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都降价了,为什么癌症细胞免疫治疗,还这么贵?

文 / 张明徽谈免疫
2020-12-09 11:24

本文作者:王晓盈

就在前不久,有一则消息在医疗界刷屏了,全国上下一片叫好——心脏支架从1.3万元降至700元,最低才469元。但余波未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讨论声音也逐渐浮出水面。

有网友兴奋的说,昨天一个支架还能买6瓶茅台,今天一瓶茅台能买6个支架了;也有医药代表惊呼“连种个睫毛都不止这个价钱……”

同样,也会不断的有人问我:

“为什么细胞免疫治疗贵?能不能便宜点?”

“这样赚钱,心不会痛吗?”

……

第一个问题是朴实的反应,因为关乎性命又关乎家庭负担。但也有一部分人秉持“医疗技术贵即为原罪”的观点,喜欢“杠”,他就会问出第二个问题。

所以,今天咱们有必要客观的来聊聊医疗技术/产品为何价格不低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题眼,在于“新”字。

01时长年限是医疗技术普及的前提

拿前面消息举例,心脏支架之所以敢降价的最大原因是,它已经不新了。——早在1956年人类拉开人类心脏导管介入治疗的序幕,到了1986年,法国实施了第一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长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该技术在世界不同各地医院医生的实施,不同人种、年龄患者的验证,不论研发改进、生产制造、还是销售推广、应用实施等环节的成本消耗已经基本固定,再加上国家对医疗支撑的力度加大,降价是一种必然趋势。

这是市场规律调节的结果,如同手机的迭代。

但医疗技术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没个几十年的经历和大量的数据支撑,都不好意思提。

那么为什么医疗技术的转化周期比其他都长?

其实早在1929年,25岁的德国医生就已将一根65厘米长的导尿管插入自己的肘静脉并送至右心房,同时向导管内注入了显影剂,记录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心导管X线影像。这是心脏导管技术的第一次运用。不过可惜的是,他这一“异想天开的荒唐行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强烈谴责,被医院解雇转行从事泌尿科工作。就此该技术被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问津。

这个小故事可以略见端倪

也就是说,医疗的新技术一定是在曲折中前进,首要面对的就是,需耗费更长的时间让大家认可和接受,何况再到应用推广花的时间。

当然,没有在一片误会和质疑声中千锤百炼逐渐成长的科学技术也不是真技术。在考验的过程中,伪技术会被淘汰,存活下来的就一定是真金。判断一种技术是否靠谱,时长年限真的很重要。

这时长一般有多长? 至少20年以上。

但病人能不能等得起?这又是另外一个矛盾点,本篇不做分析。

02规模化、批量化医疗产品易降价

医疗技术和医疗产品是两个概念。医疗技术产生医疗产品。有个小故事能很形象的描绘两者的关系。

这个小故事能很形象的描绘两者的关系


医生用一根钢钉将病人的骨头接好了,收费5000美元。富翁不高兴,认为这不公平,医生只是耗费了一根钢钉而已。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医生,要求列出收费明细账。

医生在账单上写到:1根钢钉:1美元 ;

知道怎样放进去:4999美元 ;

总计:5000美元 。

所以,知道怎样把钢钉放进去,远远比钢钉本身更有价值。

其实这个小故事也充分说明能批量生产的产品可以做到很便宜,但技术是无价的。

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如心脏支架……都是医疗产品。只要生产制造和推广销售环节越来越成熟,产品量越大成本就越低。都遵循市场价值规律。

但医疗上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技术

技术是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医疗技术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价格只是一个可以直观的反应价值的数字,但并不能代表其全部。医疗技术的价值就很难仅用价值规律就可以衡量。

心脏支架降价只是回归了正常逻辑,接下来应该就是技术价值的回升了,万一技术没有回升到应有的价值,这项技术就危险了,估计生存不下去。

03免疫治疗不算“新”的新医疗技术

不算新,是因为细胞免疫治疗的历史,已经长达近40年了。

依然作为“新”技术,是因为对于该技术如何进行有效规范的管理和实施,没有任何模板可遵循,所以监管层将其作为“新兴事物”在逐步的摸索当中。

其次,它是一项技术,而不是产品。

早在2009年,当时的卫生部就已将免疫细胞治疗归类为“第三类医疗技术”(对细胞免疫治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打开我的另外一篇文章《来自从业16年的资深专业人士深度解读:免疫细胞治疗的最新国家政策》(文章详情请跳转本文结尾,点击图片即可跳转阅读)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2009年的文件中,写的仅是“自体”免疫细胞,而到了今年7月份出台的《细胞治疗指导原则》内,已将“异体”免疫细胞划归在内。

从监管层的文件变化,大家也可以看到这种尴尬——新兴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往前跑,而政策规范的认知总是落后那么一小步,奋力追赶。

而且,细胞免疫治疗还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技术。

首先,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性。免疫细胞来源于不同的供血者,所以制备出的细胞种类、细胞活性、细胞数量等等都大不相同,这些个体化差异就意味着难以规模化、标准化的大批量制备。

其次,需要恰当的治疗时机。并不是仅仅只需适应症对症就可实施,还需具体分析和判断患者疾病的恶性程度、是否处于进展期,肿瘤负荷大小,累及器官,以及患者的免疫/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等情况。所以仍无法像药物或者其他医疗产品,只要对症就可以标准化应用。

第三, 治疗周期较长,也是无法规模化的掣肘。细胞免疫治疗虽起效偏慢,但效果持久。可对于急于求成的患者来说,却不一定是优点。因为至少需治疗两年左右才能感受其“拖尾效应”(具体可以参见NKT治疗的长期跟踪案例)(贴上案例的链接),同时还需通过定期随访摸清患者状况,随时调整方案。且免疫治疗疗效的判断规则与放化疗也完全不同。所以在这较长的时间段内,许多患者往往疑虑丛生或按捺不住。

以上这几点均是制约细胞治疗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广的原因,所以投入的成本无法下调也是在情理之中。

04新技术短时间价格下调有何结果

毫无疑问,短期内,患者一定是最优先的受益者。但长远看,如果医疗技术没有回归其价值本质,那么患者依然是最终受害者。

任何一项新技术或产品的研发,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精力,而投入市场后,相应的需要回收这部分的成本,在“看不见的手”调节下,最终达到动态平衡。

倘若在较短时间内,人为的干预或破坏这样的经济规律,强行将价格下调,那么必然造成技术提供方失衡。也就是说当研发人员或医生发现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时,那么继续优化或实施应用的动力不足,也容易导致一项新技术逐渐凋亡,最终还是患者买单。

总之,关于医疗技术/产品价格是不是贵的讨论,如果只站在一方角度看问题时,会觉对方哪哪儿都不对。公平的站在第三方角度思考问题时,会发现“平衡”才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