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手”超过这个年龄,5种病正在赶来的路上

文 / 生命时报
2018-02-04 15:49

吃手,几乎是全世界宝宝的共同爱好,但一提起这个癖好,多数爸妈都会眉头紧锁。

病从口入怎么办?

会不会影响长牙?

孩子多大就得管?

当你在纠结要不要纠正宝宝吃手时,育儿专家发话了:会吃手,说明宝宝变聪明了。

吃手是在“长脑子”

从智力和心理发育的角度讲,吃手指的宝宝或许已全方位领跑。

可能更聪明

吮手指,通常被认作是婴儿智力发展的信号。1岁前,孩子处在“口欲期”阶段,主要通过吸吮、口部动作来探索世界。具体而言:

  • 0~6个月,主要通过吸吮乳头获得对外界感知,比如,有时会咬乳头、含着乳头玩却不吃奶,同时看妈妈的反应。
  • 7~12个月,宝宝的探索范围扩大到口手结合,会经常性吃手,拿到东西先放嘴里等。

锻炼运动系统

从笨拙地吸吮整只手,发展到灵巧地吸吮一个手指,说明宝宝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在提高,这也为5个月左右学会准确抓握打下了基础。

实现自我安抚

宝宝吃手一般有两个心理意义:一是感受自体存在,体验和自己呆一起的感觉;二是孤单时自我安抚,降低焦虑感。

3岁后吃手该纠正

1岁前吃手,是宝宝在认识周围世界。这个阶段,家长不必阻止孩子吃手,更不要批评或强行把宝宝的手拉开,这会阻滞他的心理发展。

一般而言,宝宝1岁后就会慢慢改掉吃手习惯。

此时,宝宝能自由地坐、爬,手指动作逐步精细,新奇的东西更能吸引宝宝,孩子就会改变“吃手”的单调玩法,主动去探索新天地。

但如果3岁后还在吮手指,可能会导致牙齿排列异常、咬合功能低弱,进而引发用嘴呼吸、口齿不清、语言障碍等问题。

具体来说,吮手指对牙齿发育的负面影响包括:

  • 上颚前突,即上排门牙突出生长;
  • 开咬,上下排的门牙间产生缝隙;
  • 单侧交叉咬合,即上下排的臼齿横向错位而导致中心不合;
  • 齿列狭窄,即上颚宽度变窄。

5招戒掉吃手习惯

1

转移注意力

家长可以用其他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用安抚、亲子互动来代替。比如,让他多和同伴玩耍,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2

睡前吃手建议就医

爱在睡前吃手,可能是脾胃功能不好或缺乏锌、铁、钙等微量元素。这种情况,最好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不能掉以轻心。

3

别给他压力

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也会让孩子习惯性吃手。家长要让孩子放松情绪,不能发火、训斥,还要注意不要强迫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

4

再多一点关心

缺乏父母关注的孩子更可能有吃手习惯。父母要想办法多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要以朋友式的相处和他一起玩。

5

躲着吃手要留心

不少孩子总是躲着父母吃手。家长要留心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吃手,不要发火、嘲讽,而是要心平气和地告诉他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躲着吃手有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如果总是劝告无效,就应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本期

母婴智囊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孔令雪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主任 童梅玲

本期编辑:郑荣华

版权声明:本文为“母婴日报”(微信号:muyingribao)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