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答每经问:试点开展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机会性筛查,推动建立慢病筛查干预长效机制
每经记者 周程程 北京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陈旭
12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相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近年来,我国居民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经常饮酒率均有所下降。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因慢性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明显减少。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16.5%,与2015年的18.5%相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降幅达10.8%,提前实现2020年国家规划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图片来源:国新网 徐想 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慢性病方面提出三个问题,分别涉及慢性病早期发现、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的举措,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互联网+医疗服务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等。
对于记者的上述问题,李斌一一进行了解答。
慢病应推进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国家卫健委在促进慢性病早期发现,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李斌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时表示,慢性病早期发现,实际上是慢病防治的关键。
从疾病预防控制来讲,强调三级预防的原则。三级预防关键就是强调一个“早”字,尤其是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这个“早”字非常关键。
李斌介绍,从慢病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方面来讲,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不断强化“早”字,推进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转变。采取了加强政策引导、加强项目引导、强化技术指导、加强科普宣教、加强机制探索五项举措。
在加强政策引导方面,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防治慢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明确提出“实施早诊早治,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的策略,促进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开展个性化的健康干预,在癌症、脑卒中等专病防治方案里,也强调了这个“早”字。
在加强项目引导方面,李斌表示,通过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来推进癌症早诊早治的项目、心血管病、脑卒中这些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等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加大力度推进早诊早治措施能够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机制探索方面,李斌表示,卫健部门持续探索优化适合我国实际、适合中国人群的慢性病筛查干预的适宜技术和管理模式,试点开展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病机会性筛查,推动建立慢病筛查干预的长效机制。
李斌强调,下一步,要进一步强化这些措施,把“早”字真正从政府、社会和个人层面落实下去。
推广线上培训等方式提升慢病防控能力基层医疗机构是防治慢性病的关键场所,但过去存在的常见药物、设备等配置不健全的问题,制约了基层更好发挥慢病防治的作用。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上,近年来卫健委对此采取了哪些举措,效果如何?”
李斌回应表示,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全力加强基层能力建设,非常欣慰地看到,通过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现在832个贫困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李斌指出,当前乡镇和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空白点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既解决了机构的问题,又解决了医生的问题,配置了合格的医生,把“基本医疗有保障”所需要给群众解决的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医疗保障看病、不得病、少得病这些措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李斌认为,农村贫困地区基层能力的提升,就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也是下一步推进基层能力提升的一个工作典范或者有效的工作模式。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李斌强调,还要继续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升基层慢病防治的水平。一是要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医共体内的体制机制,促进整合县域卫生资源,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
二是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的提升培训项目,通过线上线下来培养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乡村医生等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三是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提升基层慢病管理质量。
对于线上培训,李斌表示,今年疫情期间,基层的培训主要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下一步关于慢病防控能力的提升,也要积极推广这种形式,采取多种方式,把核心能力提升上来。”
图片来源:新华社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慢病防治手段今年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服务解决了许多慢病患者的复诊、用药问题。
对此每经记者提问:卫健部门就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在慢病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怎样的安排?
李斌表示,相比传统的慢病管理方式,采取“互联网+”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就诊门槛,提高依从性和管理效率,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实。
从目前的情况来讲,现在全国已经有900多家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所有地级市的2.4万余家机构,有55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提供线上服务,群众的获得感是比较明显的。
李斌认为,这次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医疗健康”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群众提供防疫科普、在线咨询、心理疏导、远程会诊、慢病复诊、药物配送,开展了一系列服务。通过这些服务,有效地防止了人员聚集,降低了线下聚集感染的风险,保障了群众的医疗需求。
“可以说,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是两个战场同时在落实中央防控的措施,一是疾病预防治疗战场,二是通过网上来发挥‘互联网+健康’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斌说。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李斌表示,要继续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慢病防治的手段和工作内容,推进预约诊疗、在线随诊、疾病管理、健康管理等网络服务,探索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新模式,推进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