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第一杀手”——肺癌,肺癌早期肿瘤标记物筛查不可少

文 / 国际医学网
2019-04-09 13:37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即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每分钟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而肺癌仍然是癌症病种中发病率及死亡率第一的癌症!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一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5%,5年生存率仅15%。小细胞肺癌(SCLC)的2年生存率仅为1%。由此可见肺癌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危害相当之大。

我国肺癌如此高发,死亡率逐年上升的原因主要受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吸烟和环境污染也是最突出的两个原因。此外,在临床上70-80%的肺癌患者一确诊即是中晚期肺癌,这样意味着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这是肺癌死亡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然而,肺癌并非不治之症,如果早期发现,综合治疗,早期肺癌能够获得长期生存。即使是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通过微创外科手术、新一代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和物理治疗新手段,患者5年生存率也可达50%以上,个别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80%至90%。

因此,肺癌的早期筛查也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肿瘤筛查、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方法,但单个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或特异性不高,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因此临床实践中提倡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以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那用于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呢?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所产生和分泌并释放到血液、体液、组织中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目前美国临床生化委员会和欧洲肿瘤标志物专家组推荐常用的原发性肺癌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以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等。

来源:《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以上肿瘤标志物具体有什么意义呢?下面为大家详细解读:

1、癌胚抗原(CEA)

正常参考值:0~5ng/ml

CEA升高主要见于消化系统肿瘤,肺癌患者血清CEA也可升高,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CEA经肝脏代谢,肝脏的良性疾病也可导致癌胚抗原升高,但通常升高幅度较小。良性疾病导致的CEA升高通常 < 10 ng/ml。

2、糖类抗原125(CA125)

正常参考值:0~35U/ml

CA125最初在卵巢癌中发现明显升高,后来在肺癌恶性渗出液中也发现CA125存在,部分肺癌患者血清的CA125也有不同程度升高。

3、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

正常参考值:0.10~3.3 ng/ml

肺鳞癌和肺腺癌均可见CYFRA 21-1表达,尤其是肺鳞癌,因此CYFRA 21-1对肺癌的病理分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正常参考值:0~17 ng/ml

NSE在小细胞肺癌中升高明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也可升高。一些良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及其它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中NSE也可升高。

5、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

正常参考值:2~50pg/ml

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估、复发监测及预后判断也有一定作用。10%~30%左右的非小细胞肺癌也会出现ProGRP升高,但一般升高幅度较小。ProGRP对鉴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常有用。血清NSE还能为肺癌的组织学诊断提供额外信息。

检测报告中出现如上图中向上箭头【↑】,表示该指标较正常值升高,具体升高程度可与【参考值】一栏数据范围对比。

6、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正常参考值:0~1.5 ng/ml

SCC是一种细胞结构蛋白,在各组织来源的鳞状细胞癌中,其血清浓度升高,皮肤病和肺部感染时也会升高,主要存在于肺、咽、食管等恶性肿瘤中,特别是鳞状细胞癌,因此是肺鳞癌较特异的标志物。

备注:由于检测的方法及检测仪器厂家的不同,参考数值会有不同,请参考报告单上的参考数值判断解读报告单!

联合检测的价值更大

上述介绍的几种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的价值更大。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诊断仅有相关性,而无特异性,所以数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肿瘤的诊断意义更大。

例如:CEA单独升高对NSCLC并无诊断意义,因为在其他很多恶性肿瘤中CEA都会升高。CEA和CYFRA 21-1联合应用对NSCLC的预测较有意义。联合CEA、SCC-Ag和Cyfra21-1对NSCLC的诊断和评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参考来源: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999651/#b14

影响检测的因素

另外,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代表一定患有恶性肿瘤,某些良性疾病也可以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但应引起重视,具体列举如下:

①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与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密切相关,不同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宜直接比较。在治疗观察过程中,如果检测方法变动,必须使用原检测方法同时平行测定,以免产生错误的医疗解释。

②各实验室应研究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建立适当的参考区间。

③不合格标本如溶血、凝血、血量不足等可影响凝血功能、NSE等肿瘤标志标志物甚至肝肾指标等的检测结果。

④标本采集后需尽快送检到实验室,标本放置过久可影响Pro-GRP等肿瘤标志物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检测结果。

肺癌检测案例解析

患者,男性,60岁,既往体健。体检发现,胸部X线显示肺部有一小颗粒状阴影,其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为15.2 ng/ml(参考值<5.0 ng/ml),其他指标均正常。

进一步的CT及痰脱落细胞检查均无法明确诊断其肿瘤。考虑到患者曾患肺结核,因此医生们的结论倾向于两种:一部分认为可能是肿瘤,应该进行手术;另一部分认为应先按结核治疗,观察病情。由于患者既往体健,坚持自己未得肿瘤,因此选择了抗结核治疗。

图源:shutterstock

治疗中,医生对该患者的血清CEA反复监测观察,发现其血清CEA水平一直处于高水平,而且还有上升趋势,最终达到32.0 ng/ml。医生认为该指标的上升趋势是危险信号。患者的肺部阴影经治疗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CEA指标却居高不下,医生就此与患者进行分析交流,该患者最终决定手术。术后组织标本的病理检测结果为小细胞肺癌,并且已有转移。

手术后,该患者的CEA水平下降为10.0 ng/ml,但两月后,其水平又增高为26.7 ng/ml,此时,患者的状况已不容乐观,最终失去了生命。

案例来源:《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案例分析200例》

图源:shutterstock

小结

综上,所有肿瘤的诊断是不能仅仅凭借肿瘤标志物指标来判断,除了肿瘤标志物,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测来综合判断的,最终仍需要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才能诊断为肺癌,只有病理检测才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那么问题来了,肺癌相关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测有哪些呢?详情请听下回分解。

声明:春风健康对所有公众号产生内容保持严谨、中立的态度。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使用。如遇到内容有误,请与我们联系进行讨论和修改。(010-85750830)

春风健康 临床患者招募海外医疗服务机构

为患者提供临床患者招募、海外医疗、国际会诊等服务,架起患者与希望的桥梁。专注肿瘤癌症等重症的科普内容产生和运营,传递抗癌和疾病康复的基本知识和最新信息,助力患者正规治疗的每一步。关注微信公众号 “ 春风健康”,获取更多临床患者招募信息及肿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