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千万条,从最近刷屏的疟原虫说起
最近,“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媒体头条,朋友圈里七大姑八姨纷纷转载,并竖起了大拇指,感叹这种方法应该早点问世,拯救那些因癌症去世的人们。
那么,“疟原虫治疗癌症”到底是啥?有那么神奇吗?
从2月9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30分》可知,这是一项真实的研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教授等领衔。但其实这又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儿,早在2017年就有相关报道,一直处于小规模临床实验状态,不知为何现在突然火热。也因此针对这次刷屏,诸多业内大V撰文呼吁大家理性看待,“疟原虫治癌”探索刚刚起步,谈应用造福更为时尚早。
聊疟原虫治癌还要从免疫系统说起。癌细胞能够分泌一系列的信号来“蒙蔽”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无法识别癌细胞。而疟原虫感染恰好相反,它激发免疫系统发生抵抗,顺便把癌细胞也杀死了。这个科学家团队还发现,疟原虫感染后,还干了一件漂亮的工作——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让肿瘤的生长慢下来,从学术上讲,就是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没有了营养供应,再加上免疫系统的“扫荡”和“厮杀”,理论上癌细胞的灭亡就比较简单啦。
当然,这项研究并没有上面说的那么简单,里面涉及到的复杂分子机制在这里不再多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还处在临床研究阶段,仍然是一个探索,仍然还存在很多未知,还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克服潜在的致病性、风险难控性以及效率低等等。
因此,在媒体上发酵的“疟原虫治疗癌症”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以及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证明有效性。
免疫疗法登上主流舞台
“疟原虫治疗癌症”的核心离不开免疫系统。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尝试了多种手段来调节和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直到近几年,癌症免疫疗法才渐渐登上了肿瘤学的主流舞台。
“在疟原虫抗癌”的研究中,有意思的是,陈小平教授发现疟原虫有一个非常神奇的蛋白,可以跟人类的各种癌细胞结合,他们希望把这种蛋白的基因克隆到病人的T细胞,也就是给T细胞装上“雷达”,让T细胞进入肿瘤杀灭肿瘤细胞。
或许给T细胞装上疟原虫蛋白“雷达”还需开展更多的研究。不过现在国际上已经有一些获批上市的带有“雷达”的T细胞可以识别并杀死癌症,它就是CAR-T疗法。
这种疗法已经给一些癌症的治疗带来了“革命”,让一些患者以前无法治疗的肿瘤萎缩到近乎零。
更加令人高兴的是,现在CAR-T疗法已经在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家获批上市,甚至被纳入了一些地区的医保范畴。越来越多的癌症病人开始有机会获得这种治疗。
如今,科学家们仍然在进行大量的研究,把这种疗法所针对的癌症种类从血液癌延伸到实体肿瘤中。
CAR-T这个好比“定向巡航生物导弹”的武器,正在给原本看似无药可治的癌症病人带来新曙光。
CAR-T疗法只是癌症免疫疗法的一个小分支。事实上,癌症免疫疗法还包括肿瘤疫苗、单克隆抗体类免疫检查点抑制以及小分子抑制剂等。比如,备受媒体关注的PD-1和PD-L1等都属于免疫疗法。
也就是说,随着免疫疗法的发展,人类的抗癌道路越来越宽阔和光明。
抗癌千万条 预防第一条
近年来,靶向药、免疫疗法等突破性成果的问世让人们对癌症的治疗似乎多了一些信心。然而,癌症仍然是一种顽疾,预防应首当其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源于肥胖(高体重指数)、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5种危险因素。
2018年,影响因子高达244.585杂志《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的最新报告显示,癌症预防的“头等大事”就是控制烟草;如果有一个全面的癌症控制计划——如降低烟草使用、控制肥胖流行、使更多人采用健康饮食并积极运动等,那么未来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望大幅降低。
在癌症发生之前,健康生活方式和筛查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过去20年间,美国癌症总体死亡率下降了25%,其中癌症筛查的推广功不可没。科学利用癌症筛查,对于癌症预防至关重要。
“治癌千万条,预防第一条,预防做不好,亲人两行泪”。