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越饱,死得越早”,是真靠谱还是伪科学?权威研究来了

文 / 奇妙的中医
2021-03-13 01:36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对于大家而言,一直是头等大事,吃饱穿暖曾经是父辈们的心愿,而现在,少吃点的理念,却越来越受大家推崇,但在饮食上,到底怎样才健康,少吃点又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好?

Nature的这篇文章给了我们答案。

一、Nature:“吃的越饱,死的越早”,适当的饮食限制,越早开始越好

Nature Metabolism 发表过一篇相关的研究,研究人员以800只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在实验开始时随意进食,在24个月大的时候改为限制进食,另一组则是相反。

结果发现,虽然限制进食对健康有益处,但是在改为随意进食后就失去了保护作用,从开始限制进食后来改为随意进食的小鼠,死亡率出现了极大增加。

也就说是,想要获得长期的益处,应当持续性的限制进食的量,而且,限制进食的行为开始得越早越好,并且持续到生命终结,才能对老年时期的健康产生最大的有益影响。

Partridge教授道:“我们应该在生命的早期建立健康的行为。晚年才开始改变饮食对健康可能没有那么好。老年的健康是一件终生的事情。”

可以说,饮食健康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但是中国日常饮食的不健康程度似乎超出我们的想象。

二、中国是错误饮食结构重灾区

2019年,《柳叶刀》发表了2017年有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报告,该报告统计并分析了195个国家2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据,结果显示,全球和不良饮食相关的死亡病例中,有一半以上和三个因素有关,高盐饮食为约300万例,全谷类摄入不足为约300万例,水果摄入不足为约200万例。

不良饮食导致的死亡原因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心血管疾病,约1000万例,癌症,约91万例,2型糖尿病,约34万例。其中在人口全球排名前20位的国家中,中国由不良饮食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位居第一位。



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是饮食问题导致的,在中国,这个比例更高。国家食药监曾发布过致癌物清单,可供大家对照参考。

一类致癌物,是有明确对人类致癌证据的,如发霉花生中的黄曲霉素,烤肉中的苯并芘,酒中的乙醇,槟榔中的槟榔素,防己、细辛等包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中的马兜铃酸,新装修家具中的甲醛等。

二类致癌物,虽然有动物研究证明其有致癌性,但对人类的致癌证据缺乏。如发霉生姜中的黄樟素,薯条、油条等高温处理食物中的丙烯酰胺等。

三类致癌物,对动物和人类致癌证据都不明确。如印刷油墨、聚丙烯、茶碱、苏丹红、糖精、汞及汞有机化合物等。

可以看出有不少致癌物存在食物中,饮食健康大家都知道,那怎样让自己的饮食变得更健康呢?

三、优化饮食是最便宜的长寿方,WHO给出5个建议

想要长寿,最有效也是最便宜的方法,就是从日常的饮食下手,健康饮食,才是长寿的基础。


·增加食物的多样性

饮食多样化十分重要,谷豆类、蔬菜、坚果、鱼类、肉类,蛋奶等,这样才能摄入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大家每天应该摄入至少12种食物,一周摄入25种食物,尽可能食用天然食材,减少食用加工食品。


·限制盐、糖的摄入

中国人普遍摄入过多的糖和盐,有些食材自身就含有盐,大部分加工食品中也会有很多的盐和糖。盐的推荐量为每天6克,糖则是25克以下。在做饭时减少盐量,少放生抽、黄酱等含盐调味品,避免含有较多糖和盐的零食,在选购食品时,阅读食品的标签,选低钠和低糖的食品。

·少吃红肉,用鱼类来代替

研究和流行病学显示,长期摄入过多的红肉会增加冠心病、肠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要限制红肉的摄入量,尤其是经过加工的红肉,如腊肉等,可以用白肉特别是鱼类来代替,会更加健康。


·远离酒精、哪怕是一小口

酒精对身体并无益处,安全饮酒量0,对大部分人而言,长期少量饮酒也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健康风险。酒精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癌症等息息相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开车及从事某些需要注意力的风险活动的人,患有某些疾病或在服用某些药物时,都是不能饮酒的。

享受生活不意味着暴饮暴食,只逞一时的口腹之欲,有健康的身体,才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美食。


参考资料: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发布:饮食相关慢病问题日趋严重!.保健时报.2021-03-06

[2]WHO的饮食建议.健康时报.2019-01-18

[3]吃红肉越多,死亡风险越高?20年饮食数据研究:是的!.健康时报.2019-06-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