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收藏!北京抗癌协会发布2021年中国癌症早筛与预防指南!

文 / 健康归我管
2021-01-16 18:58

凌晨三点多,好朋友大喜发了一条朋友圈:

定位显示是一家医院。

大喜的父亲,查出癌症,正在接受治疗。

每个月去掉房贷车贷和生活费的她,手上能自由支配的不到一千块,从父亲被送进医院,就慌慌张张开始打电话借钱。

我想起晚上睡觉前,接到大喜向我借钱的电话时,她最后说的那句话:

“我真没办法了,能借的不能借的,都张口了。”

语气里那种无可奈何和力不从心,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

看着大喜那条朋友圈,我不知道她在借钱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但我可以确定的是,这一场因为亲人患病无钱医治导致的感慨,一定饱含着太多的委屈,无奈和心酸。

跟一位共同朋友讲起大喜父亲的事的时候,他说:“30岁,月薪2万,本来觉得日子还过得去,但上个月我爹也被查出癌症,需要一次性先交5万,我一个大老爷们,每天安慰我妈、我老婆和孩子,然后躲在厕所哭会。”

或许,打倒成年人的不是工作的压力,不是为人父母的负担,而是家人或自己生一次病。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疗花费一般都至少在30万以上。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卖房卖车凑钱治病的故事。

不少人认为,有了医保,看病能报销七八成医疗费用,足够应付了。确实,医保可以解决一部分医疗费用的报销,但是你知道吗,许多大病一旦发生,医保能报销的项目少之又少,自己要承担的医药费却如此之大,并且,生病期间没办法工作,生活费从哪里来?卖房卖车?借钱度日?

因此,有风险意识的人会开始做癌症早筛。但体检中心的防癌套餐和加项总是让人眼花缭乱,稍有不慎更会掉进一些销售套路中,买到“这也没有用,那也查不出”的防癌套餐。白花了大几千最后还是打水漂,所以一定要谨慎!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癌症早筛,看清癌症早筛真相,花更少的钱买到更有用的防癌体检,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委会参考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欧洲胃肠内镜学会、美国癌症协会等指南以及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等相关共识推荐后,组织专家讨论并编写了属于中国人的防癌指南。

我们根据专家们的权威建议,选出了国内最高发的五种癌症,把它们的高危对象、筛查手段和筛查频率整理成了一张清晰的表格图,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选择适合自己的癌症早筛方式。

另外,每张图都可以长按单独保存,方便您发给需要的亲人和朋友,提醒他们科学防癌。

话不多说,来看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