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吗 | 多喝牛奶能抗癌?!
牛奶中rbGH显然要被吃进肚子里,如果按照这种“口服就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说法,不用做什么就可以直接得出“不会危害健康”的结论了。
但管理局的审核要求进行大剂量的短期动物实验。在连续28天对老鼠喂以奶牛注射剂量100倍的rbGH,没有观察到生理指标异常之后,他们才认为这种物质不会被人体吸收,因而不必进行长期的安全性实验。
虽然这个结论与“理论预测”相一致,但并不能认为是多此一举。有意思的是,加拿大的主管部门认为美国人的结论还是不可靠,因为在另一项实验中,当喂以老鼠比较大剂量的rbGH之后,在老鼠体内检测到了rbGH抗体的存在。这一结果让美国人颇为尴尬。
虽说抗体的产生“不一定”意味着蛋白质被吸收,但至少说明直接吸收是“可能”的。而他们最终做出维持原结论的理由,是“即使能够产生抗体,也对人体无害;而且牛奶中的rbGH含量远远不到产生抗体的剂量”。
蛋白质可否被小肠直接吸收?
出于科学的严谨,上述权威机构默认一种陌生蛋白是有可能经过口服从肠道直接吸收的。那么,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
日本科学家藤田等人在1995年发表过一项研究。他们把纳豆激酶注入老鼠的十二指肠,发现纳豆激酶可以被吸收进入血液,然后发挥纳豆激酶的生理活性。当然这项研究只是说明纳豆激酶可以通过老鼠的小肠壁,并不能说明纳豆激酶,如果口服经过胃液消化之后是否还能全部到达小肠,也不能说明纳豆激酶在人体中是否有同样的行为。因为纳豆激酶的研究不是一个热门领域,这项研究也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
不过,考虑到生物研究中经常用动物实验的结果来推测人体中的可能机制,这项研究至少说明:具有生理功能的蛋白质或者蛋白质大片段经过肠道吸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实际上,在现代药学研究中,口服蛋白药物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这一类药物的设计理念,一般是通过各种保护手段,让药物蛋白能够抵抗消化液的袭击而安全抵达小肠,再释放出来,并用其他物质降低小肠的吸收障碍,使得药物蛋白可以进入血液系统。制药公司各显神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相当大进展。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的口服胰岛素进入了临床实验阶段。
有口服直接吸收的蛋白质吗?
显然,不管是纳豆激酶的老鼠实验,还是口服蛋白药物,都还算不上普通蛋白经过口服被人体吸收。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的确是存在的。
有一种叫做蛋白水解酵素抑制素(简称BBI)的蛋白质,是来自于大豆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由71个氨基酸组成。像其他的蛋白酶抑制剂一样,它可以抑制体内蛋白酶的作用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传统上,这样的物质被当作“反营养物质”。
不过,后来人们发现它有非常好的抗癌效果,而且对多种癌症都有效。更值得称道之处还在于,它可以通过口服发挥作用。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同位素示踪实验显示,口服BBI的2~3个小时之后,有一半以上的量进入了血液并运输到动物全身各处。并且,最后经过尿液排出的BBI仍然具有活性。
在各种动物实验中,它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1992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它进入临床试验。在二期临床试验中,口服BBI显示了抗癌的能力。而用BBI抗体对病人血液进行的检测发现,它可以通过口服进入多种蛋白质,乳清蛋白就很容易消化,而酪蛋白就比较慢。这样,乳清蛋白的吸收就主要以氨基酸或者二肽、三肽的形式,而酪蛋白就更容易以多肽的形式被吸收。
1998年,法国巴黎大学的研究者在《生物化学》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给健康常人食用酸奶或者牛奶,然后分别收集胃液、肠液和血液,来分析其中的多肽组成。结果在血液中,检测到了两个来自酪蛋白的长链多肽。
传统上,牛奶、大豆、鱼等食物仅仅被当作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把目光对准了它们产生的多肽。大量具有各种各样“生物活性”的多肽被分离了出来,并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中显示了生理功能。
虽然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未必能在人体内得到重现,这些多肽对于人体健康能够产生多大作用的确还需要更多临床实验的验证,但有两点是学术界广为接受的:不同的蛋白质能够生成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多肽;这些多肽可以被直接吸收进入血液系统。
文:云无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推荐
《 吃的真相3:带你认清“毒”食 》
作者:云无心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我们在视频上常常面对困扰,既要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之事,又要有肚量去接受不可改变之事,还需要智慧去分辨二者的不同。云无心致力于向公众提供这种分辨的智慧。他说:在食品领域,公众需要的不是什么最新最尖端的科学进展,而是可靠的常识。《吃的真相3》延续了前两集《吃的真相》的严谨和独特之处,在内容上更偏重于解读这几年来引起大众恐慌的“有毒食品”,或更准确来说是“有问题食品”,依托作者的专业功力去做深度剖析。那些和日常吃喝有关的争论、疑惑在本书中逐一得到深入浅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