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代表什么?对糖尿病人有何临床意义?一文说清

文 / 李药师谈健康
2020-12-09 10:24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除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血糖指标以外,大家一定也经常听说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而在我国今年11月份最新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更是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了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指标,到底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人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什么意义,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指标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血液中有一种重要成分——血红蛋白,这种物质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携带氧气并为身体供氧的,而血红蛋白除了具有携带氧气的功能以外,它还会有少部分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结合,这种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就叫做“糖化血红蛋白”。

而我们在血糖相关指标检测中测到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是指血液中结合了葡萄糖的血红蛋白所占总血红蛋白数量的比例,这个比例相对较低,而糖尿病人由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也会更高。

这个值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葡萄糖一旦与血红蛋白结合,就不会分离,这种糖化的状态会血红蛋白的整个生命周期,这个生命周期长达120天,因此,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能够反映最近2~3个月以来我们身体的血糖情况,特别是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测定这个值能够更好的反应血糖的长时间内的平均控制情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测定值。

在我国最新发布的2020年版《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经将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作为了的确诊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指标之一,如果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超过6.5%,同时存在空腹血糖超标或糖负荷试验后2小时血糖超标的情况,就可以明确的诊断为糖尿病问题,由此也说明了,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于糖尿病诊断和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值。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之间没有可比性

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能够反映我们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与血糖水平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虽然密切相关,但却不可混为一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指的是测试时间点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而糖化血红蛋白指的是被糖化的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量的百分比,不同数值的单位,还是数值表征的意义,都是不同的,两者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谁高谁低的要求,有可能你在某个时间点测量空腹血糖,血糖值会低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但也有可能近期血糖升高的比较厉害,也会出现空腹血糖值高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这样比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血糖的升高和控制不良,会导致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但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值之间,并每一可比性。血糖指标更多指征的是某个点的血糖水平情况,而糖化血红蛋白指征的是,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的评价情况。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控制是血糖控制的重要靶点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但要控制血糖水平的达标,还有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达标,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确保其在合理达标的范围内,是保证糖尿病病情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重要方面。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平稳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血糖控制也是相对平稳的,这样的平均血糖水平控制好了,产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一项发表于《英国医学期刊》上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1%,出现眼部并发症的几率降低19%,心衰的发生风险降低19%,因微血管病变而遭受截肢或死亡的可能性降低43%。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积极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保持糖化血红蛋白的稳定达标,对于减少糖尿病的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是有重要意义的。

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我们一定要不同人群分级管理的概念,通常说来,糖尿病患者控制糖化血红达标的达标值是7.0%以下,但对于不同的人群,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更严格控制或适当放宽标准,对于新发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不严重,尚无并发症,无心血管疾病,预期寿命也较长的患者,不妨制定更严格的糖化血红蛋白标准,以控制到6.5%以下为标准来加强血糖控制;而对于一些高龄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风险较大,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不妨适度的放宽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表,如果死板的进行严格控制,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健康风险。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一般不用经常测量,2~3个月测定一次就足够,因为反应的是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情况,这种测定也不受饮食的影响,不必保持空腹,因此,对于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建议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保持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稳定达标,稳定控制血糖,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好身体健康,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