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咽颊炎又爆发,可怕的重症手足口病!最权威的科普知识整理
近期,妈妈们的朋友圈被“疱疹性咽峡炎”刷屏了,据传这是一种新病毒引起的,比手足口病还厉害?
大家记得,重症手足口病,真的要立即立即立即去医院的亲们。
2008-2015年,我国共报告HFMD约1380 万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47 /10 万,报告重症病例约13 万例,死亡3300多人 - 给我国儿童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轻症、重症和死亡等不同严重程度病例中EV71 构成比分别为40%、74%和93% ,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中始终以EV71 为主。90%的手足口病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手足口病的可怕之处
临床上,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特点,将手足口病分为5期:
1期:手足口出疹期;
侵入中枢神经
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脑炎、脑脊髓炎)
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高血压、心动过速、高血糖等)
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 (低血压,肺水肿,肺出血)
5期:恢复期(神经后遗症),或死亡
大多数情况下,手足口病是一种自限性的轻症疾病(1期),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但是其中有小部分的手足口病患儿的神经系统受到病毒感染的侵袭,具有严重的全身性并发症的风险,可进一步发展为潜在的严重心肺功能衰竭 (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2-5期) 。
而更致命的是,这一类患儿的病程初期往往临床症状表现轻微,但后期病情迅速恶化,最快可在数小时内极度恶化,进程之迅速令人猝不及防,使得患儿无法及时接受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同时,因为患者多为幼儿,没有自我表述能力,使得早期识别更加困难。因此在临床上,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非常关键,可以给予及时的干预处理,降低急性期病例发展为重症的发病率,降低严重临床综合征导致死亡率!
宝宝的病程回顾
起病:周一下午到家,我发现宝宝有一点点低烧,刚开始没在意,直到我看到她手上皮下似乎有很多小红点点,当时心里有点怀疑是不是手足口(当然一直在祈祷不是),所以直接到最近的社区医院去确诊。到医院之后,医生检查了手脚口腔和屁股,表面看起来只有手上有一点点红点儿,不过一检查口腔上壁,能明显的看到已经有很多红色疱疹,确诊就是手足口。
检查:医生先让抽血化验,看是否感染最危险的病毒,化验很快,十几分钟就出结果了,庆幸的是没有。所以医生给开了药,叮嘱我回家一定要不间断的量体温+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一旦体温超过38.5℃立刻去医院。医生开的药单里面有头孢、利巴韦林、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口腔喷剂、还有足贴,我记得看过的关于手足口的理论知识是:手足口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目前并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可以,体温不超过38.5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扛过去。所以我询问医生:我可不可以让孩子自己扛?这就是所谓的无知者无畏吧,结果可想而知的被医生一顿呲:这是大病,你这样说我恨不得打你二十个巴掌!呃……
发展:回家之后,可怜的宝宝很快就发起高热了,体温一直在38.2℃左右。本来只有手上有红点点,现在脚上、屁股上开始往外发,看上去像是密密麻麻的出血点,非常恐怖。晚上我给糖妹洗了个热水澡,贴了退热贴,她很乖,知道自己生病了,我每次检查她的手脚她虽然很害怕,还是哭着让我看。刚到家,被医生一顿呲之后我也被引导的非常紧张,所以也没时间重温科普,就按照医生的要求,给宝宝灌了药,包括头孢和利巴韦林。
(上图是糖妹的手足口表现,可能会略感不适)
晚上,我一夜几乎都没敢睡,一个小时给糖妹量一次体温,一夜体温都在38.2℃。没敢睡觉就利用这个时间看了各大名医关于手足口的文章,心里有了大致的判断,果然和我说的一样,手足口就是自限性疾病,没有特效药,并且利巴韦林对孩子来说是有副作用的。所以果断决定不再给宝宝吃头孢和利巴韦林。
周二,值得庆幸的是宝宝的睡眠很好,一觉到天亮,早上醒来到时候手脚屁股的红点已经变成了扁平的疱疹,并且从手脚蔓延到手肘、膝盖和大腿,除了前胸后背,几乎全身都是疱疹。手足口就是这样,发展的特别快,但我还是被吓蒙了。白天宝宝的精神状态很好,但是身上惨不忍睹,所以不淡定的我又咨询了省妇幼的医生朋友,在朋友的指导下重新买了小儿柴桂口服液,配合口腔喷雾,其他的药全部停掉。不过我的医生朋友还说了一句话让我瞬间觉得安稳了很多:孩子疱疹发的快不一定是坏事,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还不错,疱疹发的快说明就快好了!果然,到晚上的时候,宝宝的体温开始降到37.5,所以我连柴桂也停了,只喷一点口腔喷雾缓解下口腔的疼痛。
(宝宝唯一吃了的一种退烧药)
痊愈:接下来的几天宝宝的体温慢慢恢复了正常,只是因为嘴巴里疱疹的溃烂疼痛不肯好好吃东西,经常黏在我身边要抱抱,哭哭的跟我说:妈妈,嘴巴疼。通常,我会给她吃一点酸奶冰淇淋之类凉的东西缓解下,其他的时候也会用儿歌分散下她的疼痛感,是的,生病的娃就是有很多特权。一周之后,宝宝身上的疱疹开始散去,原来是泡的地方都褪了一层皮,看上去挺可怜的。不过,悬着的心总算安下来了。
痊愈后总结,这里才是重点
经历了一场手足口之后,那种面对疾病来袭的慌张感让我突然觉得一切的理论都是单薄的,每个孩子的发热时间不同,病情发展不同,甚至连精神状态也都各有表现,所以我总结了我的心得、也从如海洋一般的科普知识里筛选了可靠的一部分给大家,剩下的就是妈妈细致的观察、护理、判断和强大的内心了。
一、手足口应该怎样应对?
1、导致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目前没有可以用的抗病毒药,除了等待和观察,别无他法。所幸手足口和感冒一样,是自限性疾病,一定时间之后就会自愈。虽然理论知识妈妈们都懂,但是当孩子患了可怕的手足口之后,什么药都不吃,那种内心毫无安全感的感觉我完全能够体会到,这也是为什么妈妈们一定要给孩子吃点药,哪怕是中成药也行的原因。不过,孩子得病,作为家长一定要冷静三分再做判断。
2、因为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重症病例到了医院也是对症治疗,比如脑水肿了用脱水剂,呼吸困难用呼吸机,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孩子的痊愈率,但医学还没发展到能让每个孩子都扛过来的程度。(斜体字部分摘自儿科大夫裴医生的《如何应对手足口》)
3、患了手足口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出现高热,给孩子用洗澡的方式退热还是非常有效的,糖妹在患病期间,每天温水澡一次,每次洗澡之后用超薄纱布浴巾擦干,孩子会舒服很多。当然也有科普会说洗澡不好,体温降低过快,不过还是要自己有个明确的判断,看孩子洗完之后的状态,糖妹洗完之后表现出舒服感,我就继续这种方式,只要不是明确的药物禁忌,还是要以孩子的感受为主,不能照本宣科。
4、需要准备的药物有:退烧药(低龄宝宝推荐泰诺林),口服补盐液(防止宝宝在口腔疼痛不吃不喝的情况下脱水)
二、如何预防手足口发展成重症
大部分的手足口病都是普通型病例,重症病例只是很少一部分,但需要警惕一些导致脑干脑炎、心肌炎、呼吸衰竭的重症病例,这部分病例虽然很少见,一旦出现很凶险。如果孩子体温持续39度以上,精神萎靡或者烦躁,呕吐,肢体抖动,无力,站立不稳,呼吸快这些表现,要及时就医。孩子是否会发展为重症病例,主要跟孩子感染的病毒种类有关,和孩子生病后你做什么没关。另外如果孩子在3岁以内,得手足口5天以内的孩子,要特别警惕,因为这是重症病例的高发人群。
三、为什么医生都会开的利巴韦林我没有给宝宝吃?
口服的利巴韦林在美国被批准用于治疗3岁以上没经过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但必须联合干扰素才有效,而且很多病人因为副作用而中途停药。利巴韦林喷雾剂被批准用于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度肺炎,但有争议。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基本药物示范名单里,利巴韦林唯一的指征是用于治疗病毒性出血热(一组病毒性疫源病)。
(在国内被滥用的利巴韦林,不管是颗粒还是喷剂对手足口都是无效的)
国外利巴韦林的使用指征之所以这么严,是因为临床效果还不那么确定而副作用比较大。动物实验显示利巴韦林有明显的致畸性和致癌性,而且利巴韦林半衰期很长,用药后可再体内存留长达6个月,所以孕期和哺乳期都不能使用,配偶双方有一人用了这个药,6个月内都要避孕,此外利巴韦林可以导致溶血性贫血,心肺方面的副作用。对于利巴韦林,FDA上有一个长达4页的用药指引,重点是让患者知晓用药注意事项及其副作用。(斜体字部分摘自儿科大夫裴医生的《如何应对手足口》)
四、除了利巴韦林不能吃,退烧贴、足贴有用吗?
除了利巴韦林,头孢类的药物也是完全无效的;退烧贴,无效;足贴,无效;因此,只要无效的药物,建议妈妈们不要让孩子经历不必要的折腾。
五、如何做好日常护理
1、不间断的消毒:大家都知道手足口是有传染性的,所以患儿使用过的餐具水杯,摸过的玩具每天都要多次消毒,避免重复感染。那些天,护理糖妹的重点就是消毒,每顿饭后餐具水杯要用开水消毒,使用过的玩具要用稀释过的84消毒水擦拭,还有家具地板。
2、保持舒适温度:不要因为孩子生病就不开空调,或者给孩子穿的很厚,要保持室内的温度是体表舒适温度。
3、吃适合的食物:嘴巴疼是手足口患儿必经的,尽量给宝宝吃稀粥稀面一类不需要咀嚼的食物,当孩子疼到不吃不喝的时候,适当给一些冷饮、冰淇淋也是可以的。糖妹生病期间吃了人生中第一个冰淇淋。
4、最后一点,手足口患儿从发热起就要进入隔离期,这个期间不要出门接触别的小朋友,隔离最少十天之后解禁。作为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传染手足口,那么也能体会别的父母担心自己孩子被传染的焦虑感,因此,一定要等孩子完全度过隔离期之后再出门。(宝宝被我隔离了12天才出门)
补充一点,咽颊炎发病的过程、感染的病毒以及痊愈的过程都与手足口很相似,都是自愈性疾病,只是咽颊炎很少发展到重症,一般没有危险性,因此得了咽颊炎的宝宝也可以按照上文中的基本原则来做。
小编收集了崔玉涛对疱疹性咽颊炎的最新答疑,和大家分享一下
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组肠道病毒什么原因引起的?
问:疱疹性咽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崔玉涛: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分很多种,什么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类病毒造成的,绝对不是一种,是一类病毒。
问:严重了就是手足口病吗?
崔玉涛:对,手足口,手脚也有疱了,光嗓子就是疱疹性咽颊炎,他们是一类病毒造成的。
为什么会突然发高烧?
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
问:为什么会一下子就发高烧?
崔玉涛:因为这种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一定时间后会自然消失,所以我们管这种病叫自愈性疾病,一来就会高烧,39、40度,恨不得上午还好着呢,下午孩子就开始蔫,蹭就发高烧了。
病程是如何发展的?
从病毒增生到自然消退
崔玉涛:整个的病程就是病毒复制期,病毒复制期一般3—5天。什么叫3—5天复制期,就是它在增生增生。
但是后期就不再增生,不再增生之后停滞,到最后自然在体内衰败,好了。所以我们说病毒感染没有什么药可用,你不可能快速的杀死他。
有人说我用了药病几天就好了,其实不用药,那么多天,也该好了,所以我们一直说,疱疹性咽颊炎或者手足口病,主要不是杀病毒,而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包括局部的症状。
比如嗓子刚开始是水疱,是水疱的时候还不觉得疼,所以高烧的时候,孩子可能不觉得特别疼,一退烧了还能吃点喝点。但是等到所谓的不烧了,孩子反而不吃不喝了,有的还流着口水,哭哭咧咧的,为什么?疱破了,破了之后就是溃疡期了。
我们一看,溃疡期了,学得快好了。说快好的那几天,实际对孩子来说是最难受的几天,因为他不能吃不能喝了,所以是这么一个过程。
由开始的疱疹,就是水疱期,高烧阶段,到后来的水疱破了,溃疡期,一般体温是低烧或者退了,到最后完全好。
所以这样一来病的恢复时间就要两周。3—5天复制期,到溃疡,逐渐再好,到痊愈基本上是两周的时间。所以整个的病程是两周。
在两周中有人说,为了好得快一些,是不是可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先说病毒本身不是抗生素能够杀掉的,而且现在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药物真能杀死病毒,包括病毒唑和一些抗病毒药物其实真的不能杀,不好意思,真的不能杀。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很好的保护孩子。
抗生素能预防感染?
一点儿道理都没有
崔玉涛:抗生素预防感染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因为抗生素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只有杀菌的作用。我们体内有没有细菌?我们体内到处都有细菌,口腔内、耳朵里、鼻子里、肠道里头都是细菌,但是这些细菌我们叫正常细菌,我们和细菌是共存的,并不是说细菌一进来就是敌人,就是坏蛋,我们就要把它赶走。这时候你要是给孩子用抗生素,就会导致整个菌群紊乱,菌群紊乱以后,一是可能导致抗生素相关的腹泻,拉肚子,再就是可能会导致霉菌的感染。有时候看到的溃疡,就是所谓的小儿鹅口疮,就是因为抗生素把细菌压得太厉害了,没有有益菌钳制霉菌,使霉菌得以滋生,无形中用了抗生素延长了病程,加重了病情。
用抗生素会好得更快?
正确的护理更有效果
崔玉涛:病程延长不是说病毒感染加重了,是又一层的损伤开始了。
所以这时候应该怎么样预防感染?这时候口腔里有创面,孩子又不吃不喝,这时候肯定有细菌,细菌停留在这里就可能会繁殖,因为黏膜一破,无形中渗出来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对细菌来说也是营养,所以这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喝凉水?哪怕忍着喝两、三口水,一会儿喝一点,一会儿喝点,凉的,凉点不是好咽吗?而且本身凉水还有点镇痛的作用,所以鼓励喝点凉水,逐渐的,把创面冲刷干净,不感染了,好的会更快。
有的家长会问说邻居的孩子比我们早得的,为什么好得比我们晚?就是因为我们少用药了,我们不用抗生素了,我们正确的护理了,所以好得更快。这是我们对待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的原则。
手足口病本身比疱疹性咽颊炎会厉害,程度会重。但是绝大部分,绝绝绝大部分就是一个病毒感染的过程。真正说到脑子里了,有没有可能?肯定有,包括感冒还可能会死人呢。但是我们发现的很多重症病例,最关键的是因为早期没有很好的控制病程,比如说发烧的问题,比如我说的漱口的问题。孩子最后真正转化成了细菌感染,甚至严重的成了脑膜炎。如果早期象我说的那样加强护理,就可以预防。
有人会说你看没用抗生素就这样了,用了就没事了,其实当初用抗生素更麻烦,问题在哪儿?如果抗生素把细菌杀死了还好,一旦抗生素杀不死细菌,就会产生耐药菌。
孩子发烧了马上去医院?
24小时以后再考虑
崔玉涛:现在耐药菌太多太多了,有时候家长说,你看我这孩子到医院看病反而严重了,因为孩子到医院接触的细菌都是耐药菌,你如果知道,在家里能控制住孩子的病情不去医院,很可能病程会短一点。
所以能在家控制的病,就在家控制,不要上医院。到医院很可能交叉感染,整个病程会延长,孩子的痛苦会更大。
你到医院去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退烧,那在家就可以完成退烧。如果发烧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你觉得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或者你不理解,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去,那样你的目的性很强。
疱疹性咽颊炎早期就是发烧,刚发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疱疹性咽颊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嗓子红了,起疱了才能确诊,总有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自己护理,24小时以后如果再不放心,或者再有问题再到医院来,医生也可以给你一个相对准确的检查,包括取血检查,或者物理检查。
高烧表示有细菌感染?
往往高烧更代表病毒感染
问:孩子高烧是不是就一定表示有细菌感染?
崔玉涛:高烧不一定代表细菌感染,往往高烧更代表病毒感染,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所以不要以发烧程度的高低判断病情的轻重。
有家长说,给我们上抗生素吧,我说现在没必要。现在38度了没必要,那38.5度有必要吗?39度有必要吗?39.5度有没有必要?上不上抗生素不是以体温的高低作为标准,家长基本上都认为体温高就重,体温低就轻,其实不是这样的。
白细胞高一定是细菌感染?
要看总数,还要看分类
崔玉涛:查血的时候,发现白细胞总数高了,白细胞包括什么?淋巴、中性、单核、嗜酸、嗜碱这几类细胞,白细胞总数高并不意味着就是细菌感染。所以我们除了要看白细胞总数,还要看下面的分类。分类一般要看淋巴细胞占的百分比,中性粒细胞占的百分比,还要看其他的几类占的百分比。
比如,化验结果白细胞13,中性细胞占了80%,是不是就考虑细菌感染?这个时候其实需要做个涂片,人工查看一下结果。目前医院里所有的检测血液的机器都不是专门为孩子做的,是以大人的检测标准值来查看结果的,经常淋巴细胞会被机器误认为是粒细胞,因为粒细胞相对偏大,淋巴细胞相对偏小。一般中性细胞超过75%就需要做人工涂片,结果会发现很多都与机器的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要的是中性细胞占了80%,白细胞不应该才13,很可能是18、20。
烧退了就不会传染了吗?
完全恢复以后才不传染
问:疱疹性咽颊炎潜伏期有多长时间?
崔玉涛:潜伏期大概有3—5天。
问:传染期呢?
崔玉涛:按理说从潜伏期开始,一直到完全恢复。为什么呢?因为疱破了以后,虽然有抗体了,但是很可能还会扩散给其他人,所以大概两周时间。
问: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崔玉涛:飞沫,唾液呀,口腔接触的这些东西。
得过以后就不会再得?
会有重复,但机率不是太高
问:疱疹性咽颊炎会重复得吗?得过一次以后会不会有了免疫性?
崔玉涛:引起这种病的是一组病毒,不是一种病毒,所以会有重复。这次感染的是这种病毒,下次可能是另外一种。但是,人体对这组病毒会有交叉免疫,所以反复得的机会不是太多,但绝对不是说不会反复得。
抗病毒药物有利于病情治疗?
副作用更可怕
问:很多地方的大夫会开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
崔玉涛:病毒唑里边就有利巴韦林的成分。
抗病毒药物对细胞的分化都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来治疗。为什么不鼓励杀病毒?因为抗病毒药物杀病毒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也会抑制正常细胞,正常的细胞一旦被抑制,出了问题,就会变成癌症,所以肯定的是,除非是特殊的病毒,抑制它真的是为了救命,否则不主张用抗病毒的药物。
问:抗病毒的药还是尽量不用?
崔玉涛:对,什么利巴韦林、阿昔洛维,因为抗病毒药物会致畸致癌致突变,这是所谓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比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还要可怕。
中成药有利于病情恢复?
主要是补水和退烧
问:疱疹性咽颊炎这种病,您会给开中成药吗?
崔玉涛:很少开中成药,回家多喝水。
喝点水,吃点含片,局部疼痛减轻,主要是补液和退烧。
这次的疱疹性咽颊炎来势汹汹,很多宝贝都染上了。病症都不尽相同,比如:发烧后出现呕吐的现象;明显肠胃不好;连续高烧;明显口腔不适,等。确诊后,上颚会出许多小红点,或是好几个小水泡,两天后目前变成溃疡状的白点。
因此,尽管症状不同,但都是染上了疱疹性咽颊炎,主要观察口腔内是否出现小水泡、溃疡和红色斑点。基础护理都是一样的。
最后再贡献大家一个小偏方,来自一名儿科医生:每天两个猕猴桃打成汁加蜂蜜(一岁内的宝宝不适合吃蜂蜜,慎用)。此举是通过吃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加缓解口腔不适。还有个偏方来自口袋宝宝的热心粉丝:盐蒸橙子、红糖葱白水,亲身体验,效果不错
最后,真心希望宝宝们都健健康康的!
学会爱自己,才会爱别人
已陪伴2000多家庭英语启蒙
为2-16岁儿童开设公益英文启蒙群、英文儿歌童谣群
起源于美国的“家庭学院”,流行于丹麦等欧洲童话国家的辣妈群,采用欧美社区家庭公益互助合作小组形式,专业的教育顾问和学习导师领衔,各种线上线下的亲子英语互动活动,旨在打造家长们学习成长,孩子们互动交流的传播平台,我们爱生活,爱家庭,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