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早期胃癌无症状,只有这项检查能发现!

文 / 胃肠病
2021-05-17 18:53

这篇短文写了三个小故事,都是无症状健康检查,且查出早期胃癌,胃镜检查太重要,即使没有症状,高危患者也要定期胃镜检查。

这三个故事都发生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该医院早期胃癌检出比例高达59.2%,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故事一

——看妻检查无痛苦,为求心安自己查

王先生妻子一直肠胃不好,去医院做胃肠镜检查,王先生陪同,看到妻子做无痛胃镜肠镜检查时没有一点痛苦,只是睡了几分钟检查就完成了,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王先生今年36岁,虽然胃肠一直没有什么难受,但他认为检查一下心安,于是他也给自己预约了一次无痛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的胃呈典型的鸡皮样改变,就是胃窦部粘膜粗糙、颗粒样改变、弥散分布着大小均一的小结节状隆起,象鸡皮一样。这种鸡皮样胃炎往往是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结果,容易癌变。


经过仔细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胃窦部有一小块粘膜色泽改变,病灶很小只有1-2毫米,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印戒细胞癌。

印戒细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胃癌,很容易早期转移,直接起源于胃粘膜炎症,大多发于年轻人,早中期往往没有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已是晚期,广泛转移,存活时间很短。

由于王先生发现得很早,病变只局限于胃粘膜浅层,在胃镜下做了胃粘膜剥离手术就能彻底治愈,还保留了完整的胃。

手术后,王先生后怕不已,若病情再延误半年,就难以想象了!

故事二

——国外医疗太贵,出国前健康检查

李女士60多岁,要去国外带孙子,想着国外看病太贵,出国前她在医院做了一次详细的全身检查。

胃镜检查时,医生发现她的胃部有一个微小病灶,有可能是早期胃癌或胃癌前病变,于是活检做病理检查,胃镜诊断:胃窦病变性质待病理。

李女士当时已经买好机票次日就要出国,没时间等待病理结果了,告知医生3个月后回国再就医。医生根据患者胃部情况,病灶很小不到1厘米,即使是胃癌,病情也很早,3个月后再处理问题也不大,就没有劝阻患者出国,告知患者3个月后再来医院做胃镜下胃粘膜剥离手术。


图文无关——即使和马云一样有钱,也不能解决生死问题

3个月后,李女士回到宁波,再找原来的医生做了胃粘膜剥离手术,把剥下的整个病灶送病理检查最后确诊为早期胃癌。

故事三

——萎缩肠化,定期胃镜检查太重要

张先生63岁,中度萎缩肠化,医生嘱其每年胃镜检查,开始几年患者尚能按时检查,近二年患者没有任何不适,就懒得再查,在妻子再三劝说下患者时隔二年又来做胃镜了。

胃镜检查时医生发现患者胃萎缩明显,在胃体部有一个微隆起病灶,表面粘膜色泽略有改变,边界清楚,范围超过2.0厘米,认为早期胃癌可能极大,活检病理检查示低级别皮内瘤变,这是胃癌前病变,但医生从胃镜检查来看,早期胃癌可能性较大,劝其做胃粘膜剥离手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胃粘膜剥离后整块病灶送病理检查,确诊是早期胃癌,而且癌细胞已浸润到粘膜下层,单纯胃粘膜剥离手术不够彻底,需要进一步追加外科根治手术,即胃大部分切除并胃周围淋巴结清扫。

胃癌侵入到胃粘膜下层,还是早期胃癌;若该患者再延误,癌细胞再往下侵犯到达胃肌层,此时就到了胃癌中晚期了,这很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即使外科手术效果也差了,想想就后怕。


图为无症状发现的25岁印戒细胞癌——于光教授

不要等“报警信号”

胃癌前期没有典型症状,不要等“报警信号”才去检查!

目前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伪科普,说什么胃癌来临前会有一些报警信号,实际上并非如此。

早期胃癌70%以上根本没有任何症状,或者仅仅有一些类似于一般的胃病表现。

比如本文中的第一个案例,49岁了,几乎发病前没有任何不适,出现症状时候,胃癌其实不再是早期了。

根据全国胃癌协作组对400例早期胃癌的症状进行分析,发现早期胃癌病人的症状分布特点:

上腹部痛占83.3%;

上腹部不适占36%;

胃部闷胀感占37.8%;

食欲减退占39.5%;

返酸占37.5%;

消瘦占33.8%。

这些信号显然都不典型,特异性也不强,和普通的胃病没什么区别,很多人都不会往坏处想,往往都认为癌离我们很远、很远。

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如果平素没有胃病史而近期内出现上述症状,切不可轻易认为是一般胃病,要高度重视,争取作更详细的检查。

原有胃病者如果原有症状出现变化或加重者,也要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至于网上所说的“早期信号”:黑便、贫血、消瘦、腹部包块、疼痛性质改变等等,实际上是属于中晚期症状,如果等到这些症状出现再去检查,往往回天乏术了!

胃癌早期发现,治愈率90-97%,进展期5年存活率<30%!

在我国,由于很多人拒绝胃镜,所以我们发现的胃癌90%是中晚期,是出现典型症状才来检查的;

无论什么肿瘤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发现得太晚!

在早期,我们对很多肿瘤都能达到临床治愈,胃癌更是如此。太晚了,神仙也回天乏术!

比如下图这个6x7mm的早期胃癌,我们不需要开刀,只需要内镜下就能彻底根治!这个手术叫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

因为早期胃癌仅仅侵犯粘膜层、粘膜下层,通过胃镜、不用开刀,把癌变粘膜剥掉就治愈了,非常简单。

箭头所指即癌灶,虽然只有几毫米,胃镜也能轻易发现

然而,一旦是进展期胃癌,即便没有转移,也都需要开刀、切除大部分胃、甚至全切胃,术后的生存质量可想而知;

如果有淋巴、脏器转移,能活到5年的只有8-30%。

我们把胃癌分四期,在不同阶段,胃癌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分别为:

I期92%、II期77%、III期46%、IV期8%。

胃次全切示意图

可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胃癌、提高生存率的唯一办法。

如何远离胃癌呢?

1、尽早检查和根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造成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主要元凶之一,是一级致癌因子,在无症状时候根除,可最大程度上预防胃癌。

通过碳13或碳14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阳性,建议成年人根除。18-40岁之间根除,受益最大。

幽门螺杆菌电镜图像

2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规律进餐,不暴饮暴食。

避免饮食刺激:少吃过烫、过冷、过酸、过咸、过甜食物,食物尽可能烹制的易于咀嚼和消化,并充分咀嚼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

少喝浓茶、浓咖啡、少喝碳酸饮料。

多吃新鲜干净的食物,少吃可能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

3 规律作息、少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戒烟酒。

4 积极治疗胃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比如息肉、肥厚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5、40岁后,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一期胃癌相对病情较轻,及时切除病变部位,几乎可以痊愈。但大多数的一期患者,是在做胃镜筛查的时候发现的。

目前我国还有许多人不愿意做胃镜,以为会有其他替代手段,实际上,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的唯一利器,无可替代!

目前的胃镜技术非常先进,可以发现1-2mm的微小癌灶,是CT、彩超等无法做到的。

胃镜检查

尤其是这些人需要不定期的做检查:

40岁以上无症状者,无论男女,

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有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痛、腹胀、上腹部烧灼感、吞咽困难、食欲不振、消瘦等;

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病史,或之前查出有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情况;

长期酗酒吸烟、熬夜、焦虑紧张者,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术后胃,

经常食用腌制品和熏制食品者。

再次提醒:

胃癌的早期信号仅仅是普通胃病的症状,大多没有特异性,也可以说没有症状,一旦当你摸到胃部包块,出现吐血,便血,甚至贫血,消瘦,腹部胀大多属于中晚期了,预后往往不很理想,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很重要。

我们所做的就是在40岁以前,无症状做一次胃镜检查;有症状的要立即做相关检查。

感谢关注胃肠病:科学 严谨 专业 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