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二院妇产科为非洲留学生成功切除巨大多发子宫肌瘤
大腹便便的女性,总会给人一种“孕妇”的印象。然而珍妮特这5~6个月的“孕妇相”却是硬生生被十几个子宫肌瘤给撑大了肚子。为了帮助珍妮特解除这些“不定时炸弹”带来的困扰,着实让哈医大二院妇产科二病房的医生费了一番周折。因为珍妮特体内的子宫肌瘤直径超过8厘米的有三四个,最大的已达到10厘米,这些大肿瘤对尚未结婚需要保留子宫的手术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而珍妮特的血型又是中国罕见的A型RhD(-),经过医务人员反复沟通,手术终于如期进行。术中,谭文华教授带领的团队帮助患者共计核除15个大小不等的子宫肌瘤,不仅成功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而且失血量仅约为100ml。
今年33岁的珍妮特来自于非洲东部的肯尼亚,现在就读于哈医大微生物专业,是基础医学院院长张凤民教授的博士生。半年前,她无意间触碰到自己的右下腹有一个硬硬的包块,然而身处异地,人生地不熟的她自认没有什么症状也就没有放在心上。谁知仅几个月的时间,珍妮特发现自己的肚子慢慢像吹气球一样大了起来,不但每次月经没有规律,而且出血量很大,再次触碰右下腹时,竟发现原来“乒乓球”大小的包块已经长成了拳头大小。无助的她在导师和学校国际教育学院的帮助下,慕名找到了哈医大二院妇产科二病房主任谭文华教授。
经检查,这位留学生的子宫底部已达脐水平,相当于妊娠5~6个月的子宫大小,其内有十几个子宫肌瘤,最大的几个直径均已超过8厘米。谭文华教授表示,子宫多发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若是对于一个50岁已生育的妇女来说,这种情况手术切除子宫才会降低手术风险,然而对于这位未婚的留学生来说,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却显得尤为重要。而要保留子宫,对于核除巨大子宫肌瘤带来的手术失血风险必然随之增大,子宫也很可能会保不住。但为了满足珍妮特的心愿,经过反复的研究手术方案,谭文华教授决定带领团队为珍妮特实施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肌瘤核除术进行治疗。
谁知,术前准备阶段又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珍妮特的血型为中国罕见的A型RhD(-),为了充分备血,医务人员与医院血库及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反复联系、亲自取血,终于赶在手术前为患者备好了珍贵的4U(约800毫升)新鲜血液。手术如期进行,1个小时15分钟熟练的切开、谨慎的止血、细致的缝合过后,共计15枚大小不等的子宫肌瘤结节被完整核除,不仅成功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而且失血量仅约为100ml。
谭文华教授介绍,哈医大二院妇产科病房在全国妇科领域率先开展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这一理念,让这位来自异国他乡的患者也尝到了“甜头”。术后第二天,珍妮特便能够下地活动和进食,恢复迅速,她的非洲朋友激动地说:“这是我们所在国家的医疗条件下无法想象的事情,而且住院期间受到了谭文华教授和他的团队以及护理人员们热情的帮助和悉心的照顾,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深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据了解,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术前、术中和术后一个整体的全新处理理念,其核心是减轻患者术后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文|李华虹 徐丽娟
摄影|科室提供
编辑|曹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