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系列科普|肝癌“警钟”不断敲响,我们该如何护好“小心肝”?
01
“323” 权威政策解读
张定宇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
党组成员、副主任
问
到底什么是“323”?
张定宇主任:“323”是指,影响群众健康的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简称“323”健康问题。当前,“323”健康问题患病人数多、诊疗量大、疾病负担重,已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问
为什么要开展“323攻坚行动”?
张定宇主任: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虽然疾病特点不尽相同,但其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不良生活方式是大部分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比如吸烟、酗酒、熬夜、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这些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变的,还有很多健康危险因素也是可防可控的。因此,在“323”健康问题攻坚行动方案中,我们提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坚持预防为主,推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问
“323”攻坚行动有啥惠民政策?
张定宇主任:“323”攻坚行动不仅在策略上从注重“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还从防、筛、管、治方面提出具体防控措施。比如,扩大筛查。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血糖制度,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研究将慢阻肺患者管理纳入基本公卫项目。加强心脑卒中、肺癌等重点癌种筛查,落实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学生视力监测制度,提升产前筛查覆盖率预防出生缺陷等。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323”健康问题,打造健康中国行动的“湖北样板”。
02
保护“小心肝” 阻断肝癌“进化路”
陈孝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
问
为什么很多肝癌发现即晚期?
陈孝平院士:首先,肝脏不太会「痛」。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神经纤维,即使出现一些小问题,人体也感觉不到明显的不舒服。只有当癌细胞不断生长膨胀,侵犯到肝包膜,人体才会有痛感。因此,当感觉到痛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其次,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坏了一部分还能正常工作,正常人的肝脏大约只需要使用 1/4 就可以满足日常所需,这 1/4 坏了还有其他肝细胞可以正常运作。所以,肝癌在早期阶段不容易被发现。
问
肝癌最爱找哪六类人?
1) 慢性肝炎患者
陈孝平院士:慢性病毒性肝炎是肝癌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主要指的是乙肝和丙肝。肝炎病毒可以潜伏在人体内,通过血液、母婴、性行为传播,感染后通常没有症状,也正因为没有症状,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生病了,不知不觉间,肝炎持续进展,就成为了肝癌发生的温床。
2) 生活在肝癌高发区的人群
陈孝平院士:从肝癌的地区分布特点来看,华东、华南和东北明显高于西北、西南和华北,沿海高于内地。可能与潮湿、多雨气候容易导致水体、食物受到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的污染有关。黄曲霉素会增加许多癌症的发病率,其中就包括了肝癌。
3) 愤怒、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多的人
4) 经常熬夜的人
陈孝平院士:情绪抑郁、经常熬夜都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影响,从而让肝炎病毒“趁虚而入”。
5) 长期嗜酒、高脂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
陈孝平院士:所谓「酒精肝」就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慢性肝病。酒精(乙醇)在肝脏首先代谢为乙醛,然后再代谢为乙酸,乙酸最后代谢为水和二氧化碳。酒精,连同每一个阶段代谢出来的产物都是有毒的,都会损伤肝细胞。另外,肝脏还参与营养代谢,比如糖、蛋白和脂肪。脂肪摄入过多会加重肝脏负担,并且过多的脂肪不能被及时代谢,会积压在肝细胞内,造成肝脏损害,逐渐形成「脂肪肝」。酒精肝和脂肪肝都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6) 有肝癌家族史者
陈孝平院士:父母患有肝癌,子女要加强预防以及定期检查,规避一些外部致癌因素的作用,最大程度避免“悲剧重演”。
问
出现哪些症状是肝脏在“报警”?
1) 黄疸
陈孝平院士:一般于肝癌晚期出现。人体的很多代谢都需要胆汁参与,比如蛋白质、脂肪等经过肝脏合成后的分解产物,要靠胆汁排泄出去。一旦胆管梗阻,胆汁淤滞、胆红素反流入血,并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当胆红素分布到皮肤、黏膜和眼白时,就会引起它们变黄,也就是黄疸。
2) 右上腹部疼痛可有可无,或重或轻
陈孝平院士:肝癌早期的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钝痛、胀痛或刺痛,以夜间或劳累后明显。
3) 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如感觉饱而厌食、腹胀、腹泻等症状
陈孝平院士:肝癌患者在发病初期会有腹部闷胀,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肝癌的早期症状,这主要是常因为肝功能损害代谢能力变差或肿瘤压迫胃肠道所致。
4) 乏力、日渐消瘦、水肿
陈孝平院士:乏力是肝癌早期的典型症状;而水肿常发生于中晚期,轻者发生在踝部,严重者可蔓延至整个下肢。
问
预防肝癌 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1)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
2)积极治疗慢性肝病
3)戒烟戒酒、食物防霉
4)避免过度劳累
5)高危人群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