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肠癌"只增不减?8种常见习惯,经常做,癌症可能上身
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14万人被确诊为肠癌,且发病率逐年递增2.5%~5.0%,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
为何"肠癌"只增不减?中医肿瘤专家李忠教授:8种常见习惯,经常做,癌症可能上身
习惯1:三餐不定
危险指数:★★★★★★★
调查显示,饮食不规律,是导致肠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餐不定,其发生肠癌的可能性比正常饮食人群高出2-3倍。
时而过饱——在某个时间段内,摄入体内大量的食物,导致肠胃压力增大;
时而过饿——经常性的因为工作,或减肥,导致长时间未摄取食物。
胃肠道若长时间未摄入,胃肠道的上皮会萎缩。长此以往,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防癌抗癌的能力就大大下降。
三餐不定,食物摄入较少,膳食纤维的摄入也就较少,而膳食纤维被营养学家称为"没有营养"的营养。
因为它吸水后膨胀,润滑肠道,以粪便的形式裹着肠道毒素排出体外,不给身体留下热量。
如果长期缺乏膳食纤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会延长,造成肠道对废物再次吸收,长此以往,患大肠癌的概率将大大增高。
2、无肉不欢
危险指数:★★★★★★
肉类的摄入一旦超过人体的需求,多余的营养物质就成为细菌的"繁殖地"。
久而久之,肉类中富含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细菌的作用下迅速腐败,生成对肠胃道有害的物质。
肠胃黏膜长期遭受毒害,就会演变为"炎症",随后坏死,细胞再生,整个过程不断反复,黏膜细胞在修复过程中一旦走上"歧途",就会产生癌变。
3、久坐不动
危险指数:★★★★★
长期不运动,就会导致肠道的蠕动变缓,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其中含有的致癌物,会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
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部等部位血液循环不畅,可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些都增加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
4、长期便秘
危险指数:★★★★★
经常性便秘可能是中老年人患上肠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排泄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过多地吸收排泄物中的致癌物质,诱发肠道病变。
据数据显示,便秘者患上肠癌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4倍还要多。
5、肠道疾病
危险指数:★★★★
大肠息肉、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上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家族遗传史,特别是连续两代以上都患有肠道疾病、患病年龄在50岁以下者,其后代患大肠癌的风险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出约20倍。
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及与肠癌相关的肿瘤指标检测。
6、 常吃油煎、烟熏、火烤食物
危险指数:★★★
无论是油煎、烟熏还是火烤,都很容易生成致癌物。
苯丙芘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特别是在明火下烧烤的食物,很容易产生,包裹在食物外。
偶尔接触这些物质,并不会产生明显危害;若长此以往,情况就难以预料了。
7、 腌制食物
危险指数:★★
食品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及胺类物质,会导致其致癌物聚集增加。
导致食物内所含的硒元素被破坏,逐渐变少。
而,肠癌的死亡率与膳食硒摄取量呈负相关。
8、 烟草
危险指数:★
烟草燃烧时会产生诸多的致癌物质。
部分物质会留置在胡须、嘴唇、口腔里,通过食物进入消化道,长期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产生癌变。因此认为,吸烟也是诱发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中医肿瘤专家李忠教授:防止肠道癌变,多做3件事:
第一件:补充硒元素
硒能阻断肠道癌细胞的营养供应,被誉为"抗癌之王"。
肠道癌细胞的生长需要源源不断的营养,否则就会慢慢枯萎、消亡。硒可促进人体快速形成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因子,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网"的形成。补充硒,说白了就是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来源。
如今的抗癌手段已经从无机硒提升到了有机硒,其中,植物有机硒吸收率和活性更高。
植物有机硒含量丰富的食物有:坚果类(如花生、瓜子)、动物肝脏、大蒜、海鲜产品等。
此外,还有一些富含硒的食材,我们可以泡水喝,像各种绿茶、石斛、白茶、元芙菊等,坚持饮用,也能抑制肿瘤细胞。
其中元芙菊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硒元素,还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和植物甾醇等营养物质,晒干后泡水喝,有助于阻止肿瘤扩散、加速肿瘤细胞的坏死,预防肠道癌。
在我国,元芙菊主要产自河南云台山,去云台旅游的,不妨带点儿回家。
第二件:拒绝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很容易加重肠胃负担。
导致肠道消化不良的出现,引发急性胃肠炎,加剧肠癌出现。
第三件:不要憋便
很多人因为某些原因,习惯性的憋便。
若有便意,一定要及时的进行释放,否则,长时间下去,很容易就会导致便秘,毒素堆积在体内,诱发肠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