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专家告诉你:有些癌症病人本不该死,都是自己吓死的!

文 / 营养玩家
2019-04-04 17:19

在中国,很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心理,死于癌症引起的恐怖,死于癌症引起的悲哀。我们说“哀莫大于心死”,这是千真万确的。

因此,中国的肿瘤患者很多都是被吓死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有些癌症病人本不该死,却被自己吓死了!

本文专家: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何裕民

第一句话:很多癌症病人本不该死!

我认识一位57岁的有相当地位的、做党务工作的领导,原本比较坚强、乐观,且常常做他人的思想工作,成功劝阻过不少抑郁颓废者。但他因体检偶尔发现胃有问题,百般打听,最终得知自己确实患了胃癌,精神即刻崩溃。当天晚上他就选择了上吊,没成功。家人开始管住他,并动员许多朋友来劝解开导他。他一声不吭,第三天晚上,乘人不备,跳窗自杀而亡。

还有一位病人,辽宁某县级市市委书记,62岁,刚刚退下来不久。某个初秋的下午,好运动的他在操场上打篮球。妇联主任来找他,说省里来了医疗队专家,拖着他去做了一个体检,结果发现在他右上肺有个约2.5厘米的毛刺状的结节,高度怀疑肺癌可能。

老书记当晚就没吃下饭,第二天住进医院,后又转到省城医院。原本十分乐观好动的他,从此以后一言不发,天天蒙头睡觉。谁去看他,他只是打个照面,扭头向内而睡,不再吭声。半个月左右检查还未完毕,人已瘦了十多斤,三十多天后就走了。

这位老书记原本身体十分强健,他的肺癌又不属于凶险的那一类,因此,他绝对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急性心理危机——心理休克,即因恐惧癌症诱发的心理危机。这正好应对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哀莫大于心死!”

第二句话:很多癌症病人最后不是死于癌症!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病理学家做了个研究——对20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尸体解剖,居然发现其中多于四分之一的老人,尸检表明体内明确存在实体瘤,但他们的死因都不是癌症;更重要的是,他们生前都不知道,或者说没有感受到自己患有癌症!

换句话说:80多岁的老年人中很多人身已患癌,但癌症可以与他相安无事,不一定为难他,更不一定导致他死亡!癌症是可以静静地“待”在体内,不出现任何症状的。

我的一个朋友“老布”,原先在艺术圈内有点名气,是收藏家、作家,喝酒应酬,不分白天黑夜是他生活的全部。他自称原先“白天不懂夜的黑”;认为能吃能喝能穿能玩,就是有能力的表现。据他自己统计:在得癌症前的十几年里,他每天10瓶啤酒、10杯咖啡,至少喝了4万瓶啤酒、4万杯咖啡,吃了3650顿洋快餐。

2008年7月,他发现自己有血尿,没当回事。同年12月又见血尿,这次去查了。结果是右肾结石、前列腺钙化、肥大、右侧实体性占位,直径4厘米。

此时,老布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得癌了,而且是晚期的,那年,他才48岁!医生要求他直接做膀胱全切除手术,否则活不过2009年春节。拿着医生开出的“死亡倒计时通知单”,他求生欲望被空前调动起来。但却畏惧开刀,又害怕放化疗

健康中国摄影大赛 梁宝印摄

为了能活命,他放弃了繁华的生活,搬到市郊山脚下的小乡村,一心一意过起了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就这样,一个曾经的晚期膀胱癌患者,多年过去,没手术、没打针、没放化疗,硬是通过饮食调整,包括用些“土方法”,悠哉游哉活了下来!再检查,癌症居然奇迹般地好了。这期间,他还写了多本书,旅行了数万公里……

第三句话:医生随口一句话,吓死一个大活人

吓死人的有时候不是自己,很可能是医生的一句话。我接触过这么一个案例:

这位男性,五十岁出头,四十多岁后因下岗生活不太顺畅,但还能够勉强支撑着,到处打工而维持家庭生计。他一直有牙痛,一次因牙痛加剧找某街道医院医师诊治,医师发现牙龈有肿块,质地很硬,局部有溃疡。牙科医师随便说了一句:“这看上去不是好东西,很可能生癌了。”要他找肿瘤科看看。

此人当场腿都软了,瘫倒在地,急忙叫来家属,架着回了家。从此他就躺下了,不吃、不喝,也不去医院看病,人们来看他,也不搭理。妻子只能每天一餐餐地逼着喂他吃点儿东西。44天后,这位患者死于全身器官功能衰竭。

从医生的那句话到濒死前,他都未再说一句多余的话,这就是典型的急性心理危机。他始终处在第一阶段的应激反应状态,未从应激导致的心理休克中苏醒过来。

其实,他是不是真的生了癌症?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并没有确诊。有可能只是一般溃疡,加牙龈结石;也可能只是早期癌变。但这些都不重要,即使是牙龈癌或口腔癌,通常也恶性程度不高。即便是这类癌症,即使不治疗,一般拖个三五年也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