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治愈癌症不是梦!首个“吃螃蟹”小女孩已健康5年了
上周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这样的新闻刷屏?
全球第一个接受CAR-T治疗的白血病女孩,如今12岁了
CAR-T日 |新纪元!诺华疗法获FDA专家10:0一致投票推荐
FDA专家一边倒支持CAR-T上市!世界首个吃螃蟹的小女孩也健康5年了
为什么大家这样激动,甚至要称这一天为CAR-T日?因为这种新型的抗癌疗法让我们几乎相信癌症要被治愈了!
而美国FDA专家的全票通过,让这一疗法离上市就差最后一步了!
如果你还无法理解这种激动,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位尝试CAR-T疗法的小女孩Emily的故事。
中文字幕由必然制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现在距离Emily接受CAR-T治疗已经过去5年了,她的体内依旧没有检测到癌细胞!这是这个家庭的幸运,也意味着人类在抗击癌症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2017
那这一神奇的CAR-T疗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什么是CAR-T疗法?
CAR-T,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一个出现了很多年,但是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上的新型细胞疗法。和其它免疫疗法类似,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但是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细胞疗法,而不是一种药。
CAR-T治疗,简单来说是五步:
1.从癌症患者身上分离免疫T细胞。
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给T细胞加入一个能识别肿瘤细胞,并且同时激活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的嵌合抗体,T细胞立马华丽变身为高大上的CAR-T细胞。它不再是一个普通的T细胞,它是一个带着GPS导航,随时准备找到癌细胞,并发动自杀性袭击,与之同归于尽的“恐怖分子”T细胞!
3.体外培养,大量扩增CAR-T细胞,一般一个患者需要几十亿,乃至上百亿个CAR-T细胞(体型越大,需要细胞越多)。
4.把扩增好的CAR-T细胞输回患者体内。
5.严密监护患者的副作用。
CAR-T疗法有什么神奇之处?
以往开发抗癌药物,包括最新的靶向药物,我们的目标是“延长患者寿命”,“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描述抗癌药物有效性的指标是“1年存活率”,“5年存活率”等等。
抗癌靶向药代表格列卫(Gleevec),它让携带Bcl-Abl突变的慢性白血病患者“5年存活率”从30%一跃到了 89%。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和进步。但是大家也要注意到,这不是说89%的患者被治好了,只是说89%的患者活了超过5年。在他们中不少还能检测到癌细胞,只是被控制住了没有爆发。
在以往,没有人会不切实际地把”治愈癌症”作为目标。
直到CAR-T出现!
最早接受CAR-T治疗的一批人中,有30位白血病患者,他们不是普通的白血病患者,他们已经历了各种可能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其中15位甚至进行了骨髓移植,但是不幸的都失败了。通常情况下,他们的生存时间不可能超过半年。按中国的说法,死马当活马医,他们成了第一批吃CAR-T这个螃蟹的人。
结果这批吃螃蟹的人震惊了世界:27位患者的癌细胞治疗后完全消失!20位患者在半年以后复查,仍然没有发现任何癌细胞!
第一位接受CAR-T治疗的儿童患者——就是上文提到的Emily,现在已经5年了,复查体内仍然没有任何癌细胞!
CAR-T疗法真能治愈癌症吗?
至于CAR-T是不是能彻底治愈癌症,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太早,但是至少它目前的成功是无可置疑。我们应该耐心等待,并继续改良这个技术,绝对有理由继续期待CAR-T带来更多的好消息。
CAR-T也不是完美的,患者接受CAR-T疗法有一个巨大的临床风险:细胞因子风暴,也叫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产生的原因是T细胞在杀死其它细胞,比如细菌病毒的时候会释放很多蛋白,叫细胞因子,它们的作用是激活更多的免疫细胞来一起对抗这些病原体,这种正反馈机制保证了对病原体的快速清除。这在临床上就是炎症反应,平时我们扁桃体发炎啥就和这个有关。
由于CAR-T杀癌细胞实在是太快太有效了,于是在瞬间在局部产生超大量的细胞因子,引起惊人的免疫反应,这就是细胞因子风暴。临床表现之一就是患者超高烧不退,如果不控制好,很有可能就救不过来了。这就是为什么CAR-T的最后一步是严密监护患者,这非常关键。
由于没有准备,早期接受CAR-T的几个患者都曾经高烧到昏迷不醒很久。幸好后来使用抗发炎药物都控制住了,如果当时有人死了,可能CAR-T就要拖后好多年了。当然现在临床上经验已经丰富了很多,对细胞因子风暴有了提前准备,它带来的风险也都可以控制住了。
最后的最后
让我们以Emily的照片做结尾。这张照片是今年12岁的Emily在自家后院捕捉萤火虫。如果世界有奇迹,这就是奇迹。你能想象Emily的父母,亲眼看着她在临死的边缘被救回,恢复到完全健康地活蹦乱跳的样子,心情是什么样的么?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惊喜,这样的奇迹,来鼓舞着无数人迎难而上,继续和癌症作斗争。
▲图片来源:Washington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