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内关、公孙“合于心、胸、胃”?

文 / 青年中医李铎
2019-01-27 20:03
内关是手厥阴的络穴,公孙是足太阴的络穴,宋元时期针灸家又说两穴通于奇经八脉的阴维和冲脉。
《八脉交会八穴歌》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意思是内关通阴维,公孙通冲脉,共同会合于心、胸、胃。这应当如何理解呢?为什么说内关、公孙“合于心、胸、胃”?

《灵枢·经脉》载:手厥阴络脉从内关穴处上行,“系于心包,络心系”,其病“实则心痛,虚则烦心”,可知本穴与“心”有特殊联系。这种联系,临床上可从感传现象和穴位的主治作用来理解。近人曾以膻中、内关、足三里为主,针治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显著效果。据报道,针刺内关可使病人心率显著减慢,左心功能得到一定改善,针刺后心肌收缩力有所增强,并具有降低左室舒张期终末压的作用。有人还将针刺内关与针刺外关、温溜、足三里等穴作比较观察,证明内关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有相对特异性。《难经》说的“阴维为病,苦心痛”,内关能治心痛,正是其通于阴维的临床依据。

内关对心血管系统功能有调整作用,它能使低血压升高、高血压降低。据动物实验,可使血压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一倍以上,还可使心率慢的加快,快的减慢。但在一般情况下,多引起心率减慢临床常用于心律失常、休克、高血压、高山反应、无脉症等。根据这些资料,可以说本穴具有益心气、宁心神的功效。

为什么说内关、公孙“合于心、胸、胃”?

临床又用以治疗胸闷、气急、恶心、呕吐、胃脘痛等症,表明本穴还具有宽胸膈、降胃逆的作用。古人所说的“心”常有几重意义:一指心脏,一指心神,一指心口部。内关所主病症应是三者兼而有之。后人以“心、胸、胃”来概括就较为具体。《标幽赋》载:“胸满、腹痛刺内关”,从胸而及腹,其主治又有了扩大。

明人“西江月”一词所列主治症:

“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食难下膈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妇女胁疼心痛,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膛,疟疾内关独挡。”

第一句是说能宽胸利气;第二句指能止泻提肛,但临床少用;第三句指能降逆止呕,后几句指能利胸胁,末句指用于疟疾。在《针灸甲乙经》中已载主治“面赤、皮热、热病汗不出”等,可知兼有解热作用。《医学入门》亦指出内关主气块及胁痛、劳热、疟疾、心胸痛。

为什么说内关、公孙“合于心、胸、胃”?

看来内关的主治是以心胸部为主,腹部为次;公孙的主治却相反,是以肠胃、腹部为主,胸部为次。《灵枢·经脉》载:足太阴络脉从公孙穴处分出,走向足阳明,另一支“入络肠胃”。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吐泻),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说明本穴与肠胃有特殊联系,其功用能调肠胃、降气逆。《针灸甲乙经》又治善呕、烦心、不嗜食、腹中气大满等。近代实验表明,以小肠瘘狗为对象,针刺“公孙”能使小肠液分泌和葡萄糖吸收率显著增强。针刺溃疡病患者的公孙穴,可使胃运动减弱,并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临床上以治虚寒腹痛最有效,《标幽赋》载:“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即指此。

为什么说内关、公孙“合于心、胸、胃”?

说本穴通于冲脉,是因冲脉起于小腹,通行下肢,与本络脉相近的关系。据“西江月”一词所述主治症:

“九种心疼涎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痰膈病。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第一句指缓解各种胃痛;二、三、四句指能降逆止呕、消食;后几句指治腹痛、胁胀、腹泻、疟疾,总的以腹症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提到“胎衣不下血迷心”,指产后胎盘滞留、头晕等,即与冲脉血海直接相关。《医学入门》也记载:主痰壅胸膈、肠风下血、积块、妇人气蛊。《难经》曾说:“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可知上述病症多数与冲脉有关。

为什么说内关、公孙“合于心、胸、胃”?

以上说明,内关、公孙虽同主心、胸、胃,但内关的作用是由胸而及腹,公孙的作用是由腹而及胸。《拦江赋》:“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以“胸中”“脐下”对比其主治重点是恰当的。治腹痛等症,两穴又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席弘赋》:“肚疼最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实践证明,两穴相配,其镇痛效果是很显著的,近人在针麻手术中多用之。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