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凶险的癌症,我也要我的孩子活下来——7位妈妈陪孩子打败癌症的故事 | 母亲节特辑

文 / 健康界
2021-05-09 18:23

又是母亲节。

在每周的正能量故事里,我们见到了一个个抗癌小勇士。和他们一起打败肿瘤的,还有一直不放弃的父母。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重温7位母亲陪伴孩子打败癌症的故事,为勇敢坚韧的母爱鼓掌!

编辑&排版 | 博雅

妈妈长文总结女儿治疗白血病经历

迎来MRD达标五周年胜利

2015年,三年级的小姑娘Olivia体检时查出血红蛋白指标偏低,引起了妈妈的警觉。骨穿报告确定,Olivia得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接受,面对,拿下!”在这场与癌症的战斗中,Olivia妈妈在经历了最初的打击后,开始了一步一步的安排。

她开始查阅资料,找寻医院,争分夺秒地让女儿尽早住院开始治疗。儿童急淋的较高治愈率给一家人带来了很大信心,Olivia面对十几次的骨穿和腰穿也坚强地从未掉下一滴泪。

在治疗过程中,Olivia妈妈总是那个强大又坚定的母亲。2016年的除夕之夜,空荡荡的上海街头,收音机里播放着喜庆的贺年歌曲,两边居民楼里的暖洋洋的灯光,而自己一家要分病房里和家里过年。Olivia妈妈忽然悲从中来,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下。

好在,女儿的治疗过程一直顺利。2016年8月底,Olivia结束了强化疗,进入维持阶段,也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学校课堂。2018年5月,为期两年半的治疗全部结束。Olivia的生活回到了正常轨道,成为了一个青春可爱、活力四射的大姑娘。

Olivia妈妈说:“当你身处其中时,你会觉得很艰难,如果你需要指路的明灯,试试思考‘接受、面对、拿下’这六个字,等你走过了再回头看,只会觉得这不过就是人生,但是未来仍然充满希望和阳光,加油!”

神经母细胞瘤与先天性心脏病相遇

“狠心”妈妈的大胆尝试

当“儿童肿瘤之王”神经母细胞瘤遇上先天性心脏病:化疗,也许会让心脏骤停,不化疗,将无法遏制肿瘤生长。

瓜瓜妈妈,说自己是一位“狠心”的母亲。当儿子瓜瓜确诊神经母细胞瘤时,她和丈夫达成了共识:“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尽管神母是“儿童癌王”,但一家人没有放弃。

化疗两次后检查心脏时,医生发现瓜瓜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果用阿霉素化疗,强烈的药物刺激有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或猝死;然而如果不用,癌细胞也将难以遏制。

瓜瓜妈妈在治疗心脏与治疗神母的选择间束手无策。医院组织了一次次的会诊,最终敲定:先治疗肿瘤,后做心脏手术。

尽管如此,又过了两个疗程后,瓜瓜肿瘤并没有缩小。瓜瓜妈妈等不及了,她找到医生说想做手术。“我愿意承担风险。”

手术很顺利,瓜瓜妈妈“狠心”让儿子继续进行小剂量化疗,而不是暂时缓缓。化疗的平静也给瓜瓜带来了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机会。两岁多的孩子又进行了一次开刀。

“作为妈妈,不要焦虑,一定要学习,多理性,多学习,多看书,有时间焦虑就不如学习。不要总是去看别人家的负面,要多学习一点儿东西。至少能知道孩子什么能吃得下,怎么能吃得下。哪怕不能做什么,也不要焦虑。“瓜瓜妈妈分享道。

女儿磕碰后发现患有横纹肌肉瘤

单亲妈妈辗转三家医院坚持战斗



2020年,11岁的女生银银骑自行车不小心右眼撞到了车把。起初,妈妈以为就是小伤,过两天就能消肿,然而肿物一直未消。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显示,银银是横纹肌肉瘤,恶性程度很高,银银妈妈顿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

好在家里父母和弟弟们的全力支持让银银妈妈有了信心。银银妈妈不再迷茫,对未来的路径规划也逐渐清晰起来:即使医生给银银判了“死刑”,她也要给女儿找到哪怕一丁点希望。

由于疫情,银银只能留在家乡的甘肃省肿瘤医院进行治疗。化疗药物带给银银强烈的呕吐反应,一疗之后,银银有七八天是完全在床上躺着的,看到孩子这么受罪,银银妈妈心都要碎了。

半年强化疗以后,2020年8月,银银结疗出院。银银妈妈说,或许和生这场病有关,银银长大之后的愿望从老师变成了医生,希望能治愈更多病人,而她自己则得益于很多病友家属、银银老师和学校家委会的支持与帮助。

现在,银银妈妈通过审核,已加入了『向日葵儿童』者队伍。她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给更多患儿家庭带去正能量。

5岁儿子确诊伯基特淋巴瘤

妈妈赢了这场生死赌约



2016年春节,5岁的睿睿喊了好几次肚子疼。爸爸带他去医院检查,说是孩子常见的淋巴结。可是反反复复治疗好几次,肚子疼还是没好。昆明的医院直接下了死刑判决:病情虽不明确,但很难治好,坚持治疗很有可能人财两空。

这个消息简直晴天霹雳一般炸在睿睿全家人的心上。睿睿妈妈浑浑噩噩过了几天,每天都在流眼泪。

转机在睿睿爸爸曾经的战友来了以后出现。通过人脉联系到了专家,专家的建议希望不是很大,但是可以去大城市的医院赌一把。

睿睿妈妈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赌,当然赌!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要救孩子。

睿睿身体无法接受飞机的气压,于是一家人紧急开车到距离最近的重庆儿童医院进行治疗。

睿睿被确诊为伯基特淋巴瘤三期高危。化疗的时候,睿睿一直在呕吐,除了喝点粥吃不下任何东西。体重从最开始的20公斤降到了只有14公斤,几乎全身都是骨头,每次抱他时候妈妈都被硌得害怕。为了能让儿子吃的进东西,睿睿妈妈买来他平时最喜欢的零食,为了集齐卡片,睿睿勉强能吃完。

第5次化疗的时候,睿睿开始发高烧。嘴里起了大泡,还在说胡话。医生说这是神经上的过度反应,只能靠自己慢慢调节。睿睿妈妈只能抱住儿子,不停安慰,就这样度过了心惊胆战的五六天。经历了这次困难,2020年9月,睿睿终于结疗出院,睿睿妈妈与死神的赌约也赢了。

睿睿妈妈回忆四年前的经历无疑是要撕开已经愈合的伤疤,但治疗的时候她也得到了向日葵儿童志愿者的很多帮助,正因为如此,睿睿妈妈才鼓足勇气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希望能给其他患者带来生力量和帮。

希望大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放弃,即使已经走到最绝望的境地,也要相信,说不定转机就在明天。

疫情下遭遇“儿童癌王”

3岁儿子在科学治疗下重生

当自己的孩子被确诊是有着“儿童癌王”之称的神经母细胞瘤时,相信每一个家长都不想接受和相信。乐帅妈妈也是如此。在儿子检查的时候,每进行一项,乐帅妈妈的心就如被尖刀狠扎一下。

尽管再崩溃、再痛苦,乐帅妈妈没有放弃。只要还有生的希望,她就一定要试试。疫情期间只能有一位住院家属陪护,乐帅妈妈一分一秒都不想离开儿子。

3岁的乐帅身上布满各种仪器和管子,门外乐帅妈妈的心也随着仪器声音跳动。她把孩子交给医生,强撑着在门外为孩子祈祷。2002年10月,乐帅结疗回家。

面对生活中的不幸,乐帅妈妈坚强、理智,还心有大爱,如她和我所说,“生活有坎坷、有绝望,但一定也有星星之火的希望和奇迹,在给我们温暖和力量,让我们坚强前行。”

辗转4家医院确诊肾母细胞瘤

敏感妈妈携女共赴五年之约



2018年4月,8岁的莹莹和妈妈玉茹在外面玩不小心摔了一跤。第二天玉茹换衣服的时候特意看了下女儿有没有外伤,却发现了腹股沟处的一个肿块。

虽然莹莹不痛不痒,玉茹却还是提高了警惕。医生判断大概率是恶性肿瘤,必须要尽快手术。辗转4家医院,最后在重庆儿童医院,玉茹笔在手术风险告知书上拿起又落下,过了足足半小时才下定决心签字。

幸运的是,莹莹的肿瘤包膜完整没有破损。手术很成功,要进行下一阶段的化疗。

在医院病房里,医生护士和病友们都知道玉茹是一个“敏感妈妈”。只要莹莹有一点不舒服,哪怕是打了个喷嚏,她都会马上询问医生和护士。“因为真的太怕了,化疗已经很遭罪了,我不希望化疗以外还有什么事让她难受。”

化疗中的孩子胃口非常差,呕吐得也很厉害。玉茹借助当地的奇恩小家厨房,给女儿精心做好饭菜,一点一点慢慢调理,终于把莹莹的体重拉了回来。

2019年6月,莹莹结束了十几次化疗后回到学校。她很懂事,有自己的学习目标,玉茹也和莹莹定下了五年之约:现在不能吃不能玩的东西,五年后都会慢慢地给她一一实现。

莹莹也没有催促和抱怨,只是时不时地和妈妈勾勒着她五年后的“愿望清单”,每每说起都是满脸向往。玉茹望向她时也满是期待,母女俩一起怀着憧憬、共赴她们的约定。

2013年,不到1岁半的小猪便被确诊神经母细胞瘤。山西和北京,小猪和爸爸妈妈度过漫长的双城治疗生活。现在,她已经结疗五年零三个月,术后六年零两个月了。

一开始小猪被确诊时神经母细胞瘤时,小猪妈妈和丈夫只觉得心艰难地跳动着,手脚冷透了。夫妻俩带着女儿坐火车来到首都北京求医。主任问,对于病情了解和后果知道多少。这位年轻的90后妈妈出奇冷静。

“我问医生,治病大概要花多少钱?请别笑话,我们是刚结婚的普通小夫妻,没什么积蓄。提问本意也并非找退路或理由,而是我意识到,我们要抓紧时间尽力把这些钱准备好,随时配合治疗。但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坚持到底!”

第三次化疗后,小猪要进行手术了。术前,主任坦言,孩子化疗效果并不理想,虽然不符合手术指标,但要搏一把。孩子的肿瘤占据了胸腔和腹腔,穿过了膈肌。手术会将两个腔都打开,从膈肌切断后再分别取出。

小猪妈妈对主任说:“我相信您,我也相信我的孩子,她一定可以!”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后续的几次化疗也平稳结束。2015年年底,小猪结束了所有治疗,胜利回家。12月23日回家的这天,也是小猪妈妈25岁的生日。女儿的结疗时她最好的生理礼物。

现在的小猪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学生,与其他正常孩子别无二致,充满神采。一切生活都步入正轨,她努力学习,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一家人正朝着阳光的方向前进。

小猪妈妈说:“雪融化后,总是春天。她活着,她在我身边,她一直在。”

看完这些故事,你是否有想对这些妈妈说的话?或者想和我们分享你和妈妈的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祝天下的妈妈节日快乐!

留下你对妈妈的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