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宁死也不放疗?放疗能治好癌症吗?听听医生怎么说
一说起放疗,很多癌症患者和家属都会非常抗拒,因为在他们看来,放疗意味着离死亡更进一步,身体还要遭受各种折磨,而反观那些没有放疗的,活得时间更长,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周女士不幸得了食管癌,食管被迫切除10公分,休养了大概3个多月,医生建议她放疗,但是周女士觉得自己身体才刚恢复得好一些,可以进食了,虽然吃得不多好歹比之前精神多了,如果这时候开始放疗,身体肯定又会变得很虚弱。
和家人商量过后,周女士决定放弃放疗,这样她也就可以想吃啥就吃啥,身体也确实慢慢变好了,而同一时间住院的病友做了放疗之后,前后都走了,而周女士在做手术14年后再次复发,这一次没有办法进行治疗,但是她感觉这些年也是赚来的。
为什么很多人拒绝放疗?
众所周知,手术、放疗、化疗被称为治疗癌症的“三驾马车”。然而,在生死关头,很多癌症患者却异常排斥化疗,担心化疗产生的副作用让自己“死得更快”。
然而,事实却是,仅仅依靠手术切除肿瘤是不够的,残存在其他部位的癌细胞可能扩散,因此需要做术后治疗。
国际级肿瘤治疗专家、全军肿瘤放疗中心主任夏廷毅认为“放疗需要举旗人”。在日本留学的4年间,他学到了放疗科研方法,掌握了先进的放疗技术。
回国后,夏廷毅不断提出创新型理念,包括“放疗的发展方向是精确诊断、精准定位和精彻清剿”,使肺癌、肝癌、胰腺癌治疗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夏廷毅指出:“放疗在癌症治疗中,可以产生40%左右的治愈贡献率。”然而,数据显示,我国70%的癌症病人都需要进行放疗,但只有20%得到了放疗,还有50%的病人没有在合适的时机得到有效的治疗。
究其原因,一是与人们对放疗的认识不够;二是放疗得不到重视,装备配置数量少,从业人员也少;三是放疗宣传力度太小。
放疗在肿瘤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对放疗的系统认识,很多癌症病人误以为放疗是洪水猛兽,觉得一旦接受了放疗,自己会死得更快。
然而,肿瘤的治疗却离不开放疗。一方面,手术无法全部清除残留的癌细胞,需要进行术后的治疗。另一方面,放疗比化疗产生的副作用更小。
再加上,近十年来,放疗技术越来越精准化,既能保护正常的组织,又能最大程度减少毒副反应。
放疗会有哪些副作用?
正常来说,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使肿瘤缩小或消失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手段。因此,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放疗也会对照射范围内的正常组织造成损伤,从而出现一系列副作用,比如:
放疗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
放疗时骨髓内造血细胞的分裂繁殖受到抑制,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出现贫血的症状;
放疗时由于放射的高能射线穿透力较强,会引起脱发;
放疗时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细菌感染等,会出现发热的的情况。
此外,还会出现皮肤损伤、疲劳乏力、口干、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食管损伤等症状。但是,大多数放疗导致的副作用,会随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而缓解及消失。
只要正确认识放疗的不良反应,积极配合医生早发现早治疗,就能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帮助控制病情。
除了要正确应对放疗出现的不良反应之外,在放疗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对正常的组织产生辐射,放疗的时候不要随意移动位置;
2、放疗前后30分钟内尽量不要吃东西,以免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影响放疗进展;
3、放疗之后不要马上走动,应该在床上平躺,休息半小时左右;
4、放疗期间注意饮食健康,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
5、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量,饭后及时漱口,减轻口腔黏膜反应;
延伸阅读:癌症患者的福音——抗癌利器有新突破
虽然放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对放疗的认识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放疗设备和放疗比例远远落后。
数据显示,我国拥有的放疗设备为1.4台/100万人,而在美国已经接近12台/100万人。
不过,随着对放疗认识的加深,我国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突破。近日,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简称BNCT)研制成功。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副主任梁天骄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BNCT更接近一种“靶向治疗+放疗”,能够精准打击人体内癌细胞。
原来放疗的作用这么显著,看完这篇文章,你是不是改变了对放疗的看法呢?在抗击肿瘤的路上,由于进展缓慢或者出现副作用等原因,很多人会对放疗、化疗等医疗手段产生质疑,甚至认为它们是助长癌细胞的“左臂右膀”,从而陷入“拒绝治疗”的误区。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癌症治疗,相信现代医学的力量,千万不要自己找独门偏方,以免加重病情,危及生命。
参考资料《别怕,放疗不是洪水猛兽》.科技日报.2016-11-23《夏廷毅:放疗需要举旗人》.环球网.2020-06-24《抗癌“利器”又有新突破》.经济日报.2020-09-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