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着,死亡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些老师的抗癌故事,令人动容
最近,小编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湖南怀化的一名舞蹈老师邹玉秀,前不久查出患恶性肿瘤,术后22天没有进食,靠营养液来维持。但疾病并未将她击倒,她时而还用舞蹈来鼓励身边的病友。
当记者问她为什么给病友跳舞时,她回答道:“因为阿姨(病友)得了乳腺癌,她想回家,放弃治疗,我说我的病挺严重的,连病因都不知道在哪里,那我跳舞给你看,哈哈。”
疾病、死亡、离别,是很多人都想要逃避的东西。
但也总有一些人,他们身患重病,却没有愁眉苦脸,而是依然阳光、坚强,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们无法对他们遭遇的苦难感同身受,却能被他们向阳而生的坚强和毅力震撼。
清明节到了,在这个节日,有一些话题,不能回避,关乎疾病、生死、离别。
不妨从下面这些教师的故事里,找寻一些启示。
01
“我经常和自己的癌细胞对话,告诉它们,你们不要太嚣张,长得太快我完蛋了,你们也得完蛋。”
——闫宏微
人间世:33岁的大好年,育有一儿一女,闫宏微不愿意就这么放弃生命_腾讯视频
1984年出生的闫宏微,
曾是上海一名高校教师。
2017年3月,
她被诊断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医生给她做了乳腺全切
和淋巴结全清扫手术。
但癌细胞并没有就此消亡,
很快转移到了肺部。
抗癌之路异常艰辛。
一年中的52个星期,
闫宏微有36个星期都在化疗。
可她始终微笑以对:
“我打了这么多化疗药,
血管都打没了,
血都找不到了,
这个东西一点反应都没有,
它们也是神了,
不愧是我的癌细胞,牛!”
《人间世》节目组跟拍了她整整215天,
足迹跨越大洋和时区。
一次次的挫折甚至让导演都开始怀疑,
为什么要去记录这么多悲惨的事情,
但看着闫宏微坚强的样子,
导演释然了:
“在我们镜头里,她是那么青春,
那么阳光,那么坚强与乐观。
这是我们想要帮她记录的青春。”
她说:
“我经常和自己的癌细胞对话,
告诉它们,你们不要太嚣张,
长得太快我完蛋了,你们也得完蛋”,
她想改造自己的癌细胞,
让它变得聪明一点。
然而,
她终究食言了,
她的生命,
永远定格在了
2019年3月18日下午16:49。
02
“我们握着的,不仅仅是一只粉笔,是学生的未来,家长的未来,是很多家庭的全部。”
——赵生财
乡村教师患癌6年坚守课堂:痛得受不了时,就单腿跪在凳子上_腾讯视频
今年55岁的赵生财,
是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五中学
的数学老师。
2013年,
他被确诊患上了前列腺癌和肾上腺肿瘤。
前列腺癌手术治疗后,
他身体素质便大不如前,
医生建议他的肾上腺肿瘤不适合再做手术,
还是保守治疗。
从此,
每日4点起床吃化疗药物,
便成了一种习惯。
最初那段日子,
赵生财特别害怕夜幕的降临,
怕一闭上眼就永远醒不过来了。
晚上整宿整宿的睡不着,
白天趴在床上迷迷糊糊一整天。
也是那段日子,
他疯狂地怀念孩子们的笑脸。
当病情稍稍稳定,
赵生财便不顾家人的劝阻,
坚持回到学校上课。
学校领导多次劝他回家休养,
可他却说:
“与其在家等死,我宁愿回到学校。
看着孩子们的笑脸,
能让我忘记自己是个癌症患者,
忘记自己的病痛。”
长期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很大,
腰疼、腿肿、气喘,
忍不住腰痛时,
他便两条腿轮流跪在凳子上缓解疼痛,
从不会耽误讲课。
03
“她说以后不能看着孩子长大了,放心不下他,那就把眼角膜捐出去,用另一种方式看着孩子长大,再说也能帮助有需要的人。”
——钟海峰(段建珉丈夫)
大善!女教师癌症去世捐献眼角膜 她用这种方式再看看世界_腾讯视频
2019年2月18日,
山东烟台48岁教师段建珉
因胃癌告别了陪伴她25年的讲台。
段老师生前是一名英语老师。
2018年初,
段建珉的身体已经开始出现问题,
但是她没有把病痛当回事,
因为她更放不下热爱的教育事业,
放不下她的学生们。
直到有一天,
段建珉吃过的早饭从鼻子流出来,
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五月份的时候到医院一查,
竟是胃癌晚期。
哪怕在这种时候,
段建珉想的还是把这学期孩子们的课上完。
但实际上,她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了。
经过8个月的痛苦治疗,
段老师还是永远地离开了家人。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段建珉跟丈夫说,
想要把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
她用平凡的躯体实现了不平凡的一生,
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们上了“最后一堂课”。
04
“我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孔伟

38岁的孔伟,
是安徽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老师。
2006年,孔伟被确诊为乳腺癌。
乳腺癌手术出院后不久,
孔伟就强烈要求回学校上班,
因为她实在放不下可爱的学生。
“我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2013年孔伟的情况再次恶化:乳腺癌骨转移。
家人和同事劝她暂停工作,好好休养,
可她总是笑着说没事儿!
直到医生给她打了好几次电话,
她才安排时间去了医院。
天有不测风云,
2018年11月的复查再一次敲响了生命的警钟,
癌细胞已经侵入到她的骨髓和脑部。
这十几年间,她默默与癌症抗争,
忍受身体的疼痛,坚持工作,
不舍离开三尺讲台,
把教书育人看成生命中最有意义、
最有价值的事业。
“我放不下我的学生,
放不下我的三尺讲台,
只有站在讲台上,
望着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我才能忘却病魔的缠绕,
那里有我喜欢并愿意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我们该如何跟孩子谈论生、老、病、死?
无论是豁达、乐观,与病魔作斗争的教师,还是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的教师,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上了一课。
清明节到了,关乎疾病、生命、死亡、别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又该给孩子讲些什么?
看了这些故事,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关于疾病
这些老师们在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豁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令人尊敬。
其实,很多时候,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的妥协。
如果我们无法选择疾病,至少可以选择面对疾病的态度!
在疾病面前,豁达的心态,坚持的勇气,笑对生活的态度,或许能给出生命不同的回响。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疾病让我们懂得健康的重要。
总以为岁月漫漫,有的是时间挥霍健康、肆意妄为,可事实如何呢?
谁都逃不过岁月的拷问。在你尚未发觉的时候,世界早已在偷偷惩罚,那些不好好照顾身体的人了。

关于生命
段建珉老师将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交代的也是如何奉献自己,然后与这个世界告别。
生命体的存在有很多种方式,段建珉老师做出捐献眼角膜的决定,此后,她的生命将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
她虽然走了,但是留下了“光明”,而她没有走完的路,也会有人替她去完成。
人们常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并不是说生命的意义仅仅只是奉献,还有实现,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努力做好当下,把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就是对生命最好的报答。


关于死亡
有人说,关于活着这件事儿,死亡才是最好的老师。
因为人总是在认识了死亡之后,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在认识了世事无常之后,才能珍惜余生。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死亡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生命有开始有结束,这是生命的定数,是这个世界游戏规则的一部分,生命到了这里,就该让它自然地离开。
知道自己是会死去的,因此要尊重自己的生命;知道别人是会死去的,因此也应尊重别人的生命。而尊重生命,便是死亡教育的最大意义。

关于别离
“你没有如期归来,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在不断告别。我们无法阻挡时间的巨轮,唯一能做的便是每一次告别的时候,用力一点。
或许,我们还应该告诉孩子,当有些人和事尚且存在的时候,就应该被牢记和珍惜。
就像《寻梦环游记》写的那样:有生之年,一起庆祝对彼此存在的意义。
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每一天,都是余生最年轻的一天,都是以后再也回不来的昨天。
所以,余生很贵,千万别浪费。
本文编辑 | 刘群(实习) 贾文艺
责任编辑 | 贾文艺
文章综合整理自中国教育报(ID:Zhongguojiaoyubao)、中国新闻网、烟台新闻网、今日安徽(ID:jrah365)等
绘图 | 吴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