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无所谓,每年有三万女性死于这种疾病!

文 / 千金芳
2017-07-11 10:03

曾几何时,某女艺人因患上宫颈癌而失去生命,令人扼腕痛惜。宫颈癌在我国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第二大癌症,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约有三万女性死于此病。宫颈癌对女性健康影响巨大,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癌症。

宫颈癌是迄今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明确病因的癌症。引起宫颈癌变的“元凶”是一种叫人乳头瘤的病毒。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宫颈癌病人的宫颈组织中,均可以找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存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数据均显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流行因素。可以肯定地说,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必要前提条件,只有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才会有发生宫颈癌的风险。

人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后,病毒基因可整合到宫颈的上皮细胞内,可能发生两种转归:对于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讲,感染的期限比较短暂,通常在8~10个月左右会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将病毒清除掉,也就是“一过性感染”。另一种结局是,机体免疫系统虽可识别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但无力将其清除,致使感染持续存在,进而引起宫颈细胞的增生、异型性变,最终发生癌变。

在临床检测中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并不等于可以诊断为宫颈癌。因为人乳头瘤病毒使正常宫颈细胞发展到宫颈癌,需要经历一系列转变过程。临床上通常以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来反映宫颈癌的演变与进展,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了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而宫颈非典型增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宫颈“癌前期病变”。由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为浸润性宫颈癌,总的风险几率是 15%。

一般来说,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时的程度越高,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就越大。因此,要想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有性生活史的妇女,均不可避免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风险。因此,初次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不必过分紧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以掉以轻心,因为持续的感染或反复的感染,甚至同时感染不同型别的病毒,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造成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和宫颈癌前期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四个:第一、开始性行为的年龄早、生育早、多产。第二、初次性行为年龄在 18岁以前,其宫颈癌的患病率比20岁以后者高 13.3~25倍;初产年龄18岁前比18岁后者高3.2倍。第三、男性伴侣性乱史或患有生殖器病毒感染等。第四、吸烟、不注意个人卫生、慢性炎症刺激、病毒感染等。

预防宫颈癌大家还需要知道这些:第一、25岁以上或有性生活三年以上的已婚女性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对于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定期检查尤为重要。第二、、多个性伴侣、性生活不卫生可以导致至病病毒传播,性伴侣包皮过长所积存的皮垢可能含有致癌性物质。丈夫包皮过长者应积极治疗,性生活前后,注意卫生,减少不利的因素对宫颈的刺激。第三、一般而言,有宫颈疾病的女性比宫颈光滑的女性更容易患子宫颈癌。宫颈糜烂和裂伤的女性或性生活出血的女性都应该积极就医治。

预防宫颈癌,正确的做法是坚持进行规律的筛查。在美国,宫颈癌筛查时间是从女性开始性生活后 3年左右,不晚于 21岁,终止时间是 70岁以后;要在 10年内有 3次以上满意而正常的细胞学检查。筛查间隔是,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查每年一次;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法(TCT)每两年一次。30岁后,连续 3次正常者,可 2~3年一次。结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可减少宫颈癌漏检风险。

(本文由“千金芳”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