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辣或有助降低食管癌风险!包含51万中国人的首个前瞻性研究表明,高频率食用辛辣食物与消化道癌症,尤其是食管癌风险下降近20%有关

文 / 中老年健康讲堂
2021-05-05 09:07

辣椒——一种神奇的食材,爱它的人恨不得辣椒拌一切,恨它的人吞下它的那一刻就会被迫戴上痛苦面具。和过于刺激的“表象”不同的是,辣椒其实有很多好处,比如促进造血,还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下降有关。
最近,牛津大学的Ling Yang 博士的团队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1]。利用中国嘉道理生物库的数据,他们分析发现,食用辛辣食物的频率与消化道癌症,主要是食管癌的风险下降有关,几乎每天食用的,与从不/几乎不食用的人相比,食管癌、胃癌和肠癌风险分别下降19%、11%和10%。在不吸烟的人中,风险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达到43%。
这是首个前瞻性评估中国成年人食用辛辣食物与消化道癌症风险关系的研究。

图片来自pixabay.com
在全球范围内,2018年,消化道癌症至少占所有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1/5[2],而中国的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率尤其高,病例数占到全球总病例数的一半以上[2-4],加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的上升,2018年,中国的消化道癌新发病例达到130万,死亡病例达到90万[5]。
饮食是已知的消化道癌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以前的一些研究发现,辣椒素具有抗癌特性[6,7],而且较高的辣椒摄入量与肥胖的发生率、血清胆固醇和炎症标志物水平降低有关,这些都是消化道癌的潜在风险因素[8,9]。
中国嘉道理生物库于2004-2008年间招募了中国5个城市和5个农村地区的512715名参与者,关于食用辛辣食物的定义包括直接食用新鲜辣椒,在烹调的时候加入新鲜/干辣椒、辣椒油/酱、咖喱或其他辛辣配料,以及在吃饭的时候加入辣椒油/酱。
按照食用频率,参与者被分为5组:从不/几乎从不,偶尔(每月一次),1-2天/周,3-5天/周和6-7天/周。

图片来自pixabay.com
在510101名纳入分析的参与者中,有30.1%属于6-7天/周这一组,有32.7%属于从不/几乎从不这一组。在10个地区中,6-7天/周组参与者中有2/3来自湖南和四川的两个农村地区。
在10.1年的中位随访期内,共记录了超过20600例癌症,其中食管癌、胃癌和肠癌分别为2350、3350和3061例,相应的发病率为46.4、66.2和60.5/10万人年。
在校正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和其他饮食因素之后,辛辣食物的食用频率与消化道癌症的风险确实呈负相关关系。对于食管癌来说,相对于从不/几乎从不的人,其他四组的风险降低分别为12%、24%、16%和19%(p<0.002),胃癌分别为3%、5%、8%和11%(p=0.04)。
对于肠癌来说,只有后三组风险下降,分别为5%、13%和10%(p=0.04),不过这种风险随食用频率增加而下降的关系似乎仅限于直肠癌,不包括结肠癌(p=0.004)。
除了发生风险,食用频率也和食管癌的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
按照生活习惯对参与者进行分层,没有吸烟习惯的参与者中,食用频率和食管癌风险的负相关关系得以保持。在这些参与者中,相比从不/几乎从不的人,6-7天/周的风险下降达到43%。在没有饮酒习惯的参与者中也得到了类似结果。
如果既不吸烟也不饮酒,那么食用频率就与食管癌和肠癌风险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以从不/几乎从不为对照,每月一次、1-5天/周和6-7天/周的食用频率与食管癌(左)、胃癌(中)和肠癌(右)的风险关系
先前有关食用辛辣食物与消化道癌症的关联的研究均为小型病例对照研究,且结果多为无关联或正相关关联,然而,这些研究有些评估频率,有些评估辣度,且评估频率时采用的是“很少”或“经常”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描述词语,再加上参与者自我报告的记忆偏差,很可能是得出相反结论的原因所在。
而这项研究是前瞻性的大样本量研究,并且对辛辣食物食用频率和多种混杂因素进行了校正,避免了小规模研究的一些弊端。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在中国人群中证实了,食用辛辣食物的频率较高与消化道癌症,尤其是食管癌的风险较低显著相关,在不吸烟不喝酒的人群中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 Chan W C, Millwood I Y, Kartsonaki C, et al. Spicy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gastrointestinal-tract cancers: findings from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1, 50(1): 199-211.
[2] GLOBOCAN 2018: Estimated age-standardised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Internet]. IARC. 2018. http://gco.iarc.fr/today/online-analysis-multi-bars (1 November 2018, date last accessed)
[3] Kamangar F, Dores G M, Anderson W F. Patterns of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across five continents: defining priorities to reduce cancer disparitie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regions of the world[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6, 24(14): 2137-2150.
[4] Yang L, Parkin D M, Li L, et al. Time trends in cancer mortality in China: 1987–1999[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03, 106(5): 771-783.
[5] IARC. GLOBOCAN 2018: Cancer Fact Sheets (China). 2018. IARC, WHO, Geneva https://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populations/160-china-fact-sheets.pdf
[6] Lee S H, Richardson R L, Dashwood R H, et al. Capsaicin represses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of β-catenin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J].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2012, 23(6): 646-655.
[7] Park S Y, Kim J Y, Lee S M, et al. Capsaicin induces apoptosis and modulates MAPK signaling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J]. 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 2014, 9(2): 499-502.
[8] Shi Z, Riley M, Taylor A W, et al. Chilli consump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 Chinese adult popul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017, 41(7): 1074-1079.
[9] Xue Y, He T, Yu K,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picy food consumption and lipid profiles in adults: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7, 118(2): 144-153.


本文作者丨应雨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