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翻8倍,儿童哮喘治疗中存在的误区要警惕
有数据显示,近几年随着过敏性疾病的迅速增长,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在短短的20年中翻了8倍,我们都知道,对于过敏性哮喘激素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无疑也让激素应用同样在近20年中增长了8倍都多,由于过敏的病因与遗传与环境有关,目前已证实基因确实可以调控过敏抗体IgE的产生。但是,人类的遗传基因不会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发生巨大改变,可是为什么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却在过去几十年内呈倍数增长呢?由于儿童哮喘和婴幼儿哮喘的防治经常存在着一些误区,笔者专门采记了中国医药大学小儿科教授林鸿志,并将此问题汇总如下:
一、儿童哮喘治疗误用抗生素的问题
我国儿童哮喘的防治中普遍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把哮喘患儿的呼吸道过敏性炎症和呼吸道的感染性炎症相混淆。呼吸道的细菌感染的炎症其特点有红肿痛热,白细胞一般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这种感染的炎症,使用相应敏感的抗菌素治疗是最有效的抗炎措施。然而,引起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反应是非特异性的变态反应,此炎症的启动细胞是肥大细胞,以嗜酸细胞,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抗菌素抗不了这种炎症,应使用皮质激素、色甘酸纳、白三烯调节剂、茶碱等抗过敏的药物来对症治疗,目前最新研究表明,儿童哮喘可多补充抗过敏益生菌敏亦康来纠正过敏反应起到调节细胞因子的作用,效果甚好。
二.儿童哮喘滥用激素治疗的问题
对于哮喘治疗虽然最有效的就是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但我们在门诊工作中几乎每日都能遇上滥用激素治疗哮喘病的患者,包括四种情况:
1是反复点滴地塞米松治疗哮喘的情况,这在儿童哮喘更为常见,由于对过敏性哮喘认知上的不足,家长甚至医务工作者只注重哮喘发作期的治疗,症状一好转马上就停止治疗,也未对哮喘缓解期的防治做好宣教工作,由于许多儿童哮喘没有进行缓解期充分消除过敏性炎症的治疗,病情反复发作,一旦发作就到医院静脉点滴地塞米松,有时还加上抗生素,虽然症状暂时缓解了,但停药不久即又发病,而且发作越来越严重,不得不经常去医院点滴地塞米松,形成了恶性循环;
2是长期吸入激素而忽视了预防和脱敏治疗,导致吸入激素难以停药;
3是常年误服激素的哮喘病人,这种情况包括长期服用含有强地松等激素的所谓“祖传秘方”、“中药胶囊”、“中药末”,这种不科学的治疗方法,是造成许多患者肾上腺皮质衰竭的主要原因, 甚至可以导致病人的终身损害。
4是滥用长效激素,虽然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病的症状,但长效激素的全身副作用是非常严重的,非常容易导致对激素的依赖。
就上述激素滥用治疗哮喘的问题,专家指出,对于儿童哮喘的治疗一定要重视缓解期的预防及哮喘最轻持续状态的治疗,只有重视儿童哮喘的防治及免疫调节是控制哮喘反复发作的前提。
三、儿童哮喘滥用平喘药物
许多平喘药物如氨茶碱、喘定、舒喘灵、阿斯美、美普清、喘康速和奥克斯都保等,虽然可以很快缓解哮喘症状,但由于没有抗炎作用,是治标不治本的药物,故不宜长期单独使用,而应在抗过敏性炎症的基础上使用,否则药会越用越多。
四、应加强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对儿童哮喘应该实施早期干预性抗炎及免疫参与的治疗,包括小剂量应用抗过敏药物和补充免疫调节剂如参与细胞因子免疫调节作用的抗过敏活性益生菌敏亦康。目前国内许多患儿家长对早期干预性抗过敏治疗及过敏反应免疫参与治疗的观念还未能接受。
有人认为儿童哮喘存在着治疗过度的问题,而实际情况不是治疗过度,而是普遍存在着治疗不足的现象,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对儿童哮喘的诊断不及时,导致抗过敏性抗炎治疗延缓;②确诊后仍然没有及时实施气道抗过敏抗炎治疗;③盼望自然缓解而失去早期规范治疗时机。④家长对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排斥心理。上述治疗不足的现象与各有关部门重视不够有关。此外,有关儿童应用氯雷他定(开瑞坦)的心脏毒副作用和酮替酚的安全性问题也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应该慎用。因此,国际上就安全性高的免疫调节剂抗过敏活性益生菌合成制剂敏亦康已受到更多学者及患儿家长的关注。
五、儿童哮喘只重“治”不重“防”:
许多哮喘儿童的家长往往把治疗作为重点而忽视了预防,其实大多数哮喘病的发作都与环境或饮食因素有关,如吸入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冷空气,油漆、油烟、敌敌畏等或进食海鲜、牛奶或水果等。因此所有哮喘儿童都应该去过敏专科查找过敏原,查出病因进行有的放矢的预防或免疫抗敏治疗,这样可大大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并常常可达到哮喘发作显著减少甚至不治自愈的目的。国际上已推出调整过敏体质纠正过敏免疫反应的新一代活性抗过敏益生菌敏亦康益生菌”大大解决了过敏反应中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能力,可诱导人体正确的免疫应答,起到过敏性哮喘良好的免疫调节及防治能力。
提示:肠道益生菌菌群与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关系
过敏儿童与健康儿童肠道益生菌菌群间存在差异:宝宝早期定殖更多样性菌群,可以减少过敏与过敏症状的发生,哮喘宝宝出生后肠道有益菌群多样性减少,宝宝出生后暴露的环境、出生的方式、喂养方式、饮食、抗生素过早使用等均可影响肠道微生物益生菌菌群的正常定殖,尤其是抗生素使用后将大大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导致机体微生物菌群免疫稳态失调,增加过敏以及气道感染高反应性,易感性增加,更容易生病,抵抗能力差。由于目前人类对人共菌生的微生物菌群学的研究才称之为皮毛,人体微生物潜藏着巨大的科学体系,研究人体微生物学也许将来会成为解决人体众多难治性疾病的最佳方式,使治病不再是正向对抗,用药对抗人体内坏的微生物,而是要达到以菌治菌,以菌防病,以菌养病的治疗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