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谈“孕”色变,扎堆怀孕的困局如何破解?

文 / 小行星B12号
2019-08-13 02:18
"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积压已久的生育意愿在几年内集中释放,使得女职工较多的单位出现了“扎堆怀孕”的情况。而像学校、银行、医院等,这种女员工比例高,又因为编制或岗位专业性等问题,不易于从市场上获得人力补充的单位,“扎堆怀孕”便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企业谈“孕”色变,扎堆怀孕的困局如何破解?

一方面生育权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夺的,所以女职工有生育意愿不能不让她生;而另一方面,同年龄段女性集中备孕,人力的空缺又会给单位的正常运作带来难题。面对这一困境,一些单位便想出了“排队怀孕”的方法:像这家幼儿园根据个人得分高低来确定怀孕顺序。

“排队怀孕”的违法性质已无需赘言,法院的认定结果就是最好的说明,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背后的问题与难题。

二胎政策落地,一些地方为鼓励生育出台了生育奖励政策,如延长产假和陪护假、给予资金奖励等。但因此提升的企业成本该如何消化,却少有顾及。在这起事件中的幼儿园,从事教学任务的清一色都是女职工,若集中怀孕势必会影响幼儿园的正常运作。面对这个问题,幼儿园应预见性地建立一些缓冲措施,比如提前培训一些短期教师,待其能胜任其工作时可以替补怀孕教师的空缺,而不能只想着延缓员工的生育时间来应对。同时,政府也应在落实二胎政策时推出兜底措施,对企业进行资金上的补助或是用人资源的补给与调配,减缓企业的压力。

“扎堆怀孕”的困局不能用“排队怀孕”这种违法的方式来破解,也不能只依靠法律来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在此事中,女教师虽然赢得诉讼、获得赔偿,但也最终丢了工作。面对二孩生育高峰的到来,相应的配套措施也应跟上。对于女性来说,要进行政策上的鼓励,延长产假、资金奖励等,减少其生育负担,让其有生育的意愿。而对于用人单位也应配有不同程度的配套措施,人力资源的补给、企业成本提高的补助,让女性生育权利在最基层得到有力保护,避免“累觉不生”成为常态。

“排队怀孕”固然滑稽,而背后反映的却是配套的生育保障措施亟需改进,不能让女性在职场上吃暗亏,也不能让企业谈“孕”色变,出此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