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真的这么万能吗?健康人体检做CT小心“被谋杀”!

文 / 惠斯安普
2017-07-07 17:08

“你先做个彩超看看吧……”

“医生,彩超没用,直接给我开CT,看得清楚!”

也许很多朋友认为自己很了解CT,觉得照了CT,身体哪里有毛病一目了然,那么到底什么是CT检查呢?真的就像上述那个患者说的,直接来CT,彩超不可靠吗?

CT、核磁共振作为医学诊断学发展的里程碑式的科技发明为医生诊断疾病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但由于CT所用的射线是X线,对人体有很大伤害,做一次CT,最少相当于10次胸透的射线量,所以在国外一直被严格界定为用于诊断疾病的准病人使用,健康人体检被严格禁止。

占小便宜有时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级以上医院快速发展,为了竞争不停地更换最新的设备,一般应用十年以上的CT和核磁等设备,都要淘汰出局。为了给新设备腾地方,三级医院往往可以五万、十万元低价处理甚至免费赠送,有些体检中心占了大便宜,只花运费将其搬走,并花少量的钱外表翻新,表面上看跟崭新的一样。殊不知这些CT、核磁大部分视频衰减,图像不清晰,极容易误诊、漏诊,有的甚至漏线,对身体危害无穷,这些百姓一无所知。

CT检查真的这么万能吗?健康人体检做CT小心“被谋杀”!

众所不知,CT实质上所用的检测用线是X放射线,在CT检测的十分钟、二十分钟中,你将饱含了X线的辐射,这个过程对于有些需要诊断的准病人是有意义的,对于健康人肯定是弊大于利,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此过程往往是被谋杀的过程,所以在西方很多国家,CT只作为医院的检查手段用于病人的疾病诊断,不允许用在健康体检上。

CT检查真的这么万能吗?健康人体检做CT小心“被谋杀”!

以PET-CT为例,做一次受多少线,最简单的比喻:全身检查一次PET-CT,相当于一个正常人30年的辐射,一小时就接受。相当于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第二天站了一天。

“主要是由于肿瘤检出率较低。”专家说,此前国内外的相关统计都在1%-2%,近年来在医院做PET-CT的人当中两成是为了体检,其中查出恶性肿瘤的比例为1.3%,此外还有20%的人检查出冠心病等其他潜在疾病。对于健康人使用PET- CT体检,专家的态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对”。

被隐瞒和被忽略的风险

事实上,PET-CT异常火爆之下,从业者隐瞒了PET-CT的风险。PET-CT的安全性一直受到质疑。

香港大学放射诊断学系系主任Pek-LanKhong教授等研究者采用了三种目前主流的PET-CT仪器,结果显示其辐射剂量在13-32毫西弗之间;“与PET-CT有相关性的癌症发病率”则为0.2%-0.8%,且年龄越低,风险越大。

因此,研究者建议,应该在有充分的临床理由后再做PET-CT检查,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剂量。

CT检查真的这么万能吗?健康人体检做CT小心“被谋杀”!

一位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指出,PET-CT在发现空腔脏器(胃、肠等)病变方面存在盲区,因此并不能取代胃镜、肠镜等常规检查。事实上,PET-CT检查并不能检查出所有肿瘤。在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上,PET-CT就效果不佳。

专家也对PET-CT用于普通人群体检持否定态度。他指出,目前许多癌症都有成熟简便廉价的检测方法,而PET-CT检查过于昂贵,且存在风险,“不具备向全体人群推广的价值。”

“这不是因为价格,而是因为风险。”荷兰癌症研究所核医学部专家柯尼里斯·霍夫纳格尔(Cornelis A. Hoefnagel)表示,“像日本那样的PET-CT体检,可能100个人里才检查出3个人。为了3个人而让其它97个人承担辐射风险,不值得。”

健康体检不等于“过度体检”

“过度体检”指的是健康体检过程当中被忽悠追加不应该在健康体检中设置的项目,比如CT 、核磁共振等。健康体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一些疾病并给予早期的治疗,群体绝大多数为健康人,因此,体检的过程绝对不应该损害健康,否则事与愿违。

功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平衡的、可调的生物体,存在着功能分工、功能改变、功能代偿、功能恢复、功能衰竭等种种生理和病理现象。找到适宜的功能检测方法和技术,对功能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对功能改变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干预,对临床治愈后的身体进行功能恢复。这才是健康管理的正确途径。

CT检查真的这么万能吗?健康人体检做CT小心“被谋杀”!

功能医学检测设备HRA健康风险评估系统能发现功能病变还没有转化为器质性的病变,5分多钟检测人体全身,早期提示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疾病,检测过程无痛、无创、无辐射,健康人也可以检测,不必担心潜在的风险。价格也不高,完全具备向大众推广的价值。目前,HRA精准检测正在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进行试点应用,试点结束后将在全疆推广,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医疗惠民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