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血能检测出癌症来吗?为什么?
癌症是个全身性疾病,尤其是晚期病人癌细胞会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其他部位,所以理论上来讲,查血应该是能检测出癌症的。但事实上,目前的相关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一滴血就能检测癌症是目前许多民营医疗机构吸引老百姓去体检的噱头,目的不言而喻,检测结果并不可靠。
从理论上说,肿瘤细胞在生理代谢的过程中需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就有可能泄漏出一些特异物质,如果我们从血液中检测到这些物质,就有可能尽早发现肿瘤。
于是科学家就在不停地寻找这些特异物质,到目前为止,已经找到了至少几十种。比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CA15-3,CA19-9,CA72-4,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等,它们都被统称为“肿瘤标志物”(不同类型的癌症,其肿瘤标志物也不一样)。非常可惜的是,目前已经被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够理想。
(这么多肿瘤标志物全部查一遍,价格也比较贵。)
什么是敏感性?
对于肿瘤检测来讲,敏感性高(比如100%),就是只要身上长了肿瘤,肿瘤标志物就一定会升高。但这没有考虑肿瘤标志物“报假警”的情况。
敏感性不够高,就意味着即使肿瘤已经长大了,肿瘤标志物也不一定会升高。这种情况下,多半是CT,B超等检查先于肿瘤标志物发现肿瘤。
什么是特异性?
特异性高,意味着肿瘤标志物很少“报假警”,一旦发现它升高,几乎可以肯定有肿瘤出现。它和高敏感性常常不能两全其美。
特异性不高,则意味着还有其它很多肿瘤以外的疾病会引起它升高,靠这一个指标也无法判断出有肿瘤。
综上所述,敏感性不高,意味着漏诊可能,特异性不高,意味着误诊可能。目前肿瘤标志物在这两个指标上的表现都不能令人满意,所以依靠它们来查出癌症,效果并不好。它们主要是用在对癌症病情发展的监测。
还有没有比这更先进的方法呢?
科学家还在继续找。有一些方法还停留在实验室里,没有大规模普及开。比如通过抽取血液等体液来检测坏死肿瘤细胞的基因片断,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等。其效果也还不好评价。目前宣传“一滴血就能检测癌症”的,不是商业炒作,就是标题党,不要轻易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