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专家廖美琳:肺癌治疗进入新时代,将有更多患者活过5年、10年

文 / 新民晚报
2019-04-22 13:45

肺癌在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癌症榜首,也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近日,在阿斯利康第二届肺癌高峰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首席专家廖美琳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肺癌治疗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临床研究、诊疗创新与可及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飞速进展,加速了肺癌向慢性疾病转化的进程。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下,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进一步提高。“未来,我们或许可以讨论患者的10年、甚至15年生存率。”

得益于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在肺癌的精准治疗和免疫治疗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早在2005年,阿斯利康研发的全球首个肺癌靶向药物在中国上市,成为癌症领域的一大突破,从此改变了传统治疗手段,正式开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精准诊疗时代。2017年,第三代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在中国上市,为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它能够选择性地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中国肺癌精准医疗从此进入3.0时代。2018年,我国首个肺癌PD-1单抗药物上市,中国进入肺癌免疫治疗元年,越来越多肺癌患者跨越过5年生存期,肺癌转化成为慢性疾病的可能性也正在增加。


肺癌专家廖美琳:肺癌治疗进入新时代,将有更多患者活过5年、10年


图说:肺癌专家廖美琳 主办方供图

廖美琳教授指出:“随着学术交流增加以及科技不断创新,我国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在各界多方的支持下,大大提高了靶向药物的可及性,使能用药的人都用上合适的药,这是件大好事,让先进医学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全面惠及肺癌患者。”

为了让更多肺癌患者受益,政府、企业与机构多方齐发力,从多渠道推进药物可及性。2018年,第三代肺癌靶向药物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乙类范围;同年年底,第一代肺癌靶向药物进入国家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名单,药价大幅降低;自2019年1月1日起,国务院批准对抗癌药等药品进口原料实行零关税,这些举措都将切实减轻肺癌患者经济负担。

廖美琳教授表示,精准治疗时代,靶向药物的出现给不少病人看到了希望。“在新药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病人活过5年,希望未来我们将不再满足于5年生存率,而提10年、15年的概念。”廖美琳说。不过,在临床上,一些病人觉得靶向药物有耐药性,往往有顾虑。耐药是靶向药物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现在有了第二代、第三代靶向药物,可以想办法替换原来的药;同时,免疫治疗还可配合靶向治疗,并不会影响结果。廖美琳强调,肺癌的治疗还需要多种方法配合起来进行,不能说想用哪一种治疗就可以用,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不要一下子把所有治疗方法都用上,也不要单独挑一个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不是100%有效的,但它可以联合其他治疗,取得更好效果。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医学事务部负责人康志清表示:“肿瘤作为全球药品市场最大的疾病领域,也是阿斯利康的重点投入所在,在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治疗领域,阿斯利康不断通过全方位的科研投入加快创新药物研发,拥有完整的产品管线,并且有多个在研产品管线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关键阶段,如非小细胞肺癌有7个II期和1个III期临床试验、乳腺癌有5个II期和1个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针对胃癌和乳腺癌的抗体偶联药物DS-8201也有望上市,期待为患者带来更多有意义的临床改善。”

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部总经理殷敏介绍,未来还将通过在覆盖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关爱等环节中对肺癌全病程慢病化管理的积极探索,助推实现“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并让中国肺癌患者实现高质量的带癌长期生存。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