改用鼻导管吸氧,但是宝宝哭闹后,血氧不稳,可以尝试一下“袋鼠式护理”,抱着宝宝安抚一下。知道可以跟孩子见面的消息后,易琳当天下午就从恩施赶回武汉,见到孩子已经是晚上八点钟。

当易琳在护士的指导下解开上衣,把孩子抱在怀里时,“那一刻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要蹦出来了。宝宝一生下来就和我分开了,近2个月没有抱过她。”易琳将孩子紧贴在自己胸口,时而说话时而抚摸,而彤彤也像能听懂一样,安静的趴在妈妈胸前。虽然第一次只抱了20分钟,但看着彤彤在自己的怀里安静地睡觉,易琳觉得“心里很踏实”。

之后,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两点,易琳都会准时去陪彤彤,上午和下午各2个小时,将她抱在胸前,和她说话,将近120个小时。

自从易琳每天与宝宝亲密接触后,宝宝像是有心电感应似的,呼吸也平稳了,有时还会被逗笑。

2月8日,彤彤恰好满百天,彤彤的病情得到控制,由一次只能吃14毫升奶变为一次能吃30毫升了,体重也长到2.56千克,易琳终于可以带彤彤回家过年了。

袋鼠式护理辅助早产儿救治

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护士长王巧玲介绍,一直以来,我国的NICU普遍实施保护性隔离,家长与孩子是完全分开的。家长只能通过探视日的监控视频看孩子,早产儿的护理工作基本由医护人员完成,治疗期间家长无法与孩子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母乳喂养、亲子交流、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都受到影响。而家庭参与式护理,在西方国家早已开展,证实对母婴均有益处。

自2016年,武汉儿童医院引进“袋鼠式护理”理念后,父母都可参与护理,陪伴孩子,“让家长们参与到护理中来,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妈妈们的焦虑、抑郁情绪,患儿听到母亲的心跳、闻到妈妈的气味,减少了烦躁和焦虑,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保持婴儿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性,使得早产儿的心跳和呼吸能够保持稳定,减少哭闹次数,有助于婴儿体重的增加,缩短住院时间。”王巧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