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浩教授:肿瘤重症医学和抗癌治疗相配合,致力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文 / 医学界急重症频道
2020-10-23 09:14
中国抗癌协会(CACA)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全国学术大会在2020年9月12日圆满落幕。在本次会议前一天,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科科主任王东浩教授当选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主任委员,对此,医学界肿瘤频道有幸邀请王东浩教授,针对肿瘤重症医学的学科地位和临床实践价值进行了分享。

王东浩教授视频 医学界:肿瘤重症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的侧重点有哪些差别?王东浩教授:大约在20年前,全球专家认为恶性肿瘤与重症医学是毫无关联的,当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肿瘤是不治之症,病情或症状严重的癌症患者没有到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救治的必要。美国出版的1999年重症医学救治指南中也提到,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晚期肿瘤患者是不需要到ICU进行抢救。不过,随着近20年的科学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许多肿瘤新治疗手段的更新让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经治疗后,部分患者的预后甚至逐渐向慢性疾病转化,肿瘤治疗出现了可防、可治的改变。因此,肿瘤重症患者同样需要ICU的救治。①免疫缺陷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肿瘤患者存在一定的免疫缺陷。

②肿瘤患者的住院治疗史多为手术、放疗、化疗等抗癌手段,在这样大背景的治疗方法下,容易出现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这些情况的发病率高于其他疾病患者。
③肿瘤重症医学科面对的既是重症患者,同时还是肿瘤患者,诊疗特点必须是重症医学与肿瘤诊疗特点相结合。肿瘤重症患者存在与其他疾病患者不同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状态,需要我们肿瘤重症医学科专家去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来制定针对肿瘤患者的重症治疗方案。 医学界:肿瘤重症医学在整个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地位如何?
王东浩教授:十多年前,许多从事肿瘤重症医学科的医生都来自综合性医院,到了肿瘤医院后都认为出现学科变窄、前途局限的情况。实际上,肿瘤是一类常见病、慢性病,因此为了确保抗癌治疗期间的安全,特别需要肿瘤重症医学科的保驾护航、携手努力,来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①在肿瘤的围治疗期,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期间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并发症时,肿瘤重症医学科在此时会挺身而出,帮助肿瘤患者渡过难关。

②许多肿瘤患者为高龄患者,存在许多基础性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抗癌过程中也会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引发危急重症,这也是肿瘤重症医学科需要面对和救治的一大类人群。
医学界:肿瘤重症医学主要能够为肿瘤患者解决哪些问题?
王东浩教授:随着抗癌理念的更新和治疗手段的进步,现今我们有了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并且这些新方案可以进行联合、序贯或与手术相配合,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比如,既往的早期肿瘤患者标准治疗方案就是手术治疗,但是现在的患者可以在手术前先接受免疫药物新辅助治疗来改善手术预后。但是,这些新方案会出现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这是所有肿瘤医生都需要面对的。在新药新方案萌生的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需要重症医学科和肿瘤治疗相关科室的专家共同努力去处理,一旦解决了这些并发症和毒副反应,医生对新方案的使用也会更加有信心,相信肿瘤治疗效果能有大幅度提升。同样,重症医学科在肿瘤学科的配合下,也能取得良好的发展与进步。医学界:如今肿瘤治疗方法不断更新,肿瘤患者的生命支持方面会有哪些新的进展和变化?
王东浩教授:重症医学科在患者脏器功能支持方面有很多手段,比如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治疗、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疗法。既往学科普遍认为,肿瘤属于不治之症,这些有创、大型的治疗可能不太适合、也没有必要用于肿瘤患者。但是,随着我们对肿瘤发生机制的深入理解和抗癌新方案的研发,肿瘤不再是不治之症,并且经过脏器功能的支持,抗肿瘤的效果可以更好地显现出来,让患者得到更多获益。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1985-2015年的这30年,重症医学科与肿瘤科的结合发展,使很多危重肿瘤患者经ICU救治后,1年生存率有很大的改善,期间患者使用过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等救治手段。同样,国内的很多临床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提示肿瘤患者经过我们对脏器功能的支持和保护,最终患者整体情况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同时抗癌效果也能得到提升,让患者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更长的生存期。
综上,肿瘤重症医学科在肿瘤患者诊疗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今后仍有许多工作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努力,以期提高肿瘤患者的预后。

王东浩教授 主任医师
  •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科主任,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中国老年病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

  •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天津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

  • 天津市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感染疾病分会常委,

  • 天津市卫健委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委员、感染性疾病质控中心委员、院内感染质控中心委员,抗生素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