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变“问题油”,多批次查出致癌成分,许多人却仍在购买

文 / 中国医药报一点号
2021-03-27 20:42

食用植物油是以食用植物油料或植物原油为原料制成的食用油脂。生活中常见的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食用植物调和油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食用植物油消费国,2018年,中国食用油消费量就达到了3767万吨,中国的食用油品牌很多,而有许多品牌的食用油,却被检查出含有致癌成分。

近日,国家还有各个省份都对食用油进行了抽检,多批次查出致癌成分,导致不合格的超标物多为黄曲霉毒素、苯并芘、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这五种。从公布的结果来看,我国食用油抽查不合格率平均数据在1.1%左右,换而言之就是100家油企业会有1.1家企业生产的食用油是不合格。

酸价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酸价超标的原因,可能与企业原料采购把关不严、生产工艺不达标或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等有关,特别是存贮温度较高时易导致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败致使酸价超标。酸价超标的食品会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溶剂残留量是采用浸出工艺才会导致的有害物。在食用植物油质量标准中,溶剂残留量是大家常见的一项强制性的质量指标。

这其中对身体最有害的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以及禁用增香剂。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I类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一般的烹调加工无法将其破坏,即使用100℃的温度进行20个小时的灭菌,也不一定能将其彻底去除。黄

黄曲霉毒素主要危害的部位是肝脏,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相当稳定,在人体内不能降解,只能沉积在肝细胞中。当黄曲霉菌毒素沉积量超过人体的耐受力,便会引起肝脏的损伤,甚至诱发肝癌。

除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外,黄曲霉菌毒素还会降低免疫能力。很多流行病学数据表明,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较健康人更容易在黄曲霉毒素暴露下患上肝癌——而我国正是乙肝的重灾区。

苯并芘则是一种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属于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强烈致癌物。日本人曾将其在兔子身上做过实验。实验表明,将苯并芘涂在兔子的耳朵上,涂到第40天,兔子耳朵上便长出了肿瘤。

而一些食用油企业为了为了吸引消费者,提高植物油的香味,产品中添加禁用香料,比如乙基麦芽酚,过量食用对人肝脏有影响,骨骼和关节提前脆变癌变等疾病。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能够损伤肝、肾,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

这次曝光的许多“问题油”都是一些小工厂、小作坊的品牌,比如多力食用植物调和油、多力臻宝食用植物调和油、湖南港康油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野山茶油等。这些都是在超市里都很难找到的食用油品牌。

1、很多人认为小作坊纯天然,喜欢购买小作坊的油,小作坊储存原材料的条件没有安全保障,且加工过程也可能存在疏忽。

2、购买食用油时要认真查看其商标,特别要注意保质期和出厂日期,无厂名、无厂址、无引用质量标准代号的千万要特别注意,不要随便购买。大家还是尽量选择正规超市中的大品牌油脂,让人更安心。

3、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大多数食用油一般按照品质从高到低,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级越高的食用油,精炼程度越高,品质就越好。

4、一般高品位的食用油颜色浅,低品位的食用油颜色深(香油除外)。将油加热到150℃倒出,如果是优质食用油应无沉淀,否则有杂质。除此之外,若有分层则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

5、购买食用油首选物理压榨的,因为物理压榨无化学残留,目前来说相对安全性较高;

6、质量好的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正规厂家一般会在食用油的外包装上标示这三种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

大家购买食用油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挑选,不要贪图便宜,作为日常必需品,我们还是应该要尽量食用优质的食用油,从而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