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分享,在日本做胃镜是怎样一种感受?

文 / 胃肠病
2021-05-19 09:40

据《2018中国癌症报告》,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到成人肿瘤发病率一半左右。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67.9万例,死亡病例49.8万例①。而从全球看,近一半新发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

同样是胃癌高发区的日本,其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高达97.7%,整体五年生存率也已达74.9%之多②,为何其生存率与中国有着天壤之别呢?这与日本的体检习惯有关。

在日本人均的体检率为一年1.3次,约是我国的3 倍胃镜检查对日本人来说算是家常便饭,而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到疼的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去做个检查,而等到检查出结果的时候,往往都是晚期了。

而且日本在胃镜检查方式这一块与中国也有着比较大的差距,目前日本不论大小医院普遍使用都是经鼻胃镜,相对于传统的经口胃镜而言,其痛苦感要减轻很多。而国内普遍使用的仍然是经口胃镜。具体还有哪些方面的差距,下面Maggie Wang的日本胃镜检查亲身经历③,可以给你答案。

“我在日本做胃镜”

自从被诊断为慢性胃炎以及胃窦糜烂2年以来,我已经很久很久没吃过冰的、辣的、各种咖啡、芒果......号称对肠胃有刺激性的东西了,因为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医生跟我说的,不需要特别治疗,只能靠自己养起来,但是体重一直保持在46公斤上不去。

自己也是一直担心这个胃会不会不好,为什么老会痛!这次趁着在日本旅游的机会,终于约好了日本消化内科的医生,下定决心治好这个让我老是忐忑不安的难题。

第一次进消化科医院,是一家专科诊所,非常安静,走廊里也很干净明亮。里面只有一个病人在等待,同样没有药房,换了鞋子走进去,护士小姐很温柔,我们坐在等候区等待医生。

诊所也有CT,常用的检查机器都有。日本的分诊制度很好,一般都有家庭医生,或者有小病都会去诊所,这样就不会全部去大医院就诊了。

日本医生资历都是很丰富的,而且你从小到大的病历和用过的药物都记录在你的国民保险卡上,所以医生对你的过往史过敏史都很清楚。

轮到我就诊了,进去,医生一家三代都是北海道大学医学部毕业的消化内科博士。我在墙上看到的是院长的爸爸,因为长得太像,一度以为就是院长,可是我看年龄怎么都不像。

进去后是接下来的时间就都是我的了,在确定要做胃镜后,医生对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就像教授给学生上课一样。

站起来,给我说明从鼻子到肠道的结构,胃镜会从鼻子经过,然后进去胃,到哪个部位会明显感觉,大概讲了20分钟。

医生提出非常详细的问题进行询问,是否吃过抗生素,是否药物过敏,是否麻醉过敏,胃镜的管子有多粗,进去后大概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有没有家族史......

然后进行按压检查,坐下来又给我解释了大约半个小时具体情况,然后跟我预定好了时间明天上午过来做胃镜,叮嘱晚上6点后千万别吃东西。

真切体会到日本医疗的严肃性和高技术!

他介绍日本做内视镜的详细内容,经过嘴巴还是鼻子,一般情况都会建议从鼻子进入,因为管子比较小,会产生的反应很小,而经过嘴巴的会比较难受;告知会用轻微麻醉,各种按压检查,喉部鼻部腹部。

去了一趟卫生间,同样震惊,麻雀虽小,一应俱全,卫生就不用说了,哪里都有sos按钮,细节!细节!各种方便病人的扶栏。

还有非常整洁的休息区,给有些胃镜肠镜检查后反应大的病人休息。

走进检查室,护士到位的准备工作,喝进去的甜甜的药水,麻药都是甜的。

医生大概70多岁,很和蔼的一位爷爷,拍了几十张甚至上百张照片,每个部位360度都让我自己看,而且胃镜过程中注入4罐像茶水一样的液体,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解释的非常详细,检查过程中就可以直接判断没有幽门螺杆菌。

护士小姐姐一直在旁边轻轻的安抚我的手臂,虽然我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但是我知道她们其实一直在轻轻安慰,辛苦了,受累了,事实上真的不难受。

不一会,医生说,同时轻柔地拍着我的肩膀,一块厚厚的棉纱捂在我的嘴巴上,我干呕了一下,他再递给我一块棉纱,又轻柔拍了拍我,然后走到一边去忙活了。

边忙活边叽哩哇啦:“~!@#¥%……大丈夫です。”大概意思是我的胃相当好,没问题,和国内的结果一样。

医生忙活完后,又花了大概半小时给我解释详细情况,说就是普通的浅表性胃炎,连慢性都不是,还准确的说不是其他问题造成的,是压力造成的胃炎。

日本医院医药分离,全部实行预约制,医院诊所全部没有药房,病人根据医生处方去指定药局拿药,药物流向控制相当严格,一般最多只开3天的量,而且医生完全不了解药物的价格,只知道哪个药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

日本医生的标准大致相同,6年医科大学毕业,10年专科实习,16年结束了才有资格门诊看病人,那都是40多岁以后的事情了。

最后,医生又打印出了几十张高清晰的照片,开了一些药。

回来后胃基本没有再痛过,体重也上升了3公斤,算是彻底放下心来,不用担负着我自己胃不好这个心理压力!

仅把此次自己的亲身体会分享给大家。

听说日本的内镜技术和设备都是世界上一流的,也真心希望我们国内的内镜中心在环境、技术和服务态度上更上一层楼。

最后,说说我的感悟,我这个病,其实真如国内医生说的,不需要特别治疗,就是精神压力造成的。

所以,有了胃不舒服的时候,要及时做个胃镜,省得自己瞎想,会越想越重;做了检查,往往就如释重负,病就好了也不一定,我就是这样。

早期胃镜检查有两个好处

一是清晰直观;二是能检测肠胃是否病变或癌变。

把胃癌分四期,在不同阶段,胃癌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分别为:

I期92%、II期77%、III期46%、IV期8%。

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愈癌症有很大帮助。病入膏肓,即使神医也难用药。

研究成果显示,胃癌的癌细胞浸润度越深,痊愈的可能性就越小。即越到后期越难治。

哪类人需要做胃镜?

1.年龄:年龄是个重要因素。40岁以上的人群更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男性)。如果在近期内出现包括上腹痛等上腹部症状者,或者原有的上腹部症状程度、性质和规律发生变化,也要注意看医生,进行胃镜检查。

2.家族史:近亲属中有人患有胃癌的话,如有上腹不适更应该及时就诊。

3.胃病史:以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定期接受胃镜检查,特别是重度萎缩伴有重度肠化生者。

4.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更应该重视胃镜检查,如吸烟,饮酒,饮食无度者。

5.生活在胃癌高发区:由于环境及饮食因素均有可能影响到胃癌的发生,生活在高发区的人应重视胃镜对胃癌的排查。

6.长期大便潜血阳性:需警惕是胃部疾病,如果出现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要检查是否患有无疼性胃溃疡,早发现、早治疗可避免癌变。

参考来源:转载自公众号 厚朴方舟

①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4. Chin J Cancer Res 2018;30(1)

②日本国立癌症中心

http://www.zengankyo.ncc.go.jp/ect/seizonritsu/seizonritsu2012.html#10

③美篇MaggieWang 美篇ID :3757542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