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理工到院士,他弃美毅然归国,在全球首次提出癌症治疗新方法
"一上手术台就是昏天黑地一整天,手机不接,饭也顾不上吃。"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丁的日常。作为妇产科学专家,马丁是我国妇产科学界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是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机理及分子阻遏领域研究专家,而他却甘心当一个"手术匠"。
医者仁心,家国情怀
1957年,马丁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的医学世家,他的父亲是原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名医。儿时,父亲是有名的慈父,言传身教下他们兄弟姐妹对探索生命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6个孩子中有3个都选择了学医。
1966年-1976年,马丁读书之余喜欢上了做木匠活,为此他的手上还留下了刀疤。之后他又做了一年汽车修理工,精雕细琢的手工活儿锻造了马丁沉静善思的特质,由此也让他理解了何为"创造"。高考恢复那一年,马丁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入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大同济医学院),子承父业、治病救人的初衷激励着他勤勉一生。
马丁是同济妇产科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导师是率先在全国开展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研究的蔡桂茹教授。1990年获得妇科肿瘤学博士学位后,为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他选择了去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肿瘤转移领域的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仍然是宫颈癌、卵巢癌等肿瘤转移机制。
学生时期良好的科研习惯让马丁很快就适应了国外的工作氛围,优越的科研条件也让他如虎添翼。别人眼中繁琐枯燥的实验工作他也乐此不疲。辛勤的付出换来的是斐然的成绩,马丁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并于1995 年获聘西南医学中心副教授,成为当时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我们当时在美国过得非常惬意。"马丁的妻子、同济医院血液内科教授孟力说。但身为一位医者,尽管客居异国,马丁仍不忘他出国的初心,当时美国已经开始研究宫颈癌疫苗,但样本都是取自白种人。"难道白种人的疫苗会适合中国人吗?"于是,胸怀报国之志的马丁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在不惑之年回到母校出任同济医院妇产科主任一职。他说:"同济几代人的努力就是希望能对中国宫颈癌病人进行规模性预防,我不能辜负。"
多年一日,不忘初心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数据显示其死亡率逐渐上升为妇科肿瘤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近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人,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发病率明显上升且趋向于年轻化。按照国际上普遍推行的策略,主要靠接种HPV(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
"是个办法,但对我国来说,太浪费了!"马丁算了一笔账,接种保护率较高的九价疫苗,每人需花4000-5000元人民币,若在我国推行全民疫苗接种,将有4亿适龄青少年需要接种,对国家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巨大经济负担。"为了4%以内的发病率,让99%的人接种疫苗,受益的是外国公司。"马丁直言。
于是,从2010年起,马丁就提出精准筛查宫颈癌易感人群的概念,带领团队破译中国人宫颈癌发病遗传"密码"。经过3年的研究,马丁团队证实了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HPV感染只是宫颈癌发生的外因,内在遗传性才是发病的根本原因。2013年8月,关于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影响因子高达35.8。"我国宫颈癌预防的重点应该是将1%-4%的易感人群筛选出来。"马丁提出宫颈癌早期预警策略:实行精准疫苗接种,为国家节约巨额开支。
2018年,在国际顶级盛会2018年美国妇科肿瘤学年会(SGO)上,马丁首次对外公布了中国宫颈癌III期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他提出,用术后辅助化疗代替国际标准的同步放化疗,疗效不变,宫颈癌患者切除子宫后仍可保留卵巢内分泌功能。该研究结果引发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美国肿瘤学研究所妇科项目组医学主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妇科肿瘤学家Bradley J. Monk教授评价说:"不局限于延长生命,更关注病人的生活质量。这项研究工作非常有意义。"
这不是马丁第一次在宫颈癌领域进行创新研究。2002年开始,马丁在全国推广新型治疗宫颈癌的方式,帮助近千人保留了生育功能,其中半数病人成功怀孕。
今年63岁的马丁院士从事肿瘤研究30余年,他思考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创新技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最多的病例在哪儿,最好的医生就会在哪儿。"马丁认为,世界医学研究的中心必将移师中国。
素材来源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