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癌症靶向药进了医保目录,医院里面却买不到”这种现象

文 / 保险小白驿站
2021-02-25 18:54

最近网上看到一个很发人深思的事情,贵阳的一位癌症患者,之前在医院自费购买某款靶向药用于治疗,一个月药费2万+,经济压力有点大。

后来,这款靶向药进了医保目录,患者想这下好了,可以用医保报销了。

可是医院却告知,该药已从医院药房下架,开不出来了,该患者又咨询了其他医院,也是同样的答复。

本来还想医保可以减轻一点药费的经济压力,不成想会是这么个结果。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根据《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约6.58万亿元,参加全国基本医保13.54亿人,全国医保收入2.44万亿元 ,全国支出2.09万亿元,医保基金约占整体医疗卫生支出总费用的40%左右。

公共财政当中卫生支出费用占比,最近十年维持在5.3%~7.1%,水平很稳定。也就是说医保基金只占总支出的6成左右,而公共财政对于医保的费用支持也是很稳定,并没有大幅上涨。

那么整体卫生支出当中剩下的60%左右靠谁?只有靠社会、个人自费。

假如你是决策者,医保基金由你来分配,你是愿意花在患者众多、花费少、能治愈、可以提高全体人民整体健康水平的一般疾病上面,还是花在患者较少、花费巨大(一年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只能存活几个月~几年的大病,如癌症的治疗上呢?

答案很明显了,只要是有点理智的人,都知道这钱怎么花:大量用于普通患者,少量用于重病患者。

这个分配方式是合理的,但是对于罹患大病、花费巨大的病人及其家属,意见就会很大。群众有意见,必须听,那就调整一下吧,把部分常用的大病特效药纳入医保。

然后患者欢天喜地得去医院开药,却发现开不出来,因为医保基金给医院的额度并没有变化,还是那么多,这个大病特药开得越多,医院就亏得越多,科室人员要被扣奖金、主任、院长要被考核,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院只好把这些昂贵的特药下架。

所以,单纯癌症特药进医保,并没有解决问题。那有哪些办法可以呢?

第一种,药价大幅下降,这就是政府集中带量采购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还在不断探索中。如果能成功,那可以在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医保基金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癌症特药医保覆盖。

不过这条路注定会很难,癌症治疗属于临床医学的前沿领域,大量的研究经费投入,注定相关的治疗一定会价格不菲。

第二种,通过第三方保险覆盖相关费用。找份补充保险福利好的工作,如大学老师、公务员很多有公费医疗,不过也要看职级,不同职级保障水平也不一样。

不然,那就只有靠自己,使劲赚钱,应对不时之需。或者买它100万的重疾险、含癌症特药的医疗险。

【声明:本人注重分享,更尊重网络原创的版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您对转载版权有异议、认为侵权,请与本人联系,多谢!本文系本自媒体转载自其它公众号文章,不代表本自媒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