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的根源在于血瘀,活血化瘀是关键

文 / 每天谈健康
2017-07-12 14:22

所谓治标不如治本,治病要先求因,妇科病的治疗亦是如此,唯有找到妇科病的根源,方能对症下药。诚如本文作者所言,血瘀是妇产科的主要见症,想要治疗妇科病,活血化瘀是关键。活血化瘀又该如何应用于妇科疾病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妇产科疾病需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最常见者有如下几种

1.痛经

引致痛经的主要原因,多为寒凝或瘀阻。

如痛经反复发作,日久不愈,且疼痛剧烈拒按,或按之有包块,且血块较多,血块排出后则疼痛暂为缓减者,多由瘀滞所致。

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这种痛经不少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则必须以化瘀止痛为主,并结合寒热辨症治疗。

可用失笑散为主方,或选用桃红四物汤、金匮温经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随症加减化裁。

2、闭经

闭经可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虚证之闭经多因血虚或肾虚;

实证的闭经不外痰湿或血瘀。

一般来说,久闭多虚,突闭多瘀(注意与早孕相鉴别)。

虚证宜以补为通,或先补后攻,因势利导,实证可攻或兼温化。

祛瘀通经的方药,常用的有桃红四物汤、瘀血汤、温经汤:当归、川芎、白芍、肉桂、莪术、丹皮、牛膝、人参、甘草)等。

3、崩漏

崩漏的原因,以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为主,但亦往往兼有血瘀。

特别是久漏不止的病人,多属瘀滞所致,惟必须以中医的辨证原则为依据。

如漏下日久,经色紫黑,兼有下腹胀痛、唇舌有瘀斑者,每属瘀血为患。

据近年文献报道,对功能性子宫出血采取活血化瘀法治疗,可取得中药刮宫止血的效果。

常用方药可用失笑散重加益母草。

4、月经不调

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多少不定,或行而不畅,呈淋沥状,兼有下腹胀痛者,往往与气滞血瘀有关。

以行气解郁、活血化瘀法治疗,多能取效。

常用方药可选丹栀逍遥散加丹参、香附、凌霄花、益母草、郁金等。

5、经行吐衄

本证往往由于冲脉瘀滞不通,月经不调畅,因而挟同肝气上逆而吐血衄血。治则应以凉血降逆、理气通经为主。

方药可用丹栀逍遥散(栀子用黑栀子)加丹参、牛膝、茅根、郁金之类,以凉血化瘀降逆。

6、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有些女性每次月经前烦躁不安、头痛失眠、易怒喜哭、乳房胀痛、月经不畅利等。此症多属气血郁滞于里所致。

治宜舒肝解郁,行气活血。

可用丹栀逍遥散加丹参、桃仁、郁金、香附、青皮之类,使月经调畅,则诸症可除。

7、盆腔炎

主症主要由于瘀热壅滞小腹,气机受阻,因而引起炎症所致。

证候表现为下腹疼痛,或形成症瘕包块,带下增多,或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等。

治宜清热化瘀、行气止痛。

可用解毒活血汤合金铃子散加减,或用活血化瘀汤(生地、赤芍、桃仁、红花、生牡蛎、生鳖甲、昆布、海藻、夏枯草、桑寄生、川断);

急盆清解汤(金银花、连翘、败酱草、丹皮、栀子、赤芍、桃仁、蒲公英、没药、乳香、甘草);

慢盆消结汤(丹参、三棱、莪术、生苡仁、苍术、云苓、柴胡、青皮),以活血化瘀散结。

8、胎衣不下

产后胎盘滞留往往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危险证候。

接生时除用手术处理外,中医可采用活血逐瘀法以助其排出,气虚者则于活血逐瘀方中重加黄芪等益气之品,加强子宫的收缩功能,将胎盘排出。

9、产后恶露不绝

本症有虚、有实。

虚证由于气虚不摄;

实证则因瘀血未净(往往是胎盘残留),以致新血难安,因而淋沥不止。

血色多紫黑而夹有小血块,且有腹痛。

治宜活血化瘀,方用生化汤重加益母草,以助瘀血排出。

10、产后腹痛

本症也是有虚、有实。

虚证由于血虚或兼内寒;

实证则由于瘀血内留,俗称儿枕痛。

痛有定处,呈刺痛状,恶露不多而色黯黑。

治宜活血止痛。

可用生化汤合失笑散加广木香、乌药之类。

11、产褥感染

产后瘀血内留兼感热毒邪气,故突发高热,腹部胀痛,恶露臭秽,甚或全身发斑,神志昏迷等。

治宜清热解毒兼活血化瘀。

方药可用犀角清络饮(犀角、生地、丹皮、赤芍、桃仁、连翘、茅根、竹沥、灯心花、菖蒲)加减。

高热昏迷者,兼服紫雪丹.

12、癥瘕肿块

妇科病的癥瘕肿块,范围较广,有属于炎症者,有属于生殖器官肿瘤等实质性组织增生者,不论其属于哪种类型,总由于血瘀结聚。

治则应于散结化瘀法中结合辨证施治。

一般可选用桂枝茯苓丸、大黄蟅虫丸(大黄、蟅虫、桃仁、虻虫、水蛭、蛴螬、干地黄、干漆、芍药、杏仁、黄芩、甘草);

化癥回生丹(人参、肉桂、两头尖、麝香、姜黄、丁香、川椒炭、虻虫、三棱、蒲黄炭、红花、苏木、桃仁、苏子霜、灵脂、降香、干漆、归尾、没药、白芍、杏仁、香附、吴茱萸、延胡索、水蛭、阿魏、小茴香炭、川芎、乳香、高良姜、艾炭、益母膏、地黄、鳖甲胶、大黄);

香棱丸等内服。外用双柏散(大黄、黄柏、侧柏、泽兰),调成膏状局部外敷。

12、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多发生于输卵管。

不论在输卵管破裂前或破裂期出血或后遗包块,均属于气滞血瘀,蓄瘀,治宜活血化瘀消炎散结(休克型除外)。

少腹蓄瘀者可用宫外孕一号方(赤芍、丹皮、桃仁),以促进腹腔内离经之血的吸收。

盆腔包块形成者,可用宫外孕二号方(上方加三棱、莪术),以化瘀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