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化疗!肿瘤术后全新辅助疗法登场,大幅提升治愈率
早期癌症患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手术之后如何防止肿瘤复发转移?
一般来说,对于具有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医生会在术后使用辅助治疗手段进行巩固,防止肿瘤卷土重来,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针对不同的患者,医生会选择不同的辅助治疗手段。这几年,争议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是:对于有敏感基因突变(EGFR、BRAF等)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到底是用化疗还是靶向治疗?
两个月前,我们发过一篇文章(详见:该不该“赶尽杀绝”:肿瘤切除手术后,要不要继续服用靶向药?)讨论了术后使用靶向药防止肿瘤复发的利弊,指出评价靶向药价值的金标准是:是否提高治愈率,是否切实降低复发转移率。
由于大多数靶向药巩固治疗,只是推迟了复发转移的发生(该复发转移的病人,最终还是复发转移了),并没有降低复发转移风险,最终并没有大幅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反对盲目使用靶向药用于术后实巩固治疗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医学在发展,每个月都有新进展,什么事都不能一概而论。近期,随着两项重磅临床数据的发布,大家发现:手术后使用靶向药巩固治疗,也不是一定不能提高治愈率。
下面,我们就具体说一下这两个临床数据。
一、BRAF+MEK双靶向巩固治疗:治愈率提高16%
最近,全球最顶尖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公布了双靶向药(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用于手术切除的BRAF突变的恶性黑色素瘤巩固治疗的5年随访数据:
相比于安慰剂对照组(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36%),双靶向巩固治疗大幅度提高了治愈率,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达到了52%——这是恶性黑色瘤领域,第一次见到如此大幅度的治愈率提升。
从全球25个国家169家医院招募的870名手术完整切除的III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1分组,一组接受双靶向药巩固治疗,一组接受安慰剂对照,巩固治疗的时长是1年。
这次公布的是长达5年的随访数据,5年在肿瘤学界是一道坎。手术切除后的实体肿瘤病人,如果过了5年还没有复发转移,那么多数医生会认为这部分病人已经是临床治愈了。
那么,双靶向联合巩固治疗1年,是否能提高治愈率,以及到底能提高多大比例,一直是大家期待的答案——52% vs 36%,治愈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
而且从生存曲线上看,生存曲线在4-5年之后就是一条水平线了,的确是绝大绝大多数5年还不复发转移的患者,基本就是治愈的患者了。双靶向治疗,让III期的恶性黑色素的治愈率提升了16个百分点。这个成绩比肩甚至超过了PD-1抗体单药巩固治疗。
二、奥希替尼用于EGFR突变肺癌患者巩固治疗:复发风险降低80%
今年欧洲肿瘤学大会(ESMO)最重磅的研究,就是奥希替尼用于早中期(IB-III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巩固治疗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奥希替尼巩固治疗3年,肿瘤复发转移风险降低超过80%。这是有史以来,肺癌辅助治疗领域见过的最大幅度的胜利。
两条生存曲线从一开始就截然分开,而且一直都没有交叉(似乎大概率不会再交叉)。2年无疾病进展的比例从52%提高到了89%,提高了37个百分点,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下降了80%。对照组中位无疾病复发转移的时间为27.5个月,而奥希替尼巩固治疗组目测已经远未达到。
这样一个结果,在大会宣布的同时,第一时间发表在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代表了全球学术界对它的认可与欣赏。
此外,脑转移一直是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绕不过去的话题。
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用作术后巩固治疗的3期临床试验,虽然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延长了,但是并未切实地提高治愈率、并未切实地延长总生存期,很多人觉得一个很明显的理由是并未切实地降低脑转移的发生率。
然而,作为可以很好地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转移有较高控制力的第3代靶向药,奥希替尼巩固治疗改写了历史。截止目前,安慰剂对照组已经有10%的患者出现了脑转移,而奥希替尼巩固治疗组只有1%的患者出现了脑转移,10%降低到1%,这又是一大历史性的突破。
关于奥希替尼巩固治疗,目前唯一的悬念就是长期随访(3-5年)后,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能否大幅度延长。不过,基于目前如此亮眼的数据以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加持,很有可能国外会在不久的将来,正式批准奥希替尼用于II-IIIA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的巩固治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 Five-YearAnalysis of Adjuvant Dabrafenib plus Trametinib in Stage III Melanoma.NEngl J Med 2020; 383:1139-1148
. Osimertinibin Resected EGFR-Mut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DOI:10.1056/NEJMoa2027071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