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经的妙方来了!果断收藏!
任何一个貌美如花的女人,遇上痛经,也会花容失色。每个月的那几天,痛经若不找茬,倒也安稳自在许多,但很多时候,痛经君都会来光顾一下,轻则微痛能忍,甚则痛到四肢无力、双眼发黑。痛经给女人带来的痛苦与不便,可有法子对付?妇科专家告诉你,痛经应该这样治!
你不能把一个女汉子变成软妹子,
但,痛经可以!
凡与月经周期有关而出现以明显之下腹部疼痛为主,不论痛在经期、经前、经后或两次月经之间,有规律地发作者,均属痛经范畴。
痛经以青年女子为多见,但亦可见于中年妇女。如初潮后即有痛经历史,经年不愈者,称为原发性痛经,多因子宫发育不良,冲任不盛所致;若原来本无痛经史,其后或因流产(包括人工流产),或因生活不慎,如经期游泳、经期房事等,导致盆腔器质性病变,因而发生痛经者,称为继发性痛经。
痛经以发生在经前、经初为多,但亦可见于经后或两次月经之间。本病有轻有重。轻者仅于月经来潮之第1~2天有短暂之腹痛,仍可勉强忍受或服些止痛药物即止;重者剧痛难忍,痛连腰骶,并伴有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逆冷,甚或昏厥。至于经前或经期仅有小腹轻微胀痛,不久即自行缓解者,则是正常现象,不属痛经范围。
妇科急性下腹痛之症不少,常见者有下列几种,应注意鉴别。
1症瘕痞块之疼痛(如卵巢包块蒂扭转、破裂、变性等)
除有症瘕史可查及扪诊外,往往突然发作,过去并无明显之周期性痛经史,此次发作时亦与月经周期无关。
2腹腔内出血(如异位妊娠破裂)
异位妊娠破裂之腹痛,多有停经史及妊娠资料可查,孕后可有一侧少腹隐痛,至停经两个月左右时突然腹痛如撕裂,剧痛难忍,伴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阴道少量流血、腹部胀满,或伴有恶心呕吐。但亦有无明显停经史,即发生异位妊娠破裂者。特别要注意个别患者有意隐瞒病史。
此外,卵泡破裂或黄体破裂也可致腹腔内出血而出现突发性下腹痛;前者多发生于月经周期的中段,后者则发生于经前或妊娠早期,一般有诱因可查,如性交、剧烈运动或腹部挫伤等。
3热邪壅聚胞中(如盆腔急性感染)
除腹部胀痛并有焮热感外,多伴有高热烦渴等热证表现,可有带下增多等。
1气滞血瘀证
临床表现:多于经前有小腹或乳房胀痛,情绪抑郁,胸胁苦满。每于行经之初则下腹胀痛明显而拒按,或连及肛门亦胀坠而痛,经量不多或行而不畅,经色紫黯而夹有血块,血块排出后则疼痛暂行缓解。舌质黯滞或舌边有瘀斑。脉沉弦。
治法与方药: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可选用膈下逐瘀汤加减、田七痛经胶囊、失笑散等。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延胡索、乌药、枳壳、香附、当归、川芎、赤芍、桃仁、五灵脂、红花、丹皮、甘草。本方不仅于经前或行经时可服用以止痛,经净后宜用本方加减化裁调治,以3个月为1个疗程,方能根治。
加减运用:经量过多者可加益母草、山楂炭;经量过少者,可加牛膝、丹参。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灵脂(酒研)、蒲黄(炒香)等份为末,每服2钱,先用醋调成膏,再用水煎,食前热服。
2寒凝血瘀证
临床表现:多见于继发性痛经。除体属阳虚外,如过食寒凉冰冷之品,或长期生活于空调纳凉之处,可为本证诱发因素。症见小腹冷痛或痛,得热则舒,畏寒,四肢不温,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淋漓,四肢逆冷,甚或昏厥。经量偏少,经色淡黯而有血块,或如黑豆汁。舌苔白润,舌质淡黯。脉沉弦而迟或沉紧。
治法与方药: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可选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或良方温经汤化裁。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干姜、肉桂、小茴香、五灵脂、蒲黄、没药、延胡索、川芎、当归、赤芍。
加减运用:恶心呕吐者,去没药,加半夏、吴茱萸。昏厥者先针刺人中,灸足三里、三阴交。
良方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肉桂、牛膝、莪术、当归、川芎、芍药、丹皮、人参、甘草。疼痛明显者,可加入延胡索,并用田七末冲服;恶心呕吐者,可加入生姜、半夏;包块明显者,加入三棱。
3血热壅阻证
临床表现:经前小腹疼痛拒按而有灼热感,或平时亦有小腹疼痛,经来则痛甚。经色深红,经质稠或夹有小血块,行而不畅,或伴有发热、大便干结、溺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治法与方药:治宜清热凉血,通经止痛。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或清化饮加减。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生地、柴胡、牛膝、当归尾、川芎、赤芍、红花、桃仁、枳壳、桔梗、甘草。
加减运用:月经过多者,可去川芎加入益母草、地榆;月经过少者,加入丹参、丹皮。
清化饮(《景岳全书》):生地、芍药、黄芩、丹皮、麦冬、石斛。本方以生地、芍药、黄芩、丹皮凉血清热;麦冬、石斛益阴。血热得清,经行畅利,则痛自止。
加减运用:为了增强其止痛作用,可加入香附行气以止痛,或冲服田七末。
4精血亏损证
临床表现:虚证之痛经,一般不如实证之疼痛严重,而且多痛于行经之后,往往经量愈多而痛愈甚,以去血之后,冲任及胞宫失于濡养,故痛。经色多淡红而质稀。除腹痛外,每伴有腰酸倦怠、神疲头晕等症。舌淡胖。脉细弱。
治法与方药:治宜补益血气,滋养肝肾,可用归肾丸合四君子汤加减,或用调肝汤化裁。
归肾丸(《景岳全书》):当归、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怀山药、杜仲、菟丝子、茯苓。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加减运用:为了避免熟地之滋腻及加强止痛作用,可加入砂仁、木香以行气醒脾止痛。
调肝汤(《傅青主女科》):当归、白芍、山药、山萸肉、巴戟天、阿胶、甘草。
5阴虚夹瘀证
临床表现:每于经前10多天即两次月经之间便开始腹痛,两三天后缓解,至月经来潮时又痛,呈波浪式。经色鲜红,夹有小血块,平时烦躁易怒。本证因肝肾之阴不足,由于排卵期间胞脉之阴阳消长,从阴转阳,阴分受阳气之冲激,故尔腹痛。行经期间阴血外泄,血少不足以濡养胞宫,故亦作痛,加以夹有瘀滞,故疼痛明显。舌色淡黯,脉弦细。
治法与方药:以滋养肝肾为主,佐以活血化瘀。可用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失笑散加减。
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地黄、山萸肉、怀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二至丸(《医方集解》):女贞子、旱莲草。
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灵脂(酒研)、蒲黄(炒香)等份为末,每服2钱,先用醋调成膏,再用水煎,食前热服。
本方以六味地黄汤滋养肾阴,二至丸养育肝阴,失笑散化瘀止痛,三方配合,具有标本并治之二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