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癌友的十句箴言

文 / 九洲说健康
2020-12-29 09:52

癌友,若想不走弯路、不花冤枉钱、不复发转移、获得高质量的生活,请读懂这十句箴言!

本文约4100字,走马观花约10分钟,琢磨明白得好几天。

我是陶国威医生,一个不走寻常路的非主流医生,自愈力医学创始人;关注我,定期发布不一样的健康主张!

确诊癌症先别慌,也别急于做决定,忙则出错,慌不择路,选择错了,一步错、步步错!

第一步:反思-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它在我体内潜伏多长时间了?它的进展速度如何?

第二步:审视-它现在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多严重?未来它会有什么转归?

第三步:对策-问题能不能解决?怎么解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我该怎么做?

先从第一步开始,这是很多人都忽略的一环。真正的病因如釜底之薪,是推动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如果不釜底抽薪,而一味扬汤止沸,就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看看这张图,人显得多么渺小,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这个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出现紊乱。

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

癌症是多因一果疾病;绝大多数癌症,都能在这张图中找到原因;每种原因权重不同(这一点很重要)。找到原因的目的只有一个——断舍离!这个就不用我教你了吧?!

“陶医生,我整天担惊受怕,恐惧焦虑”

“你怕什么呢?”

“怕死啊”

“人不得癌症,会不会死?”

“……呃,好吧,我不怕死了,应该是怕遭罪、怕连累家人、割舍不下亲人、怕花钱”

国人有一堂必补的课——正视死亡!长久的文化熏陶让我们只接受生、不接受死,回避、忌讳谈论这个话题。这是典型的“鸵鸟心态”,自欺欺人式的掩耳盗铃。

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

死亡是生命的一种必然状态,无疾也会终结,我们称之为善终。每个人如果想通了这一点,那么真正让一个人恐惧的应该是怕遭罪、怕连累家人、割舍不下亲人、怕花钱……

本段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重新思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第二是如何不遭罪、让自己和家人都释然、用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见后文)。

【我的答案】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别把有限的时间都浪费在抗癌里,了却心愿、不留遗憾才是应该做的。

这两句话,同样适合于所有人!

与其疲于奔命,不如珍惜时光

战斗:时间短、规模小;例如:手术

战役: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由若干战斗组成;例如:放化疗*个周期

战争:时间跨度大,覆盖面广,由战役、战斗组成;例如:(院内)治疗+(院外)自我康复管理

抗癌,是一场旷如持久的战争!

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不去除癌症病因,仅仅依靠治疗手段,复发和转移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国癌症五年生存率经过十年时间从30%艰难地提高到40%,大部分依赖于治疗手段的提高,如果癌友不再“重治疗轻康复”,我相信这个数据会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发达国家的70%。

治疗的结束,是康复的开始。

康复,是治疗的延续和补充。

做好心理准备,“打一场持久战”;抗癌,不仅是医生的职责,也是自己一生的功课!

传统三板斧:手术、放疗、化疗,目前仍然是主流手段,是五年生存率40%的主要始作俑者。

选择原则——最小代价消灭敌人最多的有生力量;利弊权衡:利大于弊,取之;弊大于利,弃之。

其他方法:

靶向治疗:优点是精准;缺点是必须先进行基因检测(10000元左右),也有副作用,也会产生耐药。

介入治疗:射频消融、介入化疗、粒子植入、载药微球……优点是创伤小、作用范围小、局部减瘤有效果,在对手极速扩张、病情进展较快的时候,可以用这些方法获得短时间的缓冲和喘息,赢得一些宝贵的时机,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免疫逃逸——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

关于免疫逃逸:就是“叛军”在“警察”面前大摇大摆,肆无忌惮的存在和发展。

免疫疗法:是解决“警察”问题的;干细胞、免疫细胞体外“驯化、扩增、回输”;目前仍在科研阶段,处于灰色地带,价格不菲。

癌症疫苗:是解决“叛军”问题的;揭开癌细胞膜表面数以万计的抗原遮盖物,使之暴露在免疫系统下,继而被消灭;目前仍在科研阶段,处于灰色地带,价格不菲。

治疗手段选择原则:最小代价,最低成本,利弊权衡,量力而行。

过度手术:不该做的,做了;不该切那么大的,切了;结果是脏腑功能严重受损(尤其是脾胃功能),患者生不如死,加速死亡。

过度用药:有一句话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个理,就是标准。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标准设定。也许在《指南》、《规范》面前,用药是符合标准的,但是在人文面前,用药也许就是过度的。我管理过的一个患者和经治医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医生,我打这个双靶+化疗,得治疗多长时间?”

“只要你的身体能受得了,就继续治下去”(就不评论了,患者和医生都不容易)

药物≠食物

过度检查:复查的本质是在战争中打探敌情、分析敌我双方的局势;不该做的就别做了,有时候即便知道了结果,也无力回天。癌友心里要有数,必要的时候敢于向医生说“不”!(不排除有些无良医生为了蝇头小利过度开检查单的现象,极少见,但不代表不存在)

正如第一条所描述,每个人的病因权重都不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现实中,很多人都愿意找同类,其实这是一个心理问题:当一个人无助的时候,愿意找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希望得到一些解决方案或者心理慰藉。

随大流的羊群效应

当一个人吃了某种产品或者方剂好转了之后,一定会有一群追随者蜂拥而至,如法炮制。愿望是好的,结果却是现实的。

怎样做到不随波逐流、不跟风而动?答案是:内心笃定,心里有数。如何实现?见下文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食物,最好的病房是厨房。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如何做到?

医生没有时间24小时服务患者,在治疗期间和医生接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除此以外,靠谁?笔者认为: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

在我的患者学生中,凡是康复效果好的,无不是超强学习力和践行能力,不懂就查、不会就问,然后一丝不苟的实践;凡是康复效果不好的,大多还是不学、不会、不查、不问,明知患病原因而不去解决,想不开、看不淡、放不下、参不透、忘不掉,心魔丛生,杂念频起;康复作业不认真完成,明着是糊弄我,实际上损失的是自己。

知识体系=知识点+逻辑

“有一技在身,便可行走天下”,多学一门技能,尤其是有利于自己康复的,没有理由不好好学,更没有理由学不好。

“学以致用”,掌握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居家实践,内容涵盖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看似简单,内有乾坤。

单就一个吃,就有如下学问:吃什么?如何搭配?比例如何?最佳烹饪方式?怎么吃?咀嚼的好处?吃几顿?吃到几分饱?如何自测量化自己的食欲和食量?胃的排空情况?肠道的吸收情况?……饮食,可以作为疗法,应用于肿瘤的康复管理。

吃的学问,包罗万象

还有喝?肠道?排便评估?呼吸?心理情绪?睡眠评估?体力体能?肌肉力量恢复?经络气血脏腑?自由基?代谢恢复?

以上种种,都是为人体自愈创造条件。居家康复管理的目的是激活和唤醒自己的自愈能力!

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医护人员;

自愈:方案的制定是自愈力教练,方案的执行是癌友。再好的方案如果执行不到位,也是徒劳无功。

很多癌友非常恐惧复查,每次复查如临大敌,等待检查结果就像在法庭上等待法官宣判一样。结果好了,就欣喜若狂;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忐忑不安、吃饭也不香了,睡觉也不踏实了;结果如果不好,就悲观失望,甚至万念俱灰。

复查——知己知彼

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复查?

抗癌如同战争,试想在每一次战斗结束之后,指挥官都要做一个必要的动作:盘点得失,观察敌军动向,我方损失。这么做是总结经验教训,为制定下一步行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复查的意义也在于此,它是对上一阶段干预的总结,对下一个阶段的方案修订提供依据。

复查并不是直接宣判,更不是一锤定音。

客观理智的看待复查结果,与那些影像学资料和化验数字相比,你更应该关照自己的感受。

客观事实与迥异的态度

有一个肝癌者骑车八公里到县城复查,结果显示肿块从3厘米增大到7厘米,当场就瘫软在地,被人搀扶回家。那么问题来了,在去的路上他是独自骑行八公里到的医院,这种体力体能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为什么结果出来后,人就瘫软了?

一味地不信或盲目地全信,都是迷信。面对纷繁芜杂的各类产品、技术、方法、疗法,要练就一双识别真伪、遴选出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确属不易。

本文帮助癌友梳理一下思路,癌友面对的无非就是这两大类事物:

  1. 人:他是谁?他会什么?他是否能解决你的问题?能解决到什么程度?你得花多大代价?
  2. 物:要么是吃的,要么使用的

如果是吃的,成分是什么?作用机理的本质是什么?有没有同类产品?性价比如何?

如果是用的,结构

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健康资讯,标题很有诱惑力,不是某某国家发现了彻底治愈癌症的技术,就是某某机构发明了彻底解决癌症的药物,对于此类信息,要仔细甄别,第一个看发布者,第二看文章的逻辑。不过陶医生能说出“慢性病不能被治愈,但可以自愈”这个主张,是有科学根据的。(这个话题需要一堂课来进行解析)

阅读健康资讯的时候,切忌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不以讹传讹,谣言止于智者!

很多癌友患病后,原来的朋友圈子渐行渐远,于是把自己封闭隔离起来,社交活动明显减少甚至没有,和家人的沟通交流也出现问题或障碍。这样会违反人的社会属性,潜在的危害很大,非常不利于康复。

建议癌友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圈子,就近找抗癌组织和战友,交流心得和经验,彼此鼓励和扶持;

更加重视和家人亲朋好友的沟通,不避讳谈及死亡,“不知死,焉知生”,面对死亡,才能更加懂得生的涵义。

2018年春,和上海的患者学生合影

陶医生的一个患者学生,是一位六十多岁的上海大姐,她在2017年查出乳腺癌,在治疗的同时,她多方学习居家自我康复管理技术,购买了很多相关书籍,同时还增加了社交圈子:周日参加教堂礼拜,平时和闺蜜去喝茶、逛街、运动、做理疗,定期复查,到现在已经三年半的时间,一切如常。她说: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很享受这种新的生活方式。

患病后的生活一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想重新活一次那般,还是另一种极端不堪的那般?自己是生活的导演,究竟怎么过取决于自己。

上一期文末说要写一篇文章,后来发现在去年就已经写好了,点击阅读→没有动态血糖做依据的控糖,都是耍流氓!

如果你能看到文末,说明有些缘分在,送您一本我写的书——《肿瘤康复实战手册》,京东/当当能搜到,但是断货了。书免费送,运费您就得自己承担了,还有只送给肿瘤患者(因为书不多了)。请在评论区留言——《肿瘤康复实战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