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影星因胃癌去世 科普大咖陈小兵主任教你怎样做好胃癌防治

文 /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
2021-04-01 18:43

3月28日,中国香港TVB著名影星廖启智因胃癌去世,享年66岁。其曾参演《上海滩》、《无间道》等经典剧集,曾获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据新浪娱乐报道,3月22日廖启智还亲自用短讯回复港媒,承认身患癌症,他语气乐观:“年纪大了身体机器坏掉,需要修理,虽然知道大家都很关心病情,但问候太多也是一种负担,希望大家体谅。”廖启智当时还表示自己目前在专心调养身体,积极对抗病魔,语气充满正能量。上周廖启智的太太陈敏尔在医院探望他时,还称他病情稳定,被医生称赞为“A+病人”。

去年12月,廖启智因胃部发胀前往医院做检查,确诊患上胃癌。他立即停止工作并住院治疗,为避免被人打扰,他一直没有对外透露病情低调处理,直到3月份才公开。从入院到去世仅3个多月,根据现在媒体的一些信息,不妨大胆猜测,廖启智应该患的预后极其凶险的、发展极其迅速的弥漫型胃癌。

据“2020年世界癌症报告”显示,胃癌在全球发病率前十的癌症中位列第五,在全球癌症死亡率排名中位列第四,全球因胃癌死亡的人数达109万人。在中国,去年约有48万人死于胃癌,占全年癌症死亡人数的12.3%。

2021年3月30日18点,河南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郑州大学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全国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陈小兵博士,在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的直播平台上发表主题为《胃癌防治与科普》的讲座。

陈小兵主任就我国胃癌的发病特点;如何早期发现胃癌;容易患胃癌的危险因素;胃癌的诊断和分期;胃癌的治疗方法;胃癌的靶向治疗六个方面进行讲解。

我国胃癌面临的现状是:发病率较晚,早诊率低,转移率死亡率高,根治切除率低,五年生存率低等问题。胃癌早期起病隐秘,易漏诊,发现时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腹泻便秘等主要临床症状。我们要警惕胃癌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的类型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陈小兵主任着重讲到。

早期胃癌,癌细胞仅局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胃癌到达中期,癌细胞已突破粘膜下层。晚期胃癌患者癌细胞已侵入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并常有远处转移。早期胃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如已累及粘膜下层,预后稍差,5年生存率约80%,中期胃癌如果没有淋巴结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仍可达60~70%,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低于5%。针对上述情况,陈小兵主任强调到,我们积极普查胃癌,早发现早诊治,针对胃癌高危人群,要每两年做一次胃癌筛查。

讲座最后,陈小兵主任提到,胃癌常规的治疗方法中,靶向治疗对比手术、放疗、化疗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高。科学家们在许多类型的肿瘤当中发现,肿瘤的生长具有血管依赖性,雷莫芦单抗和阿帕替尼都是抗血管生成药物,两种药物的临床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证实了晚期胃癌抗血管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俗的来说,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饿死肿瘤”。

本次讲座在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平台、新华网客户端、工人日报、河南日报同步直播,总观看人数达到68.1万人。感谢陈小兵主任的演讲和观众们的热情参与。

审校专家

河南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陈小兵

河南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王建正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疾病教育目的,不能代替医院就诊。

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具体治疗方式请咨询自己的主治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