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原癌基因新靶点 可让癌细胞“自杀”

文 / 健客医药
2019-07-04 23:21

上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名为MYC的原癌基因。当这种基因在突变或过度表达时,会导致细胞无限分裂增殖,从而导致肿瘤恶化。

多年以来,科研人员一直将MYC作为抗癌治疗靶点,试图研发出可阻断MYC基因的药物,却始终未能成功。

研究发现原癌基因新靶点 可让癌细胞“自杀”

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找到了“攻击”MYC原癌基因的新途径,即阻断ATF4蛋白质,导致癌细胞自身产生过多的蛋白质并死亡。

该研究近期在英国著名杂志《自然》子刊《自然细胞生物学》上发表。

过往研究证明,MYC基因参与调控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凋亡、分化的正常生理过程。当MYC调控异常时,它会促进多种癌症,如胰腺癌、卵巢癌、结肠癌、淋巴瘤形成。在一半以上的人类癌症中MYC基因发生了改变,它往往与非常具有侵袭性的肿瘤相关。

MYC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标靶,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它影响许多基因的表达,正因为参与的细胞过程复杂,加剧了药物研发的困难。

理查德·张伯伦放射肿瘤学教授康斯坦丁诺斯·库曼尼斯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此前曾表明,激酶PERK是MYC活化后的一条关键下游通路。

然而,接下来的研究发现,阻断PERK并不能控制肿瘤生长,因为MYC还有第二条下游通路可以选择,叫做GCN2激酶。

因此,研究人员决定进一步向下游寻找突破口来对抗MYC基因。他们发现,ATF4蛋白分子正位于两条下游通路汇合的交点上,这意味着通过靶向ATF4蛋白分子也许就可以更好的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

研究发现原癌基因新靶点 可让癌细胞“自杀”

研究还发现,ATF4蛋白参与调控MYC靶向的多种基因表达,其中有一种叫做4E-BP1的蛋白,它可负责调控mRNA的翻译,使蛋白合成保持平衡。

研究人员在人类大肠癌细胞系中尝试敲除了ATF4的后果,发现其表达降低之后,MYC活化造成蛋白质不断堆积,肿瘤细胞最终因代谢压力过强,死于这种“自杀式”内部应激。

在淋巴小鼠模型中,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机制的效应。去除ATF4基因后的一组小鼠,肿瘤细胞停止生长,相比对照组,小鼠的无肿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都得到了显著延长!

结果表明,通过阻断MYC-ATF4通路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潜在方法。

研究发现原癌基因新靶点 可让癌细胞“自杀”

尽管针对MYC的挑战困难重重,不过一些生物技术公司仍在追求这一战略。例如,Aptose Biopharma正在对其MYC抑制剂APTO-253进行早期人体试验,该试验曾在2015年被FDA叫停。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还将继续研究这种间接攻击MYC的方法,弄清楚MYC-ATF4通路中是否有其他潜在靶点,以及阻断ATF4是否会在人体中产生其他脱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